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积极心理学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20-08-14陈怡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应对策略学生

陈怡

【摘 要】 实施高中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增强现阶段开展学习活动的学生的心理素养,其中心目标是塑造高中生的完美人格。在这个阶段,大量高中生在课程知识学习,社交,人格建立和改善等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心理缺陷。目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学生  心态素质  应对策略

基础教育的整体德育内容是思想,道德和思想教育。所谓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遵循人们的大脑思维规律,选择多种方法和策略,以达到个性化的心理改善,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形态和文明素养建设的核心任务。没有高尚的思想素养教育精神,必然会失去本质内涵,完善的身心是人们进行一切工作的保证。当今社会需要现时代的人具备纯洁的思想道德、完善的身心状态、积极合作的观念去匹配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完善构建人格,全力实现“整体身心健康”的完整发展。所以,高中阶段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具备丰厚的价值性及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心态素质教育概念内涵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根据高中生身体结构和心理成长的特点,选择了相关的心理教育措施和策略,以塑造学生更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与学习的精神和心理习得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过程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新时代的素质培训项目和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步骤。心态完美的判定基准重点包括如下几项内容:自我观念完整、社会交往默契、性别成分鲜明、社会融入完美、情绪高涨平稳、人格构建完善。

二、高中阶段学生心态素养面临的几项问题

(一)上网痴迷

中学阶段是当今人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极为关键性的过程,又可称之为“叛逆期”“易挑起事端期”或是称为“危险转型期”,而处在此种阶段的高中学校学生最易导致他们迈入的误区,当属对上网活动陷入痴迷状态。现阶段,我国在中学阶段已陷入上网痴迷的学生比例已近乎達到十分之一,网瘾状况已经成为当今我们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腻烦学习,甚至辍学的一项基本致因,并且此种趋势还正在向严重化迈进,而且网络痴迷心态对我国中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宇宙观、处世观、利益观具有不容忽视的严重危害性。

(二)学习任务带来了过重的心理负担

在高中学习时期,学生所应对的学习竞赛情况相当严峻,思想情绪均极度紧张,担忧自身在考试中如果出现失利,必然受到教师、家长的埋怨和训斥以及同学们的板脸相待,由此出现严重的焦虑心情;而万一真的出现了考试成绩不佳,即要心灰意冷、情绪下沉,此类情况在行将进入高考环节的学生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高考阶段是属于人生当中的一个关键性转折节点,各界均将其看得极为重要,其好似一座沉重的山压在了学生年轻的身体之上。

(三)社会交往关系不融洽

当今的高中生通常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在家中接受父母的宠坏。他们缺乏集体思维和协作概念。他们不愿意主动与学校的同学,班主任,家庭父母建立各种角色。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和受阻。其中,有些学生由于嫉妒而对同学不友好。这是因为他们通常将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作为他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并且他们不知道如何与班上其他学生一起发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密切的交流和交流,并与同学分享生活和学习活动的乐趣。

(四)自主观念提升

自主观念提升,对于家长及教师的指责一般会显示出厌烦的情绪。对于大多数的高中学生而言,此类自主观念的产生和坚持是相当正常的事情,然而有一类问题必须加以关注,某些学生和同伴们之间可谓无所不谈,但却不乐于和长辈、教师进行交流,导致这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从而产生很深的思想代沟。

三、高中阶段心态素养培育的策略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提出,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心态素养培育工作的重点目标是:依照学生的心态特征,带有目的性地讲解心态素养知识,展开引导及交流过程,促使学生掌握心态素养常识,完善心理素养,增强心态调控能力及社会融入能力,避免和抑制心智问题的产生。

(一)开展心理咨询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学科教学需要的。各科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利用心理档案,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育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如环境布局、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各种规章制度、纪律、行为规范等制度环境,校训、校歌、学校精神等精神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的氛围影响一个人初步人格的建立。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家风建设,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因此,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引导,加强教育,以古圣先贤修身齐家的智慧帮助孩子自己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另外,在目前形势下,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和周围的孩子进行健康友好的交流。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

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际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为此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加强预防工作的开展。

总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的药物治疗,采取多种手段,可以发现和治愈学生的不良心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道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以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4(3).

[2] 许禔森.高校学生普通生物学学习动机形成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

[3] 项亮宏.高中《体育与健康》常态教学的思考——影响选项教学课堂常规的案例分析与教学建议[J].体育教学,2014,34(3).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应对策略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