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团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16滕津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团体教学方式体育

滕津汝

[摘           要]  啦啦操是一种相对比较热门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的特点十分丰富,不仅有健身、健美特征,同时还有一定的娱乐以及竞争特色。基于此,它一经推广之后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普及。而这一现象也促使啦啦操逐渐发展成为高校体育的一门专业项目,并且在学生群体中也拥有很高的热度。就小团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的教学模式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相对深入的分析。

[关    键   词]  “小团体”教学模式;高校啦啦操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158-02

在高校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可以说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在思量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这其中,“小团体”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研究小团体教学模式对啦啦操教学的积极意义对于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团体教学方式概述

在啦啦操的教学方式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就是小团体教学法。所谓小团体,主要指的是拥有共同志趣、规范以及目的的组织,在团员的相互鼓励以及激励的作用下,团体中的成员逐渐形成一种团体心理,进而逐渐形成一种相对应的互助感、荣誉感以及归属感。在进行高校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划分成小团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还会对教学过程中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啦啦操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团体教学具有相对比较鲜明的教学优势。它十分重视对学生团体凝聚力的培养,并且也主张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相对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在这一时间里,在各自的团体里进行相互探究与练习。通过调查与研究分析可以得知,现如今小团体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

二、小团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一项必备的能力。自主学习的主要重点是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来实现。小团体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充分吸收相对基本的技术,在与小团体中的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之后,再进行自主性探索和学习。之后再通过对团队之间合理的反馈,对技术动作进行深入把握与创新。

(二)练习反馈的直观性

学生要实现对自己技术动作的完善以及调节,反馈这一环节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反馈这一方式主要通过教师的点评以及镜子的实际镜像来实现反馈。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镜子镜像的迷惑或者是师生实际比例的影响,学生的反馈信息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在小团体教学模式中,团队成员的实际数量相对比较少,因此可以进行相互纠正与查看,通过近距离观察以及沟通,对彼此之间的动作进行相互指导与纠正,从而不断提高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获得。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进行过程记录与回放,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动作的拍摄以及回放,促使学生可以通过录像回放来直观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依据这些录像对自己的动作等进行合理调整。

(三)深入贯彻体育教学相关理念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有关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在不断改进,由以往的提高技术逐渐转变成对兴趣的培养以及习惯的养成。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培养以及实际学习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已经逐渐转变为从学生实际出发这一方面。小团体教学模式充分坚持了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学生作为主体,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出他们自身的能动性以及主动性。小团体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有相对比较充足的学习时间。在接受教师的指点之后,在相对比较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在团队中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学生的带领下进行交流与探讨,从而实现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小团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对学生学习团队进行合理划分与安排的前提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学习中受益。

三、小团体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一)师生关系方面

在小团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以往相对传统的课堂主导者,教师正在灵活地转变自己的定位,逐渐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课堂引导者。而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也在化被动为主动,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寻求者,从而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小团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与学生摆脱了以往禁锢式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向教师需求知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渐渐确立起来。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相对比较积极的教学探索,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提升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啦啦操技術学习规律方面

与其他的科目相比,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以身体方面的练习作为基本手段来进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会使身体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技术可以说是一种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同时它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肢体动作协调性的学习能力。在进行高校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学习规律完全符合运动技术的相关规律,这一规律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相对比较粗略的掌握阶段;二是改进以及提高动作阶段;三是巩固与运动自如阶段。

在小团体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开展啦啦操技术的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与以往的教学方式大体一致的,相对粗略的掌握阶段也是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而这也是实现技术从无到有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小团体教学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进行整体教学之前,教师会相对比较灵活地选择一些拥有扎实基础或者经验的学生进行着重培养,之后再将其作为团体的核心。在进行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再让核心学生对团队中的其他同学的动作进行指导,在保证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关于第二阶段的改进以及提供动作阶段,主要指的是由团体中的核心学生来带领自己团队中的学生对动作进行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巡场,辅助核心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不断加深学生对啦啦操相关技能的全面理解以及掌握。关于第三个阶段对于技术的自如应用这一阶段,可以充分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灵活地将课堂比赛的方式与小团体教学方式充分结合起来,要引导小团体在课堂上进行技术方面的比拼,在竞争与比赛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团队以及协作精神得到显著提高,不仅如此,还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将所学技能利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体现,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另外,将小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外的相关活动中,促使学生对啦啦操的热情与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而这也鲜明地体现了小团体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在啦啦操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三)小团体教学方式的教学设计方面

在进行小团体教学模式的基本设计之时,不仅要充分考虑传统体育教学相关设计,还要针对小团体教学的实际教法特征来开展设计工作。小团体教学模式充分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结合,进而开始有关技术教学的方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考虑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同时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充分分析,将学生的技术基础打牢,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发挥那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学习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可以合理地将他们安排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短板水平的团队中,将团队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小团体教学模式对高校啦啦操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主要的是教学效果的体现。小团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遵循的主要流程如下: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进行基础内容的教学;三是小组讨论以及练习;四是开展组内互相的纠错;五是组内交流与比较;六是加深对技术的理解;七是将技术完全吸收,为自己所用。教师始终坚持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整体效果,不仅如此,它对于课堂的基本秩序以及实际的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教师要着重注意令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的价值以及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树立一个榜样作用,带领其他学生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随着体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方式也日趋多样与丰富化。高校啦啦操在学生中间十分受欢迎,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其的改进以及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其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热爱程度。小团体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黄欣茹.普通高校啦啦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7):158-159.

[2]许剑,吴焱军,曾秀霞.高校啦啦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5):145-146.

[3]雷星.试论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8,16(13):233,235.

[4]熊羽琴,卫玲玲.近10年我国高校啦啦操研究述评[J].运动,2017(21):105-10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小团体教学方式体育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与引导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