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对策研究

2020-08-16崔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教师队伍校企

崔巍

[摘           要]  中职是我国的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作为我国机械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机械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以往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对如何进行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202-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跨越式发展,我国迅速地实现了经济总量和工业总量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巨变。这不仅表现在我国机械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体现在我国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华丽转变。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现有的大量的机械加工人才需要进行知识升级,现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机械加工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对现有的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显得十分的紧迫,对这一命题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对中职院校的机械加工专业而言,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宗旨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量具有娴熟的机械加工技能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紧跟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工艺发展方向。但是在现在的中职院校的教育当中,不仅仅是机械加工专业,其他专业也普遍存在着“知识本位”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多地以专业的课本知识的教育为主,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培养。近年来,虽然许多中职学校都普遍意识到“知识本位”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并积极地将“知识本位”向“技能本位”方向发展和过渡。开始并逐渐重视对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这一转变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影响。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减少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节约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构建起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端专业机械加工人才。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的众多制造业当中,机械加工人才近7成来自职业院校。中职院校的机械加工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端的机械加工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但是自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经济和科技取得了高速发展。这也深刻地影响着工业生产和加工的方法和内容。大量新兴的机械加工技艺和方法涌现出来,传统模式培养下的机械加工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职院校机械加工的培养模式的自我更新速度与外界社会和企业之间出现了脱钩,造成了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显得落后,逐渐成为专业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落后,机械加工企业逐渐地对中职院校毕业的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表现出了不满,甚至不愿意接收中职毕业生。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行改革[1]。

二、中職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中职机械专业的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法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陈旧,滞后于企业的用工需求,教师队伍素质欠缺,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具体如下[2]。

(一)知识陈旧,滞后于企业用工需求

对机械加工专业而言,其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机械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的机械加工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机械加工人才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相关的几个仿真模型软件的操作等最新的本领。但是在现在的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当中,依然沿用以往老旧的教材,传授着一些已经被淘汰的技艺和加工方法。由于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造成教师教授的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另外,在目前的许多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当中,专业课程的课时十分有限,而教师在课堂上又过多地注重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抽象概念的讲解,这对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造成课堂效率十分的低下,在有限的课时里学生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锻炼。

(二)双师型教师缺乏

教育成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教师队伍也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和重视,中职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学历和素质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目前的双师型教师仍然还比较缺乏,主要表现为虽然许多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却很少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和教学经验。另外,虽然一些学校通过对社会上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进行返聘来充实教师队伍,但是这些人也普遍存在着只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背景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实践性教学不足

对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而言,针对性地开展实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目前的许多中职学校当中,对实训课程认识不足导致其开展形式单一、效果不佳,职业性缺乏的问题十分普遍。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到资金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学校教师和领导对实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已开展的课程安排也只是简单的学校实验室内的实验课程,效果很不理想。此外,许多教师和领导对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受到传统思想的作用,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单纯的一种社会体验过程,却没有意识到实习实训教学课程在对塑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极大促进作用。这样就会将校企合作的教育培养模式设置为一种辅助教学课程,进而也不会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教学计划安排和设计。目前的实训课程主要是简单地对课本实验进行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这显然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3]。与此同时,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考核方法,目前也表现出比较单一的形式,即传统的考试形式,以唯一的考试成绩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好坏,显然这是不符合实践型专业的特点的。

三、中职学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是基于现有的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主要的完善对策为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深度等,具体如下[4]。

(一)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完善教学内容

对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而言,首先需要对其现有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和调整。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根据最新的发展现状,结合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制订出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弱化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当中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突出和加强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内容。对以往的毕业年級集中的实习和实训的方法进行改革,平均将实践教学分配到每一个学年和学时当中,实现实践和理论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具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缺点,实现学生能够毕业就上岗的教学目标。

(二)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中职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加强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为教学构建坚实的后盾;鼓励聘请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承担教学实训任务。教师队伍强大了,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机械加工人才。

机械加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加大教师人才的吸收门槛,提高对人才的待遇,优先招收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其次,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引进或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定期地进行专座讲坛和培训,来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同时,在构建教师人才队伍时,还需要注重对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建立起老、中、新人才队伍配置的专业队伍。同时要注意实行专兼结合,即在教师队伍中邀请更多的专业带头人,通过这些充满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的兼职加入,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三)重视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这种实训教育的方法,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将学生置身于一线生产环境当中,然后通过制订实际任务课程来进行实践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首先需要制订出合适的课程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基本专业素质为目标。以任务为导向来驱动任务的进行和完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工作。最后,还需要建立起符合实际教学特点的实践考核制度,改变分数至上的评价方法,促进机械加工专业的大发展[5]。

通过对现有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之上就如何加强中职院校的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和具体改进措施,旨在为我国的机械加工和中职学校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槐文静.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2015(4):1.

[2]刘文芳.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3]朱莉.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对策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

[4]朱彬塬.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天工,2019(2):60.

[5]李荣.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7):54.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教师队伍校企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控制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