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认知教学过程中实践模式改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08-16刘杰宝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岗位职业专业

刘杰 宝音

[摘           要]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职业认知部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内容,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职业认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地位及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改革内容,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后的效果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及职业规划能力。

[关    键   词]  大学生;职业认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182-02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社会民生的主要问题体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2007开始就被教育部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并逐渐受到教育各界的重视。该课程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提供必要的指导环节。

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而言,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方案制定、影响因素、评估修订、规划管理等多项内容。其中,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就业问题中对自己及其社会环境的认知以及对选择工作的过程中的问题及事物要有自己的正确见解与判断。职业认知不足和对外界环境的不正确理解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选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知问题。

而前期教学过程中,职业认知对后期职业决策的影响十分重要。但教学过程中诸多环节还存在不足,例如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上过多地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与专业的结合度不高。

本研究通過问卷方式对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职业认知环节开展调查,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程度、职业意识等,以找到对应方法提高学生对职业认知的正确“打开方式”,从而更为合理、专业地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认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地位及现状

目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环境分析、职业认知、职业决策等8-9部分,其中职业认知在本课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面的职业决策、行动与计划方案制定、评估调整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职业认知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对未来某种职业的认识和评价,是每个大学生认识职业的一种过程或活动。职业认知对学生的一生都非常重要,是进入社会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认识社会的一个最最直接的渠道。学生在从事该专业具体对口职业之前,应该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否则进入一个并不了解的职业领域,很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和不安全感,甚至不知所措,严重影响职业从业能力和职业幸福感。

由于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缺乏对相应职业的现实了解,对自己所掌握的就业信息分析不足,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没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从社会层面,更盲目地热衷于在一些大型公司、国企、政府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对自身专业方向、自我评估、就业环境,特别是岗位要求、职业环境并无了解,导致缺乏职业兴趣,甚至到毕业季都迷茫于职业选择。许多毕业生往往不能准确地对就业单位等客观环境有很好的认知,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认知没有准备,极容易会出现一些偏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者了解到大学生就业认知现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认知上有很多偏差,最后直接影响到正确的求职心态。就业后频繁跳槽,总认为别的单位待遇更好、更适合自己、这也是起初对就业环境了解不够准确的表现。总之,很多毕业生找不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校期间对外界环境、职业认知不准确造成的。

二、职业认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问题分析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职业认知部分仍然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如授课方法缺乏新意、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等情况。课堂有强化理论、弱化行动部分,没有互动环节,整体并没有将职业认知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缺少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实践训练,明显存在规划指导中的主体缺位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构不健全,缺少统一的教材,师资、学时及考核方法也没有统一要求,全社会对职业生涯课程的开设支持并不健全,许多非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经历及对该课程的理解,摸索着讲授对该职业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并非该专业老师,对讲授职业了解甚少,没有从事经验,很难将该专业对口所有就业方向、职业岗位分析清晰、准确。

学生层面,特别是教授通常是低年级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很多大学生仍然停留在高中学习模式为灌输知识的方式,记忆理解部分较多,自身主动开发不够,加之本身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意识、职业准备严重不足。

三、职业认知在教学中的改革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职业认知部分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以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方法中,教学形式上的改革是前提条件

改进教学方法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一环。在职业认知教学实践中,形式上采用了灵活性、参与性、实践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主动讲解的方式,积极探索研讨式、互动式、开放式和情景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并善于从学生的问题、困惑和讨论中,探寻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的动力和途径,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环节设置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课程以及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最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与广大师生的调查讨论中,学生普遍强调有必要增加与真实职业环境类似的实践环节,减少单纯的理论教学课时,通过增添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是一种引导大学生去思考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活动,大学生通过对自己喜欢的某一行业职场人士进行访谈,得知关于这一行业或某个相关岗位基本信息的一种职业认知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方式可以由学校邀请行业专家或往届毕业生实现,也可以留下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企业对该职业的从业环境、岗位设置、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形成第一手就业信息,增强学生对该专业对口职业的真实感受。

(二)增加实训环节,课上课下分析讨论,改进教学内容

为了增加实训环境,更多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企业、了解从业方向、职业要求、岗位条件,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采取了十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以改进讲授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利用课下时间,积极引导其了解实践内容,真正接触到职业认知范畴,具体方式包括:(1)邀请专业企业工作人员讲座、交流。(2)邀请实习生及往届毕业生返校与低年级同学交流。(3)课堂作业要求查询专业网站。(4)要求查询相关专业公司主页至少10个。(5)查询十个找工作专业网站(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找到自己对口专业。(6)分析招聘网站中的招聘信息,如行业类型、公司情况、岗位要求、待遇福利、工作内容等诸多方面问题。(7)根据查询信息,分析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要求、能力要求、兴趣类型、人格类型、职业价值观等内容。(8)根据所查招聘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填写理想职业就业信息统计表。(9)要求学生周末、节假日走访企业,直接查询就业信息及职业环境情况,并填写企业就业情况调查表。(10)根据课程前面所学自我认知、职业兴趣等内容,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业并建立自己与职业间的联系。

通过上述教学上具体的十项改革,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企业需求,增强职业意识,充分对目标职业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地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能力,制定行动计划,为自身职业决策、具体阶段性目标及行动导向奠定基础,实现毕业就业的“有序链接”。

四、职业认知在教学改革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方案制定、影响因素、评估修订、规划管理等内容。而前期教学过程中,职业认知对后期职业决策、影响因素均十分重要。

本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1366从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为主要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旨在反映自教学改革后,新增教学方法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

(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職业认知教学内容认可度方面

以前,职业认知部分的教学更多地是采用教师介绍或图文展示的方法,学生对自身专业方向认知比较模糊,甚至只停留在课堂介绍阶段,有45.8%学生对自身专业就业形式、职业设置、岗位需求不清楚,甚至不了解就业前景。

调查中认为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提高职业认知的学生有66.1%;认为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能提高的为42.3%;通过案例分析的为55.7%;通过角色扮演的为38.29%;通过职业测评的为57.69%;通过社会调查的为53.4%;通过实习见习的为52.8%;人物访谈的为48.4%,充分说明了多项新增内容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二)从教学改革前后授课学生对职业认知影响因素对比方面

从年级上比较,没有教学改革前的学生觉得自己完全明确专业对口职业仅为38.4%,有37.1%的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为一般了解,而经过新内容教学后,该届学生中有64.4%认为自己对未来职业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对从业方向、企业环境、从业条件、岗位要求,有了深刻的了解。

调查对象中,教学改革前授课学生反馈,有16.4%的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要求、所需核心能力表示明确,比较明确的占35.7%,47.9%的学生不明确。而针对第二年改革教学内容后,有36.8%的学生对职业岗位要求所需核心能力表示明确,比较明确的占47.9%,15.3%的学生不明确,分别提高了20.4、12.2、32.6个百分点。在做大学生活短期计划时,教改前对未来三年到五年规划答不太清楚的、不确定的学生占38.6%,而教改后答不清楚、不确定的学生比例仅为24.7%,下降13.9个百分点。

从调查数据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上的职业认知部分时,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大幅提高了学生对职业环境、岗位需求、职业方向的认识,让他们明确了大学期间应该怎么计划行动路径,怎样针对理想职业具体进行规划,树立清晰的阶段性目标。

本项目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认知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认知影响因素,并增加了社会实践拓展内容,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教学中进一步升华课程和职业探索中获得的职业经验,把职业认知教育作为整体教学的一部分贯穿学生学业的始终。

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职业认知部分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以服务专业教育为目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改革授课模式,由单纯的理论—实训—比赛模式调整为以实践为基础,结合理论、实训等专业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对应自我认知能力,为专业学习规划提供导向和动力,最终达到服务专业教育、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目的。

猜你喜欢

岗位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五花八门的职业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