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做“仁爱之心”好老师的政治认同
2020-08-16陈现永
陈现永
[摘 要]习近平提出教师要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素养之一。文章以政治教师的视角,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运用矛盾分析法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论述了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进而达到对成为具有“仁爱之心”好教师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仁爱之心;教师与学生;辩证关系;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4-0079-02
教育决定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之争,也是人才之争。教育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的兴衰在于教师,教师的师德是否高尚、业务能力如何,不仅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14年的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广大师生座谈,提出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具体是指: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从此,“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很多教师的信仰和毕生孜孜追求的目标。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是这样定义教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都符合教师“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孔子说“仁者爱人”,显然,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品行优良、学识过人,要爱教育、爱学生。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要求。唯有如此,教师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才能影响和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正”是成为好老师的基础和关键。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师的“三观”体现在一言一行当中。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三观”必然会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对处于思想观念形成期的未成年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或者是要成为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呢?1.要实事求是,要认识和利用事物发展具有的客观规律。对于教师而言,拥有仁爱之心,要认识和利用教育规律,不能违背它。2.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教育职业。我国的教师是人民教师,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践行者。
要成为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呢?我想,仁爱之心之于教师,就是对职业之爱,要敬业;对学生之爱,要热爱。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把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在学生观上,即:作为教师,该怎么看待学生。
教师要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因为学生观属于哲学层面的概念,教师是如何认识学生的,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会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态度,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树立尊重、理解、支持、帮助学生的观点,就正确认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教授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把辩证法的思想活学活用,知行合一。教师可利用唯物辩证法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进而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辩证关系的典型体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一、师生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统一的时空中,谁也离不开谁,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
教师工作的客体是学生,是学生给了我们“老师”的称谓和身份。没有学生也无所谓教师,师生是共存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尊重、理解、帮助学生,这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对师生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的必然态度。矛盾具有特殊性,世界上的人各具特色,“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教师要理性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特色鲜明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生的这个发展阶段和别的发展阶段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个学生在家庭成长背景、身心发育快慢、社会生活阅历等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内容:即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思维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差异性呈现为独特性,不仅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要认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学生既有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成为自由的、独特的人,使其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教育家孔子说“因材施教”,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这意味着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因事施教,因时施教。
二、师生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字之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唐代诗人郑谷因《鹧鸪诗》写得出类拔萃,人称“郑鹧鸪”,名声在外。有一天,郑谷的一个朋友齐己带着他的一首名为《早梅》诗去请教他。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诗句时,反复推敲,把“数枝”改为“一枝”,使这首诗的意境更具体形象了。齐己大为佩服,此事也很快家喻户晓,于是人们就称郑谷为“一字之师”。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教学相长”并不应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学生在知识、思维、道德品质等方面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很多的时候更不只是一字之师。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学生是新生的事物,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對学生的成长充满信心,坚信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巨大的潜能可以发挥,教师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帮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激发及提升潜能,使其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乐趣,进而不断进步。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找到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路径,携手同行,用爱与鼓励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为老师,学生成为老师的老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学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心灵成长诸多方面会成为老师的老师。彼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默默追求的理想,也是教师最大的职业成就感。
师生双方也具有斗争性,具有差异和对立的另一面。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其中,教师是组织引导者,是主导,学生是参与合作者,是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和教师的客观实际情况和主观认知都有所不同,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意义层面的个体,充分尊重、理解、包容学生的独特品质。“尊其生才能授其道”,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能满足学生;进而建立起良好的“人为联系”,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
教与学有明显的不同。“教”是教师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学”主要是学生利用课堂传承和创新人类既有的文明成果。过去更多的传统做法是教师“一言堂”式的灌输。而“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一味地、不加思考地灌输,会让学生感到没有被尊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甚至会引起他们对教师教的抵制和抗拒,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教师也不可能“传道授业解惑” 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渔夫”,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展现及提升就要坚持辩证唯物法的基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就要让学生自己学习,逐步掌握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总之,教师要成为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就要做到以一颗“爱教育、爱学生”的初心,牢记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使命。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其个体差异,全面地看待其优点和不足,把学生的现状和过去的经历相联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成长,把创新性思维广泛应用于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构建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