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对话:言意共生之“幽径”
2020-08-15朱海玲
朱海玲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对话,在揣摩中实现理解、在倾听中获得顿悟,从而获得言意共生的“幽径”。本文主要从融入语篇对话作者、走进语境对话角色、关注疑惑对话同学、分享读感对话家长等角度,阐述开放对话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放对话;言意共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183-02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deepen their dialogues, realize understanding in speculation, and gain insights in liste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ymbiosis of speech and in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open dialogu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grating the textual dialogue author, entering the contextual dialogue ro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in doubtful dialogue, and sharing the reading dialogue parents.
【Keywords】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teaching; Open dialogue; Find out the Connotation Meaning from the Language
閱读的最高境界是“言意共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从中找出内涵意义,让他们透过文字来品尝其中的深厚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融入语篇,以开放化、多元化的视角去解读文字,从多方对话中捕捉丰富的维灵感。学生在开放化对话中能透过文字找出其中鲜活的故事,能让他们在由此及彼探知解读中产生顿悟之感,在原汁原味地吮吸书香中找到探索言意共生的蹊径。
一、融入语篇对话作者——知晓“匠心”
学生要想获得言意共生,就必须主动对话作者,聆听作者内心深处的心声,揣摩其中的匠心安排。在学生与作者对话时,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对话交流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不仅能与作者形成有机融合,更利于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深刻认知。学生带着新鲜融入语篇解读,多与作者对话,能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内容,如,在《一本男孩子读的书》的阅读指导中,可采取此法。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自我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圈划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词汇语句,并以读者的身份主动与作者杨红樱对话,从中揣摩相关的表达技法。很多同学围绕“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主动向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您喜欢鲁滨逊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您是怎样评价鲁滨逊的?您为何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很显然,上述的疑问都是学生主动融入语篇深入阅读的发现,也是学生与作者杨红樱所要探索“此书能教你学会生存,学会面对困难,学会时常有着勇气,能让你珍惜友谊……”的真谛。
学生主动对话作者,能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认识语篇,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与作者对话的时候,多结合语篇表达的内涵,多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充当作者,在相互对话交流中形成有针对性的感触,让他们在真正融入语篇中产生丰富感思,形成开放化的认知感触。
二、走进语境对话角色——捕捉“感思”
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文,是学生获得深度感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多融入语境中,多鼓励他们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用心体味其中的表达内涵,定会是别开生面的。教师多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多鼓励他们在深入情境中探寻语意,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如,在《爱如茉莉》的阅读引导中,可尝试此法。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不妨播放歌曲《牵手》,让学生从“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中感受甜蜜的爱情。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想法后,不妨建议他们从英子、英子母亲、英子父亲等角色中深入体味当时的情境,让他们从“病房里,那簇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深入体味作者表达的“爱如茉莉”的内涵意义。很多同学结合语篇表达内容,从牵手互相关爱中了解到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更是一种勇于担当和责任,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认知感思。教师在阅读引导中,多给学生创设和语篇相似的情境,让他们在深受启发中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让他们获得丰富感知。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理解感知差异,多鼓励他们模拟相应的角色,多融入互动交流中,多给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引导,让他们在真正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感知体验。
三、关注疑惑对话学生——收集“解法”
任何对话都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基础上的互动交流,是学生对文字解读的一种认知与理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不妨多给学生相互探讨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在相互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在主动融入话题探知的过程中产生多元理解,在群策群力中更好地取长补短。一切以课堂上的问题为导向,能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印象,如,在《轮椅上的霍金》教学中,可运用小组对话方式活化教学。教师可建议学生在整体阅读中圈划出自己的疑问,鼓励他们主动收集相应的信息。很多同学在阅读中能主动找出自己的困惑,像,霍金的办公室门口为何会挂上“请保持安静,主人正在睡觉”的木牌?记者为何要提出“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你是怎样理解霍金先生所说的“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教师可建议学生在认真研读中,多结合问题找出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他们在深入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设想,让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获得深层次感知,帮助他们带着疑问主动融入语境。很多同学在彼此对话中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大胆提出相应的观点,并能从相关的探知中总结破解方法,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四、分享读感对话家长——展露“才华”
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感知主动与家长分享,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教师多鼓励学生带着感知主动与家长交流,不仅能打破单一教学格局,还利于其主动和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一定的学习合力。这种合力能给家校共教提供方便,也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综合运用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多与家长对话,分享自己的感知,能在不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中主动提高自我。教师多鼓励学生主动和家长对话,能给学生提供展示的途径,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的时候,可建议学生就“我眼中的林肯先生”主动与家长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知。很多同学从“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说起,围绕他提出的“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主动讲述议员对林肯的羞辱,林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化解了那场嘲笑。很多同学在主动与家长对话中,能融入更多的自我发现,能主动收集相应的背景资料完善自己的表达素材。很多家长根据孩子们的展示,能够围绕“人不可貌相”“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与人交往应该以真诚为先”等话题主动和孩子们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开放化的对话交流,一方面,能利于学生在主动深入拓展延伸的基础上主动提出自己的构思,激活他们二次创作的激情;另一方面,能够为形成和谐的家庭学习氛围奠定坚实基础,能使学生主动与家长对话。学生围绕自己的阅读感知,多收集相关资料主动与家长分享,能形成“我要表达”的内驱动力,让他们在自由对话中集思广益。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需要,多给他们创设开放性和多元化的作业,鼓励他们能主动带着自己的感思和话题与家长对话。教师多鼓励家长提出自己的设想,欢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孩子深入对话,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沟通中达成共识,为言意共生铺设道路。
教师不妨多给学生自由对话和积极构思的机会,多鼓励他们在融入语境中不断丰富感触体验,在畅所欲言中挖掘深厚的内涵意义。教师则在学生对话的时候做引路人和观众,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多给他们遐思冥想的机会,让他们走出人云亦云的被动学习境地,定能使他们在主动阅读感知中获得不一样的感触,让言意在共生中绽放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侯国丽.谈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