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0-08-14曾伟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农村小学数学

曾伟花

【摘要】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忽视对自身优势的开发,农村小学的课堂呈现出一些问题,如课堂气氛沉闷、小组活跃度不高、没有恰当的小组指导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2013年部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本,本文从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活跃合作学习的氛围、制定贴合生活的讨论课题、注重实践操作与提升教师指导水平五个方面讨论了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自觉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学生直线型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作用,重视学生个体间的碰撞与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探讨,小组之间的观点分享,能有效帮助其将所学内容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探究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意识。以下将依据农村小学的课堂特点,结合2013年部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讨论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即将班上的学生按一定依据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持续的交流与沟通,互帮互助,发挥各自所长。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是教师根据合理的依据划分出班级小组。要保证分组依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需要把握均衡的原则。该原则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内部均衡,即每个学习小组内应该由不同个性、不同性别、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共同组成,避免向某個方向过度倾斜;二是外部均衡,即各个小组之间应该处于相当的水平,避免出现一个小组能力极强,另一个小组能力极弱的极端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农村小学的实际教学中,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是有较大差异的,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愿意主动发言,主动分担小组任务,而学习差的学生由于自信心不强而较少参与小组任务,成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透明人”。小组成员表现的巨大差异不仅无助于均衡班级学生的发展,还可能拉大成员之间的距离。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安排分组活动时,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色在小组担任一定角色,不让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被埋没。

二、活跃合作学习的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而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将合作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融合竞争与合作两种形式,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趣味性与丰富性。

以“小数乘法”的学习为例,该小节学习内容需要安排大量的练习题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学生不免感到枯燥。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题目练习,各小组自行分工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又快,准确率又高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与表扬。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完成得稍慢或者准确率较低的小组,教师也应该给予鼓励,并询问其合作过程,找出问题所在,尝试解决问题。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的参与度高,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选择贴合生活的讨论课题

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最常见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给定的某个特定的课题或主题展开探讨,而这个课题的拟定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小学数学课本的常识问题,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以“重量单位”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结合农村家庭生活中的重量问题设计相关讨论课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个家庭平均每年能收获多少千克的粮食”。由于不同粮食的产量的不尽相同,学生需要对不同品种粮食的重量进行单位换算。每个小组成员的粮食家庭年产量也不同,需要学生汇总每个家庭粮食的年产量然后求平均数。教师在给出讨论课题后,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步骤,引导他们动员每个成员,统计各自家庭的粮食产量数据,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实际操作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在讲完圆柱体的展开图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体模型。由于制作模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提高活动效率。在分组合作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借助具象可感的模型,感受立体图形抽象的伸展过程。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户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农村小学教学应该因地制宜,发挥本土优势。一般来讲,农村小学周边都有广阔的野外田地,可以供师生组织课外活动,这属于城市小学没有的独特优势,应该好好把握。户外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活跃班级教学氛围,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即将周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换化为数学问题。

五、提升教师指导水平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分组的条件和依据,引导学生为组内成员设定不同的角色任务,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教师还需要提供活动所需的背景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消除一部分阻碍。所提供的信息量需要精确地衡量,既不能过于少,使任务难度大大超过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不能过于多,达不到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四处巡视,监督维护现场秩序纪律,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指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之中,把握时间节奏等。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有序分享成果,做出恰当的点评与回馈,并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整体评价和总结,补充被忽略的知识点,升华课堂主题。

小组合作学习伴随新颖的教学理念而来,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握这种教学形式,需要从整体上分析所在地区小学课堂的特色。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强调发挥地区优势,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加强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性。为顺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态势,农村小学应积极采用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利用好本土优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J].教改前沿,2019(18):99.

[2]骆筱玲.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12-113.

[3]曹燕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施及优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8-110.

[4]王文湘.小组合作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新课程(下),2011(2):7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农村小学数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