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增强“四力”打造全媒体新闻精品的思考
2020-08-15李跃波
李跃波
【摘 要】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党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指南针和方向标。本文重点阐述党报记者增强“四力”,打造全媒体新闻精品的意义、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四力;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党报新闻工作者面临着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的新课题。只有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持续提升新闻作品的到达率、转载率、点赞率、传播率。
一、增强“四力”,打造全媒体新闻精品的重要性
一是讲政治明大局,更好承担职责使命的需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为改革发展大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大事。当前,“十三五”步入收官阶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迎来最后冲刺,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改进创新新闻舆论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责任越重大,任务越艰巨,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党报记者越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增强“四力”,采写全媒体新闻精品,是党报记者更好担当职责使命的必由之路。
二是接地气增情感,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的需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火红火热的基层实践,一些记者深入基层接地气不够,或习惯于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或借助网络东拼西凑,甚至个别记者搞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增强“四力”,采写全媒体新闻精品,是党报记者增强群众思维、持续改作风改文风的实际需要。
三是找差距补短板,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需要。面对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一些传统主流媒体的记者还是按照老方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增强“四力”,采写全媒体新闻精品,是党报记者提升工作能力、真正掌握“几把刷子”的具体路径。
作为党报记者,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宣传,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宣传好,把地方改革发展的新探索新经验新创造报道好,同时要善于引导舆论,把该说的说到位,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体新闻作品,才能持续提升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彰显使命、体现价值。
二、增强“四力”,打造全媒体新闻精品的方向性
增强“四力”,打造全媒体新闻精品,就要聚焦“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要求,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党报记者。
“有思想”,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新闻舆论阵地从来就不是真空,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泛滥。当今时代,人们既迎来大数据提供的海量碎片信息,又饱受浅阅读带来的思想营养饥渴;既领略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又直面各种思潮的交错交锋,亟待党报新闻工作者多出有思想的作品、多讲有灵魂的故事,通过独到深刻的见解来分清美丑、辨明是非、引领风尚。
“有温度”,包括情感温度、时代温度、生活温度。第一,是否“为了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决定着作品的“情感温度”。只有真正把人民“摆在心上”,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字里行间才有真情实感。第二,能否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观察、反映、解读当代中国,决定着作品的“时代温度”。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从老企业转型到新农村建设,从偏远山区到城市社区,無数基层实践构成了新闻工作的“时代景深”。当来自基层一线、有质感、有温度的新闻与重大的全局性新闻交织、叠加、组合时,人们观察当代中国的“景深”就会不断拓展,人们对时代风貌的感知就会更加深切。第三,能否接地气、冒热气,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决定着作品的“生活温度”。火热生活,是新闻工作者不竭的创作源泉。只有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掏心窝子与群众交流,才能与基层“通上电”,才能捕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故事和鲜活语言。
“有品质”, 是充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说好普通话、讲好中国故事,又说好地方话、讲好安徽故事,不断提升新闻作品的公信力、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
三、增强“四力”,打造全媒体新闻精品的着力点
移动自媒体时代,对党报记者要求更高,作品背后比的是眼界、格局、理念、情感、学识、表达、呈现。打造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全媒体新闻精品,脚力是前提、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落点。
深入一线,增强脚力。一名称职的党报记者既要上接天线,掌握党委政府大政方针,又要下接地气,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一是走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找感觉。这个“走”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心观察、认真记录;这个“走”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心思考、发现问题;这个“走”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带着感情、沉下身子。有的在城市长大的年轻记者,刚到农村时很不自在,与乡亲们总也聊不到一块去。一起吃住、一起赶路、一起忙活后,与乡亲们的心近了、情厚了、话深了,聊着聊着,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细节接连“蹦”了出来。长期实践证明,党报记者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脚上的泥土、身上的露珠正是情入心通的“通行证”、记录时代的“积分卡”、推动进步的“微动力”。二是勤上网,积极搜集社情民意。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近年来兴起的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今日头条等社交媒体平台,汇聚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也汇聚了大量鲜活的社情民意。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及时了解网友所感,准确掌握百姓心声。需要注意的是,“网上得来终觉浅”,鼠标点击获取的网络信息还要在线下调查核实,以明确其真伪。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不能变。
广采众长,增强眼力。发现新闻线索并判断其新闻价值,是一件新闻作品诞生的前提,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眼力。一是眼力源于胸有全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深。一个不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不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掌握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是当不好记者的。对于党报记者而言,眼力就是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就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对于党报记者而言,新闻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同时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二是眼力源于丰厚的积累,只有廣采众长,才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如果把记者的新闻成就比作一颗大树,只有地下根系发达,地上才能枝繁叶茂。新闻作品是记者知识积累的直接体现,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大量丰富的社会实践做养料,新闻这棵大树才会茂盛。丰厚的积累靠长期刻苦学习和实践,只有下硬功夫、笨功夫、苦功夫,才能日益精进、不断提高。
勤学理论,增强脑力。主题在文章中发挥着统帅的职能,没有主题或者主题不突出的文章,就像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概括并凝练主题,考验记者的脑力。一个优秀的党报记者,既要见人之所见、更要见人之所未见。新闻精品要符合“三性”。一是时代性,站在时代的高度,体现时代的特色。二是针对性,带着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选择、提炼报道主题。特别是移动自媒体时代,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三是深刻性。挖掘要深,反映事件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党报记者采写的深度报道,只有深入深刻,才能有价值有意义。增强脑力同样没有捷径可走,勤学理论,才能提高站位;勤学理论,才能有所思悟;勤学理论,才能豁然开朗。
创新语态,增强笔力。笔力是脚力、眼力和脑力的综合体现,只有日积月累地艰苦训练,才能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综合呈现出来。首先,要勤写多写、勤学勤思、勤练多练,用心揣摩名家大家的经典作品,用心体会关键之笔为什么这么写,不断磨练自己的文字表达,不断提升消息写作、通讯写作、评论写作、深度报道写作乃至报告文学写作、散文写作的功力。对于党报编辑来说,就是要把新闻作品编、校、审、加工润色好,让新闻作品更平实、更鲜活、更严谨、更规范。其次,树立全媒体思维,改变姿态、转变语态、创新形态,打造全媒体精品。积极运用网言网语、青言青语,熟练运用音频、H5、视觉设计、动漫形象、创意视频等多媒体要素,创新运用人工智能、AI、VR、大数据等最新技术,用有意思的方式传递有意义的内容,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安徽故事,持续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强主阵地。对于党报记者来说,全媒体报道一项重要技能就是话语体系的转换。要善于把严谨权威、高度凝练的政策文件和政治语言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能领会、可落实的群众语言。这是党报记者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感受社情民意、用担当创新融合报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只有这样,党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有情感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只有这样,我们脚下的新闻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