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阵地分析

2020-08-14王娇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群众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达,多元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意识形态领域的任务也随之而然的艰巨,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阵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这一传播途径的语言体系,传播内容以层次性应对提出探讨与分析。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传人民所需,播人民所求。在变局中抓住機遇,在变局中保持定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阵地;人民群众

面对新时代新课题,我们要紧扣人民这个主题,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与力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了新境界。

一、建立贴近人民的网络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是由深奥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表达的,但是由于网络作为传播途径的发展,使得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感越来越强,人们更渴望于关心国家大事,行使自己做为主人翁的职责。建立贴近人民的网络话语体系,有利于拉近与人民之间距离,体现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做到了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

列宁所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大众化的灵魂其实在于理论要“接地气,就是要用人民群众的话语来表达。但是由于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途径,它的方便快捷符合了当前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在通过使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语言文字,正在逐渐的被削减和简化,所以造成人们对于马克思理论的一知半解,导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缓慢。因此我们必须用人民所熟知的的话语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习近平所说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表达改革要勇于冲破观念障碍和利益藩篱所说的“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所体现的使命担当,这些话语都很好的体现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原则。

二、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网上民生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倾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民生问题是头等大事。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深入群众,直面问题,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从束之高阁中解放出来,走入群众心坎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全方位的明白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并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网络不断大大降低了信息运输的成本,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对于政治有着不可改变的因素。所以在使用网络这个传播途径时,应该尊重社会事实,与人民群众相联系,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引领社会前进。把引导舆论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综合起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具有分层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过程,是种普及社会大众的理论教育过程,而大众则是由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构成,它们所具有的知识层次和知识水平,决定在网络上所接收到的信息程度的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的解决。

其受众对象主要分为青少年和中老年。青年由于思想不成熟,性格可塑性强的原因,更渴望接受一些时尚与潮流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刻板枯燥的印象,填鸭式的传授方式,存在于青年人之中,是一种被动式的接纳与理解,所获得的成就也就可能少之又少,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让青少年望而却步。所以在网络传播这一途径中,增加一点流行因素,例如可以制造网络歌曲和网络动画片,让其以朗朗上口的音调和易近人的形象深入人心,让青少年主动地接受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品学兼优地健康成长,青年强,则国家强,使其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而中年人则由于文化水平以及人生经历而言,比较倾向于权威性的解读,可以举办网络会谈会议或者网络直播,由权威的学者进行解读。

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紧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阵地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情感变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阵地的基础。

四、结语

紧靠人民群众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阵地有利于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更焕发出勃勃生机,除此之外,更注意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问题,解读时代的决策。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直接的指导社会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许婕,闫瑞瑞.“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探究[J].哈尔滨学院报,2017

[3]郑洁,肖鹏.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维路径[J].桂海论丛,2018

[4]王秀文. 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5]葛学彬,范征,李松林.网络传播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研究[J].理论导刊,2018(01):69-76

作者简介:王娇,1995年2月22日,女,汉,山西省晋中市,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群众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