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的思考与分析

2020-08-14付翠轻任汉英曹艳梅高博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监督

付翠轻 任汉英 曹艳梅 高博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賴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迎来的重大机遇,然后对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1-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1.074

Thinking and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rganization

Fu Cuiqing,Ren Hanying,Cao Yanmei,Gao Bo

(Hebei Provi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Shijiazhuang Hebei 050037,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and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n which we depend.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ions,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putting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promot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 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Monitoring institutions;Supervision; Management level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以期全面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质量的考核、环境影响的评价等方面,但是部分机构由于受到利益驱使,使得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了弄虚作假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基于此,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需要保障各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在对监督管理工作做好顶级的部署和规划后,保障各项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迎来的重大机遇

1.1 相关文件政策的实施和部署

2015~2017年为了能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覆盖对所有资源的监测网络体系,中央政府联合各级地方政府出台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方面的方案和意见。这也给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2018年机构改革组又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了定位和调整,将传统的环境监测向新的生态环境监测转变,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统一部署。可见,这些中央改革文件的落实对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1.2 互联网时代带来重大机遇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个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构建动态监测预警网络,能够对全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动态的监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监测的数据规模较大,能够覆盖各个区域、各个要素和各个时段;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数据的质量相对于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监测数据信息不仅能够联网,实现共享,还能够共用。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来粗放的监管模式逐步向精细化监管模式转变,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监管模式,在之后的监管过程中通过运用网络化技术得出更多可靠的数据,并借助数据分析,及时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显著提升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2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不仅具有市场化服务的性质,还具有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性质。而伴随着环境管理机构的深入改革和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一些具有市场化服务性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越来越多。《新环境保护法》在实施之后,环境执法实施垂直管理的机构改革深入,体制内的环境监测机构需要不断革新,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例如:不断创新环境监测技术,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等。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的监测等工作已经向市场化服务体系转变,一些体制内的环境监测机构权威性也受到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社会上的监测机构越来越多,以期在市场中获取最大化的利益。但是这些环境监测机构在监测过程中表现出了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特别是能够从出具的监测报告、数据质量等中看出,这些报告和数据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因此,想要在社会中占据竞争位置,社会监测机构的监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积极应对当前出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3 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监督

首先,明确职责部门的职能,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和规定,对该职能部门的权限和监测事权等进行了理清和明确,例如: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一件事的原则,对于一些重复交叉的事项应该由同一个部门进行承担,避免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后出现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其次,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环境监测规范,以开展正常的监测工作,为了进一步监督和管理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需要对环境监测数据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完善;最后,办好移交机制,特别是在移交过程中对环境监测机构是否发生违法和违规等方面的行为进行检查;同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还可以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其管理的范畴主要为:环境监测专用计量器具的校准规范或者规程等进行监管,加大对环境监测值溯源技术工作的管理,以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能够对最终的数据值进行追踪和监管。

3.2 强化资质认定,提升监测质量,打造一支素质較高的监测队伍

(1)全面落实严格的责任追溯制度。保障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各项工作的全面覆盖;制定一人一岗,全面落实终身制。例如:为了保障采样人员所授权签字的原始数据或者报告的真实有效,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需要建立数据和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制,以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负责人的态度。

(2)监测工作人员在监测过程中都需要持证上岗,在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后,能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通过自检以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加大对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对监测的项目和监测人员等进行范围的扩大。

(3)环境监测机构还需要积极配合质检部门和监督部门的检查,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基础上,能够让一些机构真正落实检查要求和整改措施。例如:对于一些质量管控能力不足的人员或者发生较大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并撤销其资质。

(4)加大对管理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有效监督和管控,当发现重大的质量问题时,需要对相关人员的上岗资格等进行取消和开启问责,例如:对相关人员的评选和晋升资格等予以取消。

3.3 构建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展监测-统计-评估工作

想要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依靠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这些环境进行保护和监测,以全面把握好发展动态。因此,为了对监测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需要对监测机构应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水平等进行考量和调查。一方面,环境监测机构应用生态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技术,以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为重点,通过建设一体化的生态系统调查网络,对生态保护的全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另一方面,对各级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的点位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通过建设功能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网络后,能够对工业电源或者特征污染物等开展的全国污染源进行监测、统计、评估。

3.4 提升监管质量,保障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1)加强对内部相关工作的规范,同时对外部加强监督和管理,使监测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全面借助法律、经济和相关技术,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2)对监测的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同时监测行业协会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全面推动行业自律。

(3)对监督理念和监督手段进行改善和创新,形成一种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联合监督和互相监督,开展对各种监测工作的动态管控。

(4)构建相应的激励措施和纠错机制,以全面调动相关人员的监测积极性,在提升自身的创造性和自觉性基础上,能够全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不可触碰的。

3.5 构建应急预警,及时对出现的风险进行管控

应急预警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的发生,特别是对重点的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自动监测过程中,能够及时发出异常的报警信息,帮助相关监测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排污的情况,给予正面的解决,提升监控企业污染排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对于一些重要生态地区所发生的生态破坏或者人类干扰造成的行为等进行密切的监控。另外,还需要根据社会热点话题,对一些新型特征的污染物或者废弃物等进行全面的监测,在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基础上,能够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

3.6 不断完善自动监测机构的质量体系

现阶段,我国现行的资质认定中缺少对自动监测运维机构的质量认证,而一旦各类自动监测运维机构没有相应的配套质量体系或者运行指导,一些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在监测时就会根据以往的监测经验进行监测,导致监测出的数据缺乏质量控制,存在较大的误差。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生态环保部门需要对《环境自动监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技术导则》等关于环境保护标准的相关规范进行重新制定,并根据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的相关文件等,提出自动监测运维机构等机构的质量体系建设标准和运行要求,在对该机构工作的各个流程、管理体系、相关设备、相关人员等开展监督和约束后,能够提升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 总结

根据当前生态环境部门监测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员水平素质、数据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监测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在规范其操作行为的基础上,对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展开监督,从而在提出质疑并有效排查后,保障环境生态监测机构监测出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全面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佳佳,高蓓蕾.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加强自我管理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03):24-26.

[2]冯胜.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内审工作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19,32(05):63-66.

[3]唐兴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仪器设备计量溯源和计量确认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9):201+205.

[4]任洋,汪劲.关于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全过程监管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2019,47(15):13-16.

收稿日期:2020-09-17

作者简介:付翠轻(1978-),女,汉族,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监督
电力企业营销电能计量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什么是四个监督?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