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美食纪录片这么做
2020-08-15王剑英
王剑英
2020年上半年,导演陈晓卿忙碌着、收获着也思考着。
6月,他领衔创作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2》圆满收官,口碑与流量双丰收;接档播出的《寻味东莞》延续了火爆势头,许多城市的宣传部门给他打来电话,力邀他去当地“寻一下味”。
最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稻来”见到了陈晓卿。“稻来”是他三年前创办的纪录片实验室,当时他刚刚进入商业平台腾讯视频,开启了新的职业旅程。
美食,是他的人生爱好、近十年来的职业主题,已成为他的某种标签;他以纪录片为载体,传达着自己的美食理念、人生态度,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吃的审美趣味,也让中国美食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疫情令《风味人间2》的制作受到不小的影响,同时,那些遭受巨大冲击的餐饮小店和小店里的人让他牵挂,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做好美食纪录片的信念——因为,片子里不仅有美食,还有人生的美好。
屏幕上是另一番风景
8.5分——陈晓卿给《风味人间2》打了这个分数,和第一季持平。突发的疫情给片子带来了不少遗憾——近5%的内容没能实现实地拍摄:预定拍摄的餐厅被迫停业、请来棚拍的厨师没法到场,计划春节后拍摄的重大场面,如云南甘蔗炼红糖的过程,湖南、四川制作腊味的壮观景象,都被迫放弃。沟通成本、剪辑难度大大增加,制作周期几近失控。
《风味人间》第二季剧照:美国咸蛋黄、土耳其巴克拉瓦、苏州六月黄
“确实太难了。”陈晓卿说。
团队克服困难将节目完成,按原计划时间上线了。陈晓卿没在片子里加上一丁点儿和疫情相关的内容,他想尽可能地让观众觉得,疫情没有太大地影响大家的生活。
稻来所在的写字楼紧邻某住宅区的大门,在疫情最严峻的几个月里,过往的喧闹消失了,偶尔有人戴着口罩行色匆匆经过,喇叭里重复着“请出示出入证”;而屏幕上是另一番风景:温和的微笑,深情的拥抱、亲吻,家庭的欢宴……看着节目,再看看窗外,有时候他会想,节目里的生活,才是生活应有的模样;他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世界重新充满美味和欢乐。
冲击之下仍能保持高水准,其背后自有“秘诀”。一个细节是:每个导演进组之初,都会收到一份长长的书单——从袁枚的《随园食单》到玛格丽特·维萨的《饮食行为学》等共27本;第一集《甜蜜缥缈录》的导演,还需研读季羡林的《糖史》和西敏司的《甜与权力》。
商业纪录片的逻辑
《风味人间2》的开播日期是4月26日,这是稻来纪录片实验室成立的日期。“稻来”是DOCLabs(documentary纪录片+laboratory实验室)的音译。
2014年,陈晓卿赴美国丹佛的有线电视实验室(CableLabs)学习传媒管理,这段经历对他触动很大——这是美国的一家重要智库,通过为大众传播提供创意、输出节目类型、孵化选题等,对影视生态产生重要影响。
陈晓卿
1994年,陈晓卿曾拍过《龙脊》,60分钟的片子,14个人拍了半年,“这在商业平台是不被允许的。”
“它是靠想法来做品牌,这很高级。”陈晓卿当时就想,能不能在国内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室?
中文名背后颇多讲究:一则,“来”的古体字与“麦”相通,而“稻”“麦”是中国最主要的两种主食;二则,它是音乐里“do、re、mi、fa、sol、la、si”的前两个音,可理解成“刚刚开始”;三则,“稻来”即“粮来”,团队常自嘲“出来得自己挣钱糊口,为五斗米折腰”。
名字琢磨了半年才确定下来,可见这个实验室在他心里的分量。
2018年的《风味人间1》是稻来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成绩颇为亮眼。2019年推出的《风味原产地·潮汕》海外版权被世界最大的视频流网站Netflix购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同步观看,这也是Netflix采购的第一部中国原创纪录片;由于反响火爆,当年又预定了该系列的第二、第三季。7月,第三季《风味原产地·甘肃》将在腾讯视频和Netflix同步播出。
目前稻来的团队规模并不大,30余人,但它是陈晓卿“想在商业纪录片领域做点事情”的重要承载体。
什么是商业纪录片?他的解释很直白:“就是你心里时刻装着观众,观众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商业纪录片的出发点,也是它一路行走的准则。”
《风味人间2》有以沈宏非、蔡澜为首的美食顾问41名,以云无心为首的科学顾问22名,以李伦、黄章晋为首的媒体顾问9名,学术顾问2名……庞大的团队从各种角度研究、琢磨、满足观众的心理与需求,调动他们的收看欲望;而观众的反馈和评价会对后续节目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按陈晓卿的说法,三岁的稻来目前实现了“活下来、安定下来”的小目标,但仍要面对各种挑战。
商业平台需用极强的流程性来确保结果和收益的可控性,目前国内商业纪录片整体仍处于起步期,工业化程度不高,因此團队的磨合期非常长。1994年,陈晓卿曾拍过《龙脊》,60分钟的片子,14个人拍了半年,“这在商业平台是不被允许的。”
马不停歇中,他常会回想起以前下班后随心出去吃饭的日子,“真美好,工作强度跟现在没法比,现在确实太忙、太累了。”
俭朴里寻找生活的美
“沃野千里风味,灯火万家人间。”在他的美食纪录片里,都能看到“风味”和“人间”这两个主题,前者和食物有关,后者和人有关。
风味是什么?他给的定义是:所尝到、嗅知、触知食物的感受总和,它能带来极大的欢乐,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在他看来,仅从风味的角度去见识、理解和欣赏一种陌生的食物,都像发现一个新的星系。
他称自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吃货”,對各种食物不加挑剔地热爱。
他一直在寻找别人可以吃而他吃不了的东西,但至今仍未找到。
有人说,陈晓卿的美食纪录片不仅有趣、好吃,还有人味儿,每次看完会觉得很饿,也觉得活着很快乐。
因为美味之外,片子里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有日常、简单、温暖、喜悦、劳动、情义……背后更强大的理念是平等:食物的平等,人与人的平等。
在陈晓卿的认知里,所有的美食纪录片背后,无非流淌着两种人类本能:占有和分享。那些一般人需要提前三个月预约、十万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尝到……带着炫耀、碾压和鄙视链的代码去展示美食的,他统统归入前者。
“我的片子对食物的态度是分享。”他说,“食物是平等的,之所以你吃和我吃感受不一样,除了食物本身滋味不一样,还因为食物背后藏着我们不同的经历与生活,这就是分享的缘由。”
在一次拍摄时,他给团队的要求是“食物最好不要超过50 块钱”。
最开始拍美食纪录片,他就有一种逆反心理:不拍那些所谓高档的、大部分人吃不到的东西。有次拍摄,他给团队的要求是“食物最好不要超过50块钱”。
对世界的敬畏,对食物的崇敬,对劳动的感恩——这是他和团队共同的理念。陈晓卿说,他们的片子里从来没有贫瘠、拮据、闭塞这样的字眼乃至心态,“他们可能吃得非常俭朴,我们则恰好努力在俭朴里寻找生活的美;某些地方地处偏远,我们则恰好经常讴歌这样的偏远,因为往往在这种地方,才保存着一些特别温暖的传统。”
由于这几年中国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见识越来越广,《风味人间2》尝试性地拍了几位国外的米其林星级大厨,但都只保留了很有限的镜头,而且事先沟通,只能穿普通的厨师服。他牢不可破的底线是,不能令观众看到片子后,感觉突兀或者对他们产生冒犯。
食物是最好的信使
陈晓卿出生在皖北,家境普通,父母的厨艺也普通,在烹饪方面既无天赋,亦无多大热情,以满足一家人温饱为基本目标。在他印象里,童年几乎没有什么食物特别难忘,自有记忆开始,便觉得邻居家做饭香。他自认为,对于食物的兴趣,没有任何家传基因。
他幼时体弱,因为刚出生时营养不良,基本是吃粥长大的。很多年以后,他的朋友、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陈立以专业视角为他“释疑”:在婴儿口腔期,胃口没有得到满足的人,长大后都比较馋,因而更容易成为美食家,这是潜意识的某种“报复”机制。
工作后,由于职业原因,常在外面吃饭,他对吃过的餐厅和菜品有着特殊的记忆天赋,不时热情地给别人推荐饭馆,在朋友间渐渐有了“美食雷达”的绰号。
2005年,加入京城颇有名气的“老男人饭局”并成为骨干力量,是他美食探索旅程中的重要事件。饭局的核心成员几乎都是在媒体、出版、写作领域有所成就的中年男人,他们大都有趣而孤傲,聚在一起喝酒吃饭,天文地理无所不谈,最多时一周能聚上五次。
时至今日,饭局已经式微,大家都太忙。“以前老六约6个人,可能会来22个人;现在再组局,凑3个人就叫大局,6个人就叫超大局了。”沙发上的陈晓卿有些感慨。
朋友有个坚守的理念:“人永远要在路上,聪明人也要下笨功夫。”这对陈晓卿影响颇大。一个纪录片背后拆拆合合、改动无数次,为了某句台词讨论很长时间,正是这句话的最好写照。
在外人看来,陈晓卿是腾讯视频在打造美食节目方面的一张王牌,但他自己却显得冷静而理性:美食纪录片受欢迎,和国家对纪录片产业的扶持、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一头猪处于两个风口之上,不能因为能扇动耳朵,就以为自己真的会飞翔。”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底气:和世界一流的商业纪录片制作机构相比,稻来团队的成熟度仍有差距,但在国内,他自信可位居前列。此外,在他看来,美食的主题极具先天优势,因为食物是人和人沟通最好的桥梁,是一个不需要翻译的信使。
“人求同存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同就在我们的饭碗里,就在一日三餐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