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2020-08-14刘清清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学生

刘清清

【摘 要】 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 学生  文明礼仪  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辱人格甚至国格的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以下是笔者结合本校德育工作,谈谈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征,确立低中高各年级段的教育重点。

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校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征,分层教育。确立低年级以基础校园文明礼仪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从使用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开始,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中年级在低年级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家庭礼仪方面的要求。高年级再增加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要求,并制定各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划课程,以此促进学生对照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

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首先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其次是由团体管理,最后是自我管理。因此,我们努力寻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科學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 抓细节管理

(1)做好开学初的礼训工作,主要带领学生学习《后龙学子十大礼仪》和校训中“言端、行端、品端”各十项内容;各班成立“自管小组”,挂牌上岗,对本班各项工作进行自主管理。(2)制定《后龙中心小学在校一日常规》从到校、集会、课堂、课间等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细节的内容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积极开展“读—背—学—做—比”五字系列,让守则规范常规管理制度等走入学生心田。(3)利用早会时间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文明礼仪监督岗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深入学生心中。

2. 抓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提炼以学校创始人刘端弘为文化内涵的 “三风一训”,以及校园宣传栏、道路、建筑物、吉祥物等命名。布置关于《涂坑刘氏家规》、涂坑古民居景点、学生实践活动图片、作品的学校楼道文化、长廊文化。建立楼道、长廊书吧,以书香润泽生命。(2)班级文化。在教室内建立图书角,挂上书法作品、名人名言、班级标语,打造书香班级;建立生物角,放上生态瓶和种上绿植,打造绿色班级,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 抓活动开展

(1)一年级新生入学通过“拜端弘、分红蛋、敬茶”活动,以一种新鲜而有创意的方式进行尊师崇礼的启蒙教育。(2)通过诵读家规、打快板、做家规操、练家规书法,了解家乡的名人轶事等活动,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让学生优雅文明成长。(3)低年级组成立“我爱校园”小讲解员社团,开展讲解比赛,培养校级讲解员,评选“十佳小讲解员”。中高年级组成立“我爱古民居”小导游社团,练习带团定点讲解古民居景点,评选“星级小导游”。在实践中树立家乡自信,从小培养学生爱乡情感和责任担当意识。(4)开展每日四项常规评比活动,并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培养学生多元兴趣,使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接受体验,增长才智。(5)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在收集文明礼仪知识,文明礼仪故事的基础上,撰写相关作文,学习社会文明知识。创设“人人学礼仪,人人知礼仪,人人讲礼仪,人人写礼仪”的良好氛围。

三、抓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成长。

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种种行为表现进行全面、恰当、公正的评价,调动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培养文明礼仪习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1)以家乡历史名人刘端弘为榜样,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学校精神文明教育。(2)把校训中“言端、行端、品端”各十项内容和“后龙学子十大礼仪”作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评价标准,纳入 “四项评比” 、“星级班级” 评比、“礼仪之星”评选,并形成周、月、年度表彰制度。(3)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学生所得的星、章以分数积累的形式到“红领巾奖励超市”中进行兑换。(4)充分利用学校的媒体宣传窗口,及时捕捉校园里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向上向善,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四、家校结合,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

我校地处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家庭礼仪教育意识淡薄。针对这种现象,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访谈,利用节日、专题活动等契机,进行家校互动,潜移默化,扭转家长的育人观念,让家长以身作则,关注孩子身心发展,进而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

总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系泉港区中小学幼儿园德育研究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QGDY2019-Y2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不懂礼节
聪明的学生等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