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能力本位前提下阅读能力的内涵界定

2020-08-14朱小枝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阅读能力

朱小枝

摘要:在能力本位前提下,阅读能力划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层次:认读能力,理解、感受能力,评判、欣赏能力,创造、迁移能力。笔者尝试用当代诠释学和英美新批评的理论观照阅读能力的四个层次,认为两种理论视域的融合为当代人对阅读能力的划分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能力本位; 阅读能力; 当代诠释学; 英美新批评

能力本位是一种教学新理念,笔者理解其内涵为以学生专业能力的取得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能力本位前提下,作为阅读课程的承担者,笔者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阅读能力。何为阅读能力呢?在当代,学者普遍将阅读能力划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层次:认读能力,理解、感受能力,评判、欣赏能力,创造、迁移能力。那么,这样划分是基于操作的可行性,还是具有值得追问的理论依据呢?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尝试用当代诠释学和英美新批评的理论观照阅读能力,认为两种理论视域的融合可以为当代人对阅读能力的划分提供理论支撑。

(一)当代诠释学与阅读能力

顾名思义,阅读能力就是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那么,何谓读懂?这是一个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是說明书之类的材料,“懂”的检验方法简单明了,那就是会看着说明书的步骤操作。但是我们阅读的大量材料却不是说明书之类的文章。甲说自己读懂了,拿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乙交流,乙说甲并未真懂。小时候觉得自己读懂了,长大了再读,觉得小时候懂的太肤浅了。既然“懂”无法界定,阅读能力朝什么方向培养呢?这两个困惑,用当代诠释学的理论观照,或许就可以化解。

当代诠释学认为,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不会完全契合那个绝对真实的存在,因为,一切理解活动都有其赖以展开的“前理解”。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围绕着人的事物都已被“命名”了,也就是说,别人的理解构成我们理解的基础。除此之外,具体到个体来说,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还受到人生目标、个人修养、生活阅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理解阅读活动,所谓读“懂”没有固定标准,也就容易理解了。

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读懂作品,是基于作者写出作品是写作过程结束这一认识。因此读者的阅读,是被动静观的过程,强调对作品所谓的正确理解。这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于是就有权威出来为广大读者“立心”,以至高无上的“标准答案”去框广大读者鲜活的阅读感受,这无疑是对广大读者阅读生命的蔑视。当代诠释学认为,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它属于过去,而在于它作为持续有意义的存在对我们言说,对我们提问,我们阅读作品就是回应作品的言说,回答作品对我们的提问。另一方面,读者才是作品能动的叩问者。作品是静默的存在,没有读者去叩问,它就不会发出声音。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是互动交流的关系,理解作品,其本质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这样,阅读活动的重心就不是重构作品,获取关于作品内容、作者本身、创作背景之类的知识,而是在读者——作品的往返问答中重构读者的生命。如此,读懂作品成为读者的阅读体验,何来标准一说呢?这里所说的作品,特别指经典作品,因为只有经典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时代读者的参与、观照下持续涌现新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如此。

用当代诠释学观点看待阅读能力问题,其重心就不是重构作品的能力,而是藉阅读活动实现读者的创造能力。这其实就是要求读者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作品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的品格、创造的品格。那么,必然涉及一个问题,阅读作品即以“六经注我”的气魄诠释作品,这种气魄会不会膨胀为不尊重作品的心态,即对作品进行过度诠释?我们知道,过度诠释作品,已经抛弃了文本另立新意,那么何必一定要依傍作品呢?依傍作品,必然歪曲作品。直接讲出自己的新意,不是更加诚实吗?所以在此,有必要再回顾当代诠释学对待文本的态度。

当代诠释学把读者的阅读活动看做对作品的提问,这种提问不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而应该问其所当问,即问题受制于文本自身:“只有当诠释者被(文本)主题推动着、在主题所指示的方向上作进一步的询问时,才会出现真正的对话”[1]。这是为了避免对文本的曲解,避免过度诠释。但是当代阐释学无疑更加重视阅读过程中意义的生成,在作品对于读者的意义和读者对于作品的意义关系中,更加强调读者,这就使得两者的关系有些失衡。所以有必要论及另一种理论和阅读能力的关系。这种理论更加强调文本自身。

(二)英美新批评与阅读能力

英美新批评家们的理论主张缤纷炫目,其共同的特点是以文学作品为本体,凸显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像艾略特就说:“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2]在艾略特看来,与文学文本相比,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低,因此这一派反对根据作家生平解释作品,反对传记式批评。不光如此,他们也反对社会学批评等一切外在研究,反对根据读者的阅读感受进行的“印象式”批评,认为任由读者的阅读感受泛滥,会导致批评上的无政府主义。他们将作者、创作背景、读者从研究视野中抹去,孤立地研究作品本身。但这并不是说他们研究作品时,研究状态是和作者、创作背景、读者等因素隔绝的。

就像《庄子》寓言中大马的捶勾者,“于物无视,非勾不察”[3],专注于捶勾这一样事物,技艺精妙无比一样,也像《庄子》寓言中佝偻承蜩,“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用志不分,乃凝于神”[4]一样,欧美新批评派专注于文本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瑞恰兹的语境理论,燕卜荪的“朦胧七型”说,由艾伦·退特等人共同完善的诗歌张力结构说,布鲁克斯的有机整体说等等。这些理论,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解析作品的视野和方式。他们对作品近乎崇拜的对待方式,应该唤起我们对作品的严肃的敬意。

美新批评重视文本的理论,与笔者所谈的阅读能力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谈阅读能力,起点应该放在尊重文本自身。阅读行为怎么体现对文本的尊重?欧美新批评提出文本细读的阅读方式,目的不是找出诗歌的意义,而是重视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在笔者看来,诗歌的意义不难明了,因为人类的思想情感就是那么几种,但是具体到一篇杰出的作品,语言、结构独具匠心的呈现更加让人着迷。在我国古代,就有对文本细读的优良传统。苏轼有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严羽以禅论诗,论到读诗这一环节,更是提出系统的熟参理论。指出从“诗之法”、“ 诗之品”[5]、诗之用功处等研味诗歌,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细读理论。

欧美新批评理论的不足在于,不够重视作品的外围信息。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屏蔽了外在因素对读者认知作品的干扰,究其实不利于对作品的准确认知。在我国古代,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代即“论世”,而“论世”的目的是为了“知人”即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经》《卫风·邶风》和《小雅·小弁》,前者何以不怨,后者何以怨,非常中肯,成为用“知人论世”理论指导阅读活动的经典范例(《孟子·告子下》)。

(三)当代诠释学与英美新批评视域融合下的阅读能力

当代诠释学重视阅读活动中读者的创造,英美新批评重视文本自身,两者的视域各有偏重,笔者在两种理论的视域融合下统观阅读活动自身,认为两种理论视域的融合可以为当代人对阅读能力的划分提供理论支撑。

在当代,学者普遍将阅读活动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层次:认读能力,理解、感受能力,评判、欣赏能力,创造、迁移能力。认读能力指对文字的感知与辨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读懂作品并能准确复述作品;理解、感受能力,指对作品核心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还要加上引起情感、美感的共鸣的能力;评判、欣赏能力,指对作品传达的知识,具有对错的判断能力,对作品传达的观念,具有是非的判断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应该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的分析、欣赏能力。创造、迁移能力,创造能力着重指在阅读前人作品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召唤自成体系的能力;迁移能力着重指学以致用的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创造能力譬如曹雪芹集古典文学之大成写作《红楼梦》,迁移能力譬如江西诗派对前人的作品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触发联想,化为自己创作的借鉴。

当代诠释学与欧美新批评视域融合下的阅读能力,其指向是阅读活动的积极意义。阅读是对人类创造的宝贵知识的传承,丰富精神的传承,瑰丽艺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阅读帮助人类反省自身的迷误。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艰险自不必说,还会被自身膨胀的欲望带离航线。人类总是通过阅读先哲的作品,发现自己偏离了前进的航线,以期及时回归。这点,从《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可见一斑(《 论语·卫灵公》);从《老子》一书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可见一斑。至于阅读对于各项学科发展的伟大意义,更是容易明了。拿文学创作来说,中国古代的刘勰,他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心雕龙》多次论及阅读对于创作的作用。如“积学以储宝”“博览以精阅”“八体屡迁,功以学成”[6]。至于阅读对于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宋真宗的《励学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太过于落实在物质层面,容易把读书人引入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所说的“国贼、禄蠹”之流(《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笔者理解的阅读对生存发展的意义,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通过阅读书籍和能力迁移,习得专业技能,并靠专业技能自食其力;二是精神层面,如同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用阅读来充盈自己的人格。上述阅读意义的实现,读者“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王国维《人间词话》)。“入乎其内”,即读懂文本;出乎其外”,即迁移创造。

参考文献:

[1] 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第1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2] [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第11页,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3] 孙海通译:《庄子》,第194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 孙海通译:《庄子》,第15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第26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刘勰:《文心雕龙》,第四九三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1.赵炎秋:中国文学批评实践教程,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3.孙海通译:《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阅读能力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