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形式”
2020-08-15石维娜
摘 要:“民族形式”建筑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的重要建筑形式,当时的建筑界中曾掀起一股探索建筑“民族形式”的热潮,即探索西方建筑功能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之间的有机融合,通过建筑发扬民族特色。民国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建筑则是这一建筑思潮的重要例证,对于了解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形式”的渊源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民族形式;高校图书馆;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
建筑所具有的鲜明时代性,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情况。研究建筑形式及建筑理念的变化,有助于更好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细节。“民族形式”建筑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的重要建筑形式,文章试图以民国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建筑为例,探索这一“民族形式”建筑的起源、文化内涵及其影响,进而考察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演变特点。
一、中国现代“民族形式建筑”的产生原因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民族形式”建筑,特指采用现代西方建筑的材料和整体结构设计,但在外观和装饰设计上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即带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或理念的建筑物。例如平面设计中采用传统的平面布局,在西式建筑上饰以传统的大屋顶、斗拱、石栏杆等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等,这实际上是一种采用西方建筑材料及方法而帶有传统建筑特征的混合式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很早便已开始,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出于民族自尊心和危机感,为了避免民族文化的沦丧,纷纷提倡在建筑上体现本民族的特色。这些人中的关键部分便是当时国民政府的一些领导人和留学归国的专业建筑师,而后者正是在前者的大力支持和要求之下,开始了民族形式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探索,如吕彦直(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士)、杨廷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董大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硕士)和梁思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等人,便是这支建筑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最早在近代建筑中采用中国传统形式的是西方传教士所造的教堂及教会大学等建筑,早期的这类建筑大都是中式建筑元素的堆砌组合,表示对中国传统的尊重,以此博得国人的认同和好感,减小传教的阻力。但后来许多较为优秀的高校建筑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建筑等也采用了类似的形式,并且多由外国建造师设计。不过,在这些外国建筑师的“民族建筑”活动中,也出现了中国建筑师的身影,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日后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主要成员,如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就曾作为美国建筑师茂菲(Murphy Henry Killam)的助手,参与了金陵女大的设计。应该说,中国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建筑设计的影响,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二者的设计思路还是有相当大差异的。外国建筑师们更多停留在细节的模仿上,而中国建筑师们则更多的从设计理念方面入手,在“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远。
应该看到,这一建筑领域的“文化回潮”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一致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着力重建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体系,以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并将之作为统治的思想基础。国民政府为了显示其“民族政府”形象,以及宣示民族的独立与自信,也强调了建筑文化的民族性,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回潮”的内部动力。与此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更多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民国时期高校图书馆建筑中的“民族形式”
全面探索建筑“民族形式”开始的标志,便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颁布《首都计划》,虽然是对于南京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同时具有全国意义。《计划》明确提出在今后的建筑中要“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在此后的十年中,这一条更成为“探索活动”极有号召力的口号,发展成为发扬光大“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这一计划实际上确定了民国时期公共建筑的基本模式,既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新式建筑”,在日后建造的众多高校图书馆、政府大楼以及纪念堂、体育馆、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中,无不体现着这一建筑特色。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的官方号召下,在南京、上海以及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中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形式”的公共建筑和高校图书馆建筑。
按具体风格的差异,这些“民族形式”建筑又可分为三大类模式:
第一类“民族形式”建筑为局部仿古模式,这也是当时“民族形式”高校图书馆建筑采用的主要模式。其特征是在整体上采用西方体量组合设计,局部添加仿古的传统建筑构成要素,如门楼、亭子,屋檐等,形成中国传统建筑的标识,以展示其不同于西方建筑的民族特征。
民国时期的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高等院校,特别是重要国立大学的校舍建筑,大多采用了这一“民族形式”的建筑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北京的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校舍和图书馆建筑,其构图及设计思想就想当准确的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美。例如,当时的图书馆建筑普遍采用明清宫殿建筑的开间立面设计,两侧夹以方形角墩,上部加以传统的歇山顶或庑殿顶,上铺琉璃瓦和鸱尾、脊兽。建筑外立面的细部则以水泥、石材等制作出斗拱、壁柱、额枋、雀替等传统建筑构件,主要起装饰作用,但也能反映出建筑师对传统建筑语言的熟谙。但从整个建筑的材料和内部结构来看,则都使用了源自西方的现代钢铁水泥材料和施工方法建造,而且将西方式的建筑体量和中国式的重檐屋顶完美结合,整体构成一座座颇富雕塑感和现代感的图书馆和校舍建筑。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局部加建中国传统楼阁的作法影响相当深远,在今天的城市中到处可以见到这种加盖小亭子的西式高楼。
第二类是整体仿古模式的“宫殿式”建筑,其造型基本模仿明清时代的官式建筑,但使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仿制立柱、额枋、斗拱等传统建筑构件,创新有限。其典型实例如南京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4年由杨廷宝设计,1936年建成。陈列馆分三层,一层作为基座层处理,仅开小窗,二、三层作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宫殿的造型,中间夹以腰檐,构图形式和细节都忠实于古典建筑。而内部则是现代功能的陈列室,将具备近代建筑功能的陈列馆成功的融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壳之中。另一件同类著名作品是国民党南京“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1935年由徐敬直、李惠伯设计,梁思成任顾问。这一建筑在采用“民族形式”的既定前提下,更采用古建史家梁思成的研究成果,仿蓟县独乐寺的辽代建筑而建成辽代大殿的形式,具有浓郁而雄浑的古风。虽然这类建筑在形式甚至结构上最接近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但由于其造价高昂、内部空间不够合理等,所以很少被高校图书馆建筑所采用。
第三类又称“新民族主义”建筑,即简约仿古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整体基本采用现代建筑的平顶及立方体结构,局部施以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构图要素,如中式的檐口、须弥座、花窗、门廊以及流云宝瓶等传统纹饰,主要起装饰作用。这一形式基本上适应了建筑的现代化功能要求,同时不失民族特色,在功能性与民族性结合的方面较为成功。这一形式的典型实例是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1933年)和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其立面抛弃了大屋顶而采用西式的平顶,只在檐部施以砖砌的斗拱造型,建筑的一层做成简化的须弥座式样,屋身则贴面砖,按功能要求开窗。整体的形象较为简洁和明快,又能使人体会到传统建筑的风韵,但室内装饰依旧采用清式彩画天花和大红柱子,应当是对业主要求的妥协。这些建筑为以后高层建筑的“民族形式”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不过就现存的民国时期高校图书馆建筑来看,采用这一形式的建筑较少。
三、中国现代“民族形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民国时期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活动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虽然被抗日战争所打断,但这一探索活动远未就此结束。实际上,不仅建筑领域,整个中国近现代都贯穿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如何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保持民族特色不致丧失,如何改造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社会和西方文化相融合,始终困扰着人们,至今仍没有满意的答案。表现在建筑领域,则突出表现为民族形式与实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在当时就有许多人包括建筑师批评“民族形式”的“大屋顶”造价昂贵、华而不实,这也造成了民族形式建筑难以大规模推广,只有在不计成本的公共建筑和政治性建筑中才能立足,因此,也只有在部分实力雄厚、地处大城市的国立大学或教会大学中,才出现了较多的民族形式的图书馆建筑。
在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掀起了第二次“民族形式”建筑的高潮,其目的是颂扬新建立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自豪,其设计思路和建筑手法都秉承了上一次的成果,有许多建筑就是由原来的建筑师们设计的,总体上有所创新,可以说是前一期建筑的发展。但这次“高潮”终因经济困难和“左倾”政治运动而告终,其范围亦基本限于重要公共建筑,这在建国后的高校图书馆建筑中也有体现,如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的老图书馆建筑、四川大学的老图书馆建筑等。
在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出现了“民族形式”建筑的第三次高潮,又称为“新传统主义”,但这一形式已经不再是官方主导下的主流,其范围亦扩大到商业等领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民族个性自觉的因素。中国当代建筑师在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也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回应,并出现了以北京大学新图书馆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民族形式”图书馆建筑。
如何解决中西建筑形式之间的矛盾,达到民族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仍然是今天尚待解决的问题。不过以民国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建筑为例,当时“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活动也为今天的建筑师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实例,这也是其现实意义之一。而这些建筑所反映出的时代特色与当时的社会心理,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人们从另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特点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上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2] 转引自《首都规划》,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1929年.
[3] 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4页.
[4] 刘先觉:《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上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5] 刘先觉:《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下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作者简介:石维娜(1985- ),女,硕士,西北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近代出版史、现代图书馆史和汉代藏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