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烈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价值传承
2020-08-16李寿国赵叶子黄克勤
李寿国 赵叶子 黄克勤
摘 要:英烈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由于受价值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影响,英烈形象和精神出现被解构现象,对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新时代弘扬传承英烈精神,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既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加强英烈教育资源建设,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关键词:英烈;英烈精神;时代价值;英烈形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8-0127-06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身体力行,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探寻、缅怀英烈,他强调指出,“今天, 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2]无论是民族危难时的奋勇向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筚路蓝缕,无数英雄烈士用他们的身躯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美好生活,成为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一、英烈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英烈的基本概念
英烈是民族之根,是国家之魂。“英烈”是英雄烈士的简称。早在汉末三国时代,就出现了王粲所著的《英雄记》和刘劭所著的《人物志·英雄》两篇专门记载英雄事迹的文章。《人物志·英雄》中提出,“人类中具备文才武功都出类拔萃的人,可以用英雄命名。只有聪慧明智突出的人,称为英;胆识、武略力量超过众人,称为雄。”《烈士褒扬条例》中规定,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的公民称为烈士。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英烈多被定义为近代以来,一切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摆脱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开创国家发展新路、谋求人民幸福自由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人。
(二)英烈精神的特征
英烈精神是指在民族觉醒、独立、振兴时期,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英雄烈士这一群体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它由英烈的行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构成。英烈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具有共性特征,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时代性特征。
1英烈精神的共性特征。第一,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3]。英烈因其爱国、报国的情怀和对国家和民族的依恋而甘于献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从“孤注空教躬尽瘁,归魂相送面如生”浴血虎门的关天培、“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洒尽满腔热血的徐锡麟,到“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以笔为枪的邵飘萍、“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以身殉国的左权,再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系国家的黄大年、“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光耀大漠的东风航天人们,无论是英勇就义的先烈还是为共和国事业奉献终身的英雄们,他们用言语和行动展现着自己至真至诚的爱国情怀。
第二,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先烈们勇担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保护民族同胞的责任;在祖国建设发展的岁月里,长期奋战在一线的人民警察、一心为公的基层干部、埋头钻研的科研工作者、播种希望的教师和谱写生命之歌的医生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牢记心里,顽强拼搏。无论是战争年代上阵杀敌的英雄先烈,还是和平年代恪尽职守的英雄烈士,都用他们的担当书写着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篇章。
第三,舍己为民、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面对外来侵略,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们坚贞不屈;面对妻离子散、家人牺牲的严峻考验,他们忍痛舍弃小家,毅然加入革命队伍;面对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他们无惧无畏,前行不止;面对巨大的灾难,他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时刻做好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准备,这其中既有林则徐、夏明翰、王进喜、任长霞等人们熟知的英烈们,也有那些没被人们记住名字的英烈们。在危急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用青春和生命践行着“一颗為民心,万古终不泯”[4]的誓言。
2英烈精神的时代性特征。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屈的民族气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击碎了中国的威严和自尊,在民族危机面前,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血祭理想。在经历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烈们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社会各阶层逐渐被唤醒,纷纷提出救国主张和思想,达成了反帝的共识,并以农民武装斗争、改良派改革和革命武装起义等实际行动抵御外辱,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在救亡图存中,太平天国运动的青年将领陈玉成、以血醒民的戊戌六君子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首义三烈士等民族英雄前赴后继,誓死维护民族尊严,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定的信仰追求。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革命岁月里,先烈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一心一意跟党走。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押上了刑场,他在临行前慷慨激昂地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1935年,方志敏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胜。更有何敬平、王若飞等先烈积极钻研马列著作,在监狱中仍然宣传革命真理。无论是奋战在战争前线的将士,潜伏在敌营中的革命志士,还是宣传马列主义的先进人士,面对艰苦的环境、强大的敌人、未卜的前路,他们始终牢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将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正如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只有虔诚的信仰。”[5]
第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淡泊名利的无私奉献。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岁月里,涌现出了数以千万计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热血儿女。在新中国建设之初,数十万建设者赴边疆、荒漠、高原修路建城,他们先后建成了川藏、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等。“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走遍西藏最偏远地区,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的黄文秀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返回家乡,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使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但她却在2019年6月17日凌晨突发的山洪中不幸遇难。这些时代楷模、先进模范用他们的坚守和无私奉献创造和守护着人民的美好生活。
第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开拓进取的创业追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随后的40余年里,中国人不断解放思想、上下求索,以其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突破了一道道难关险阻,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有直接参与和推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制度建设的杜润生、李锐、郑必坚等人;有安徽小岗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18位村民;有国企改革浪潮中马胜利、关广梅等勇立潮头的闯将;还有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王大珩、袁隆平、王蒙等人。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鸡毛换糖”的小个体到世界500强企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社会焕发出蓬勃生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二、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更要不忘英烈之志,弘扬英烈精神,沿着英烈们开辟的复兴之路砥砺前行。
(一)有利于强化民族精神,重塑民族之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6]。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它是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心怀天下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等优秀精神品格的体现,是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英雄儿女人生价值的表达,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民族信仰,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国家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的灵魂和文明的基因,为民族复兴凝心聚气。
(二)有利于丰富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英烈精神是英雄文化的核心,既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书写的,英烈精神则贯穿于红色文化始终。要传承英烈精神,讲好英雄故事,进而丰富红色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为红色文化注入新活力,不断营造浩然正气,凝聚更多积极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和信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6]。英烈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在理想目标、精神诉求上卻是相通的。二者都展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和爱国主义精神,英烈精神彰显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建设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和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的奋斗目标。同时,英烈精神中勇于担当的气魄、舍己为民的情怀、百折不挠的精神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达。
(四)有利于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有其主流意识形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息息相关。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它涵盖的崇高精神和远大理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人心、引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英烈精神奏响社会主旋律,能够引导人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意识,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三、英烈精神传承弘扬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夹杂着唯心主义思潮的西方文化和异质文化大量涌入,部分人思想混乱、价值迷茫,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质疑,致使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认同面临严峻挑战。
1否定历史,污蔑领导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我们对待历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尊重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实事求是[7]。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虚构历史、否定革命的言论和现象,称近代以来的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阻碍了现代化进程,宣扬应采取和平的方式,甚至提出了“侵略有功论”。在评价革命领导人时,抓住其局部缺点、错误或不足,无限放大。如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诋毁毛泽东,否认他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否定毛泽东思想,使公众对真实的历史、革命领导人持怀疑态度,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执政党的权威。
2戏谑、诋毁英雄人物。英烈人物作为时代先锋,其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大量以“还原历史”“学术研究”“追求真相”为幌子,以“揭秘”“考证”等形式,丑化、亵渎、抹黑英烈人物和英烈事迹的事件。比如,“暴走漫画”发布了名为《囚歌》的视频,丑化恶搞董存瑞和叶挺;名为“作业本”的网络大V孙杰和加多宝侮辱革命先烈邱少云,进行恶意炒作;一些红色经典也屡遭恶搞,如篡改《黄河大合唱》歌词并进行夸张表演;将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歌曲《十送红军》改编成了《李伯伯要当红军》的搞笑视频等等。这些罔顾事实、恶意中伤的质疑、贬损,不仅损害了英烈的名誉,阻碍了英烈精神的传承,伤害了社会公众对英烈的情感,还降低了社会公众对民族文化情感和价值的认同,混淆了公众视听,侵蚀了社会大众的观念和情感。
3美化负面人物,丑化英烈人物。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要从历史实际出发,在特定的环境下客观、全面地分析。而面对无数英烈人物和事迹,污蔑者随意裁剪拼接历史事实,对英烈形象和事迹妄加定论,将英烈身上的光辉转嫁到历史负面人物上,丑化英烈形象,宣称“负面人物也有善良的一面”。如有人将窃取辛亥革命成果、主张封建君主专制的袁世凯形容成“在为中国找出路”,宣扬如果没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早已实现现代化了等荒谬言论。这种用抽象的人性论否定阶级性,以丑化英雄来涣散人心,以达到其“去英雄化”的目的的行为,会使中华民族精神陷入虚无的境地。
戏谑、恶搞、亵渎英烈实质上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散布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以主观臆断的想象取代历史事实、歪曲历史进程为手段,以污蔑革命领袖、英烈人物为内容,以网络空间为媒介,不断设置话题,迷惑大众,妄图遮蔽历史事物的本质,使社会产生“质疑主流”“怀疑崇高”的心理,最终否定中国历史、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8]培育和践行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价值观有利于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进而助力国家持续健康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多元文化观念的传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加剧了价值观冲突,使价值观产生混乱。一部分人通过篡改红色经典、戏谑英烈人物来取悦观众进而谋取更多利益,在追名逐利中不顾道德要求,断章取义,对民族文化、信仰、国家意识形态产生怀疑,不认同主流文化和精神导向,诋毁社会主流价值观。
2西方文化的渗透。“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9]随着跨国界、地域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西方国家以文化产品输出为渠道,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现代媒介为工具在我国进行隐蔽性的文化渗透,宣扬“普世价值”,散布“西方文化中心论”,企图通过歪曲国家历史,否定英烈、党的领导人的方式,削弱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动摇民族自尊心,实现“和平演变”,并导致一部分人盲目崇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国家和民族,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遭受严重腐蚀。
3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给社会大众提供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给人们带来便利丰富生活的同时,因对其缺乏监管和约束,也给英烈精神传承弘扬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兴风作浪的重灾区[10]。一方面,别有用心之人抓住监管漏洞,随意裁剪拼凑解读历史事件和英烈人物,发表危害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言论;另一方面,一些自媒体、“公知大V”受名利和泛娱乐化影响,为迎合大众娱乐心理,通过戏谑、讽刺、抹黑英烈人物博取公众关注,不断触碰道德底线,阻碍民族精神的传承。
4市场经济负效应。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经济竞争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使其存在一定负效应。一部分人形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生蔓延,盲目羡慕、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唯利是图,使原有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民族自豪感、责任感被弱化,甚至做出侮辱国家、民族的错误行为。
5惩戒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造谣、诋毁英烈人物和事迹的事件,虽然对造谣、诋毁者进行了谴责和惩戒,但因没有形成完善长效的惩戒机制,致使无法对辱骂英烈的言论和行为追责。而刑法对侮辱、诽谤罪的定义门槛相对较高,多数情况下不能有效适用,并且也没有诋毁英烈精神层面的可操作的具体惩戒措施,导致造谣诋毁者有恃无恐,诽谤、侮辱英烈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英烈形象捍卫及精神传承的路径选择
英烈事迹和英烈精神是当代人的精神养料。捍卫英烈形象,传承英烈精神,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上的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而构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11]习近平多次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必须掌握主动权、打主动仗。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必须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帮助公众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从根本上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二)积极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价值遵循。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问题多发,价值观念多元,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对我国实施价值渗透。因此,必须要坚守好价值观阵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载体,帮助公民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并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大众坚定“四个自信”,正确认识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提升民族自豪感。要树立正确的英雄史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握新时代英烈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使命,塑造崇高的人格和民族精神。
(三)以完善的法律制度捍卫英烈人物及其精神
2014年和2018年我国先后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提出了加强对英烈保护和英烈精神传承的要求。2020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些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捍卫英烈人物及其精神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持续完善现有法律中关于捍卫英烈形象的相关内容,明确英烈保护的基本原则,介入国家公权力,将侵害英烈名誉权的有关案件纳入公益诉讼的范畴[12]。加大对侵害英烈形象、名誉、精神者的惩罚力度,让法律发挥其足够的震慑作用;要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款保护英烈的精神利益,在民法基础上,扩大英烈权益的保护内容和形式,真正捍卫英烈人物,维护英烈权益。
(四)加强网络监管以净化网络环境
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因其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特点,使相关的制度、监管滞后于它的发展速度,新媒体平台成为了抹黑英烈、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场地。因此,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使媒体平台注册、运行规范化、法制化,出台与新媒体行业和个人相适应且实施性强的法律法规,对传播错误思潮、意识形态的平台坚决吊销其许可证,并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推动网络安全法制建设;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过硬的专职人员进行网络监管,及时掌握社会舆论风向,采取措施应对错误信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引导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新媒体监管,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丰富英烈教育资源以提高红色教育实效性
结合时代特点,开发英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一方面,以英烈纪念设施为主要载体,加强史料和英烈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编撰、研究,挖掘英烈精神内涵,通过权威详实的资料向人们展现生动感人的英烈事迹,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歪曲、丑化和否定英烈的言行;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英烈精神精品,丰富优化教育内容,推进英烈纪念设施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好英烈纪念设施宣传弘扬英烈、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功能作用。此外,加强英烈纪念设施修缮保护、升级改造和周边环境治理,将英烈纪念设施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A级旅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融合发展。
(六)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以获得社会共识
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获得社会共识,进而有效抵御西方文化思潮的入侵,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恶劣影响。第一,树立群众榜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群众真正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运用现代化宣传手段,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英烈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作用。同时,推广“互联网+烈士纪念设施”,开展英烈纪念设施数字展示,以中华英烈网为依托,建设网上烈士纪念平台,实现网上祭扫和网络展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舆论氛围。第三,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要战役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为契机,依托烈士纪念设施,组织开展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度,扩大教育覆盖面。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临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需要中华儿女积极捍卫英烈形象,发扬英烈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風,以信仰为支撑,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把英烈的精神和事迹化为前行动力,增强前行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 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 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N].人民日报,2016-02-04(01).
[2] 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3]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1(02).
[4]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雨花魂[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15.
[5] 塞缪尔斯·迈尔斯.信仰的力量[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00.
[6]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1(02).
[7] 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15(7)∶30-33.
[8]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15-10-15(02).
[9]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10]黄星清.警惕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趋势[J].红旗文稿,2017(1)∶8-10.
[11]本报评论员.英雄,社会应有的价值认同[N].解放军报,2015-06-25(01).
[12]邢婷.山东检察机关将对英雄烈士名誉案提起公益诉讼[N].中国青年报,2018-02-08(05).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