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有“温度”的“三好”

2020-08-15

中华家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温度习惯游戏

结合一日生活激发幼儿的“温度”

在一日常规及集体教学中,我们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引发他们的积极探索及与同伴的有效互动,在区域游戏中开展“好玩的皮影”主題互动、在美工区进行“水墨坊”等活动,让孩子们运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并与他人相互配合。

例如在利用墨水作为材料进行绘画的活动中,分别利用流淌的墨、爆破的墨、泼出的墨、水墨分离等,引导幼儿进行水墨画想象创作,以此为他们搭建一个艺术表达的平台。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学习水墨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工具的摆放、调和墨色、学会倾听等,在探索墨色的变化中也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会独立思考、大方表达,培养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作画过程中,释放了心灵,孩子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感受水墨之美。

有效互动促进家长的“温度”

学期初,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我们深入了解家长需求,并进行了“三好”情景剧编排,通过情景剧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在讨论主题、创设剧本、征集演员的过程中,老师、家长、幼儿深刻体会到“三好”的意义及重要性。家长在交流中表示,在互动中看到了孩子的转变,从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慢慢转变为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热心、爱帮助他人的孩子。

与此同时,为了发挥祖辈家长的作用和积极性,我们通过“家长游戏坊”的活动,使孩子了解祖辈的游戏和玩具,和家长一同进行民间体育游戏,在游戏中促进祖孙三代的亲子关系,并激发幼儿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家长在生活中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在与幼儿、与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中,感受到了关爱的温暖。

做有“温度”的教师

好教师的真谛就是一个“爱”字,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的“温度”。好教师是有“温度”的,是带着温情育人的;这份温度也是师者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份温度还是可感的,它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会一代一代传播与继承。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寻找秋之趣”的活动中,亲子自制自然服饰、花车游园、游园打卡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体性,老师通过交谈、沟通,了解孩子对活动的需求,让他们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在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中学会了合作、观察和思考。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的欣慰和惊喜溢于言表。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亲昵的话语都是对老师的肯定与喜爱,是他们的爱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温度,是家长的认可使得我们体会到了这种爱与被爱的温度。

“温度”“深度”两手抓

深入生活,使幼儿全面绽放。要将“三好”更加生活化,使幼儿真正做到拥有好思想、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行。幼年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好习惯,就能在这张白纸上慢慢展现出美妙的图画。

等孩子长大后,有些孩子每次考试前就像一团乱麻到处“抓瞎”,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不妨让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可以将要办的事宜抄在便利贴上方便执行。养成这个好习惯,孩子一定会终身受益。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微笑待人的人,总是真诚友善、宽容大度,走到哪里都会是受欢迎的人。父母应当教会孩子讲礼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常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多用“麻烦你帮我……好吗?”的句式,日积月累,孩子会收获到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还有很多家长担心把事情交给孩子做,会被孩子搞砸,可是谁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就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请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特别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起床、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为孩子包办了。家长还可以为孩子举办一个“小仪式”庆祝孩子的长大,然后提醒他们:“你现在走进幼儿园,已经是小大人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家校同行,家园同心。我们在活动中加强了对幼儿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是怎样才能联系实际生活,让德育真正落地生根,这就需要在在家园共育方面开展一些工作。比如利用各种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和幼儿一起开展相应的活动,并将活动进行延伸,以园带家、家与家之间相互影响、家与社区的影响、家与社会相互影响等。通过这种方式,使“三好”的温度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三好”的温度。

(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大一班陈雪)

猜你喜欢

温度习惯游戏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好习惯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爆笑游戏
测个温度再盖被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