APP下载

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2020-08-16蔡蝶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摘 要: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之一。杭州段运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江南文化遗产的长廊,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推进,京杭大运河的使用功能日趋多样化,除运输、灌溉外,土地、文化、旅游等价值也不断扩张。

关键词: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大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作为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之一,杭州段运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江南文化遗产的长廊,这造就了一个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的文化和旅游开发空间。这些具有丰富历史人文和科学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是运河沿岸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因此,如何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优秀的运河水文化遗产,成为一件亟待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的工作。

一、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京杭大运河,如同万里长城一样,已成为刻画在祖国大地上象征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符号,也是留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使之继续为人类造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段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同样面临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开发的紧要问题。那么,如何对杭州段运河在漫长历史时期遗留下的珍贵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呢?

首先,要对杭州段运河所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性的综合考察,全方位地记录运河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情况、重要数据、现存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起一套成系统、体系化的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对该段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特性区分出若干类别,进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

其次,通过将杭州段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纳入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系统化、整体性的工程中去,从而实现对其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大运河杭州段涵盖了2个遗产区(江南运河、浙东运河),8个遗产要素(包括江南运河嘉兴-杭州段、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拱宸桥、广济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西兴过塘行码头),11个遗产点段(包括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广济桥、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富义仓、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足见杭州在运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推动下,杭州段运河遗产保护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河道整治,一些堵塞、污染严重的运河河道被加以治理,使其恢复原貌,同时开辟了十里河道、绿带走廊;二是历史遗存得以保护修缮,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可识别性”原则和“修旧如旧、似曾相识”理念,拱宸桥、小河直街、洋关旧址、广济桥等运河文化遗产被保护、修缮;三是打造运河景观带,通过运河综合保护一期工程,杭州地区再现了“一馆二带二场三园六埠十五桥”为重点的运河系列景观。借助大运河申遗的东风,一些先前被人们遗忘、忽略、不受重视的运河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得到了保护,而且能够被再次开发利用,造福城市和民众。

最后,在处理杭州段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放二者关系之时,一定要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好、传承好我国珍贵的运河文化遗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开发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因此,在开发运河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长远性的规划,“要把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防止只开发利用而不保护,以致造成文化遗产被破坏的现象”。此外,对于不同类别的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必须有区别地对待。对于一些文物价值很高的文化遗产,如:珍贵水利碑刻、水利古籍文献则要侧重于原貌保存;对于实用性质的运河文化遗产,最具代表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古代桥梁,则要在保护与开发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要保持古桥的原貌,另一方面要定期地开展日常保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修缮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交通功能;对于一些民俗类运河文化遗产,在保护其遗产价值的同时,更需要加以传承和创新,使其展现新的面貌以服务社会、服务民众。

二、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研究

(一)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1、国际客源市场定位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大运河的有机组成部分,杭州段沿岸依然保留着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不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更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将令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在旅游业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和地区,乘坐水上交通工具观光旅游已经蔚然成风。法国巴黎塞纳河每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荷兰阿姆斯特丹13条运河的旅游收入占该城旅游业总收入的1/10强。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杭州共接待游客4320.4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08.6万人次,列前10位的客源国分别是韩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其中韩国、日本仍是杭州最大的两个客源国。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乘船观光旅游的需求及客源构成现状,应将韩国、日本、东南亚定位为第一目标市场,欧美定位为第二目标市场,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作为第三目标市场。

2、国内客源市场定位

随着国家双休日、黄金周政策的调整实施,杭州出现了“两短(短时间、短距离)一多(多频率)”型游憩需要,且呈平稳增长态势,大运河与杭州紧密联系,若开发到位,必将吸引杭州及其周围的游客;再次,以三潭印月、灵隐、岳庙等为代表的杭州旅游产品开发成熟,知名度高,影响力强,70%以上游客游览杭州都将到此一游,而极少乘坐水上巴士观光运河。基于上述分析,应将国内客源市场定位在:本地游客是第一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省区是第二目标市场,其他省区是第三目标市场。

(二)旅游产品体系的内容

大运河(杭州段)的旅游开发,牵涉开发规划、旅游形象、市场定位、宣传促销、服务设施、人员素质等诸多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更有赖于不断推出富有创意、受到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建议精心策划旅游产品,其中基本产品是观光游、度假游,未来重点开发的产品是访古游、风情游。

结 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同时也极具地方文化特色。它不仅有展现出物质的形态、制度的形态,还有展现出精神的形态;它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还有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摸清杭州段运河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现存状况等基本数据,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吕卓民.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9-63.

[2] 孙配锋,尉天骄.从中外比较视角看当前中国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3-16.

作者簡介:蔡蝶,女,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馆员,单位:杭州市拱墅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