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传承策略研究

2020-08-14李亚琴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数字媒体技术融合

摘  要: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质量,保障其有效传承延续,可适当引入数字媒体技术。文章讨论虚拟现实、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媒体技术的高度技术性对弘扬非遗文化的帮助,分析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如何缩小匠人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数字媒体技术可助力非遗的保护与继承,不仅可以大幅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有效减少地方政府资金投入,而且可以满足社会文化发展要求。

关键词:非遗传承;数字媒体技术;策略;融合;民族认同感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ensure its effective inheritance and continuation,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can be appropriately introduc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elp of highly technical media technologies such as virtual reality,online live broadcast and short video to promot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and analyzes how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d internet of things can narrow the distance between craftsmen and consumer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can help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hich can not only greatly increase the income of non-genetic heirs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nvestment of local governments,but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digital media technology;strategy;integration;national identity

0  引  言

數字媒体技术的实时性、直观性和互动性,满足“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数字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房地产、汽车展示和影视广告等领域。同样,这种技术也可应用于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领域。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通过佩戴VR眼镜、扫描AR卡片等,就可亲身感受栩栩如生的烙画和惟妙惟肖的漆画工艺。在数字世界中,活灵活现的中国剪纸跃然纸上[1]。

文献[2]中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特性,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帮助非遗传播的具体策略与应用价值;文献[3]分析了非遗传承人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认为数字媒体打开了非遗传承人的表达空间,提供市场宣传平台和教育平台,提高社会对于非遗传承人的认可度;文献[4]介绍了非遗保护中用到的虚拟场景绘制与实时渲染等技术,并建立了数字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技术路线,搭建系统化的数字应用系统使非遗更加贴近人民;文献[5]主要研究广西非遗项目网络推广,提出全景式数字生态策略的观点;文献[6]中研究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艺术性、互动性来助力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文章在介绍现有传统非遗传播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助力非遗宣传的若干途径,并分析了加入数字媒体后非遗传播的便利性和有效性。数字媒体有助于非遗文化提升艺术价值,展现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良性循环,保障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当下常见的非遗传播途径

1.1  线下实体传播模式

1.1.1  流动会展模式

合理选取展示场馆和展品,流动性地在不同区域向大众展示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如利用当地民俗博物馆、美术博物馆、丝绸博物馆、曲艺博物馆以及世博会保留下来的展馆等,定期更换主题和展品,也可针对非遗大师举办大师个人作品展,使得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能走出大山,在大城市展出,大幅度扩大展出范围。

1.1.2  固定馆舍展示模式

很多非遗文化特色区域,都专门建设有特色展示馆,如苏州舟山核雕艺术馆、苏州镇湖绣品一条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固定馆舍用于特定展品类型,专人管理,科学展出知名匠人的名作。也有部分馆舍设有现场制作或表演环节,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吸引海内外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人慕名而去。

1.1.3  旅游开发模式

将旅游业和非遗文化建立双向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利用旅游业宣传非遗文化,旅游网站和旅游海报上加入非遗文化的展示,导游向游客介绍当地非遗特色等;另一方面,非遗文化的宣传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旅游业发展。

1.1.4  文创衍生品模式

从非遗文化中提取出精髓元素,将其制作成文创衍生品,不仅可以扩大非遗元素的受众群体和宣传面,而且能够增加非遗文化的实际使用价值,使得非遗文化“接地气”,如文创书签、文创折扇、藏刀等。通过这种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非遗文化的创作开拓新的思路,有助于非遗文化不断继承发扬下去。

1.2  人群传播及传承模式

1.2.1  亲身传播

亲身传播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的继承方式,父子、母女、师徒等之间的传承,使得很多民间绝活和秘方得以保留,许多老字号店铺延续了几代人,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能够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绵绵不息并得以发扬光大。有些非遗文化是需要通过现场表演即亲身传播的,如百戏之祖的昆曲、影偶与唱腔结合的皮影戏、多种元素结合的越剧、家喻户晓的京剧等,观赏者在现场感受大师们精湛的演技。

1.2.2  馈赠佳品

由于非遗作品栩栩如生、精雕细琢的特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此也成为了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家中陈设非遗摆件,可以为家里增添几分文化气息。

1.2.3  人才教育传播模式

非遗进校园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非遗的宣传范围,还可以在青少年当中宣扬国学和传统文化。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苏南民间工艺学院”,苏绣艺术大师和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担任院长,开设有刺绣、玉雕、核雕、缂丝等专业,并多次邀请工匠大师走进校园弘扬工匠精神。青年人在学习非遗精髓的同时,又将无拘无束的创新思维融入非遗作品的创作。

1.2.4  法律保护

随着非遗作品价格的攀升,仿冒、机器加工等不良势头上升,严重影响了非遗匠人的合理收益和名誉。造成部分冷门的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中国已形成科学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保护非遗匠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非遗市场的良好秩序,保证非遗文化的正常延续。

1.2.5  对外传播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非遗文化正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走出国门,在世界更大领域内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文化,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1.3  大众传媒传播模式

报纸专栏专访、杂志、公共场所张贴画、电视台专题节目、专题纪录片等大众传媒方式,由于受众广,发行范围大,可以有效地传播非遗文化。编辑的精心构思、导演的精美设计将匠人的坚守、非遗的灵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体现无法磨灭的中华精神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促使中国的文化瑰宝代代延续。国际广播电台栏目在海外的播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近几年,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慕名到中国学习曲艺、剪纸等,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也给中国带来了国外的文化元素,加速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2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传播的实施路径

2.1  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VR、AR、MR等虚拟交互技术,对非遗作品进行虚拟展示,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人们不用奔波到当地,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到非遗展馆和作品。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继承,更加有利于中国非遗文化传播到世界更多国家,提高民族自豪感。由于VR等虚拟技术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人们通过VR眼镜或裸眼3D设备可以实现非遗展示馆的全景漫游,并可着重观看作品的细节,非常逼真,堪比现场观看效果。

用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渲染技术,还可以真实还原某些残缺的古董,弥补遗憾。同时对于部分已经灭绝的技艺,利用三维技术可以仿真复原其原始制作工艺和经典的代表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回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中国非遗文化展示体验短片,推广到中小学的国学或信息课中,也可以设立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体验馆中,供青少年体验。在青少年当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多地都成功建立了虚拟数字博物馆,实时在线展示,远程互动参观,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多地的历史和文化沉淀。除了实物之外,虚拟数字博物馆围绕视听手段呈现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多维度、跨时空地展现给观赏者。

2.2  线上销售

淘宝、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为非遗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京东主要以自然成交为主。淘宝上有许多经授权的非遗产品官方旗舰店,通过静态物品展示或直播展示销售。闲鱼作为规模较大的二手交易网站,也为非遗销售和传播贡献了力量,部分中低端非遗产品可在闲鱼销售,二手非遗物品也可通过此平台转卖。微拍堂是专注于文玩领域的线上直播拍卖鉴宝平台,部分低端产品可用较低的价格进行拍卖,访问流量大,所以成交量较高。

目前国内成立了很多非遗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传播非遗文化和产品,连接非遗匠人和消费者。这些公司的官网或定期直播主要以帮助客户避坑、阐述市场痛点为主。

直播间在展示产品的同时引流到客服微信,客服发圈进行销售。可定期邀请非遗匠人和行业内专家教授举办访谈类直播,向受众普及非遗基本知识,展示非遗作品,并探讨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景。对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加入,无强制性。“直播+”模式的新尝试,提升了非遗文化的自信,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市场消费。

线上销售满足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也顺应目前大力发展线上经济的大趋势。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节省了场地经费,切实方便消费者。与微信公众号可互相引流,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店鋪可信度。

2.3  微博、微信及手机移动端

非遗传承人和政府机构及街道开办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包括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的移动端APP,都为非遗文化的自媒体营销推广添砖加瓦,辅助非遗文化艺术家向自媒体运营者身份转变[7]。

非遗传承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吸引精准用户,增加客户粘性的平台。以核雕为例,在微信公众号上,匠人教授客户盘玩和保养技巧,培养潜在客户兴趣。介绍一些主流匠师,以合作供货匠师为主推。客户盘玩后可在平台投稿,分享自己研究核雕的故事或者经历,给客户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潜在客户加客服微信进行销售,或者新加入微博等流量平台进行推广宣传。

2.4  短视频及影视剧推广

随着移动5G的高速发展,顺应人民生活的快节奏,快手、秒拍、抖音等移动端短视频应用大量涌现。短视频平台除了传播信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营销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产品出售,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有些影视剧中加入了非遗的元素,观众在欣赏波澜起伏剧情的同时,还能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之前热播的古装剧《延禧攻略》中,导演就巧妙地融入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大量翻阅史料记载高度还原历史。令人惊艳的苏州缂丝、精细巧妙的京绣,不仅装点了人物的服饰,而且凸显了人物高贵典雅的气质;剧中摒弃奢华的绒花头饰、鲜艳华丽的点翠头饰,都真实还原了历史原貌;华丽婉转的昆曲、动人心魄的打树花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非遗传承人有出镜的机会。

动漫传播以人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弘扬非遗文化,适合多年龄段人群观看,更易深入人心。

2.5  无人文创超市

在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的推动下,无人操控已应用到多个领域,文创和非遗也不例外。目前已创建有多种形式的无人文创超市,分布于博物馆、景区附近及高校校园内。在无人文创超市中,陈列有当地特色的非遗作品及文创产品,每个作品旁边附加一个二维码。客户进入文创超市后,人脸识别技术会采集他的行动轨迹,记录该客户在每件展品前的停留时间。客户如果对某件展品感兴趣,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展品的详细信息,也可点击进入线上销售平台直接下单购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定期分析每件展品被关注的时间以及排名,得出展品的受欢迎程度。这样,可以帮助非遗匠人及时创新创作思路,紧跟时代步伐。我校创客中心已开辟场地成功建设无人文创超市,与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学生负责展品VR展示的设计,大数据专业的学生负责数据采集与分析,物联网专业学生负责采集模块和传感器的应用开发。不仅可以在校园里高效地推广非遗文化,而且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学有所用,开辟了数字媒体融入非遗传播的新途径。

3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传播的便利性和成效

数字媒体技术适应当代信息传播特征,具有形象化、逼真度高、直观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地域限制小等诸多优点,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的传播与发扬,创新了非遗传统文化的展示方式,可以加速非遺文化在国内外的宣传,提高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树立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良好形象。

数字媒体技术与非遗传播的融合,为高校相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辟了新的创作思路,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素材。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人心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接触非遗传统文化,能使大学生修身养性,沉淀人生。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虚拟现实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已引入非遗文化,研究并实践将数字媒体技术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并取得一定成效。

4  结  论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策略和途径势在必行,数字媒体技术的特征恰好符合要求。非遗文化结合数字媒体,可以帮助非遗匠人打开局面,援助他们继续坚守,营造非遗市场良好的经营氛围。下一步将继续研究云平台等新技术如何协助非遗文化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苗春.数字化传播,让非遗更“潮”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20(7).

[2] 佟佳妮.非遗传承中数字媒体艺术应用探究 [J].文化产业,2019(21):20-21.

[3] 赵越,张宁.论数字媒体视野下的非遗传承人保护研究 [J].大众文艺,2019(23):4-5.

[4] 王得芳,张效娟.数字媒体技术在青海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4):6-10.

[5] 赖兵.数字媒体时代下广西非遗项目的网络推广教学实践研究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95-98.

[6] 冷荣亮,冯艳.数字媒体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 [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3):76-78.

[7] 孙永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特点 [J].传媒论坛,2018,1(2):14.

作者简介:李亚琴(1980—),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水印、信息安全。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数字媒体技术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