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课改下小学德育的教学模式

2020-08-14陈宇嫦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新课改教学模式

陈宇嫦

【摘 要】 德育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灵、健全完善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健康成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注重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核心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德育教学模式,望给予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小学德育  教学模式  新课改

相关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明显存在“重知识”和“轻德育”现象,长期以往出现“高分低能”现状。小学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观念和行为品质的“主阵地”,应多方面不断优化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有效德育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师生互动,其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在教学中和知识接受者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良性互动过程。对于小学德育教学而言,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和学生的深层次交流,以致于学生对教师越来越抗拒。如果师生之间缺乏和谐且高效的互动模式,那么学生就会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必然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小学教师可借助多种途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需求,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例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关帮助,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性格、学习情况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当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时要考虑多方因素,尽可能遵循学生的内心意见。当学生对教师提出意见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拒绝,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要采纳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教师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应善用激励性语言,例如某位学生犯错,如果教师运用批判性语言,极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在之后也不愿配合教师的各项活动。若将批判性语言转为激励性或委婉性语言,则有利于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和心态。如:“老师相信你不是有意的,愿意和老师说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吗?”当学生上交作业后,教师可为其写激励性评语:“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加油!”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后会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自信心。

二、学会赏析理解学生,构建有效德育教学模式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身暑天寒”。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都喜欢听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适宜的赞赏与表扬能满足个人身心需求,增强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教师要求大家画一幅画,当学生画完后,班主任说:“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摊开放到桌子上,再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老师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如果老师抚摸了你的头,说明你画得很棒哦!”当学生的头被班主任抚摸后会激动无比,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并得到更多的赞扬。从上述案例可看出赏识的重要性,班主任应运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值得赞赏的地方,对班级管理和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每个班级中没有绝对意义的优等生或后进生,班主任对于落后的学生应付诸更多的关爱,通过赏识教育能多发现后进生的优点,积极和后进生沟通交流,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需学会理解学生,熟悉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与此同时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教师要表示理解和关怀,为学生指明方向和排忧解难,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严格整治班风学风,构建有效德育教学模式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还凸显整治班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班风反映班级整体素质和水平,需要教师严格整治班风,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较强的自觉意识且过于依赖教师,需要外力监督改善其行为,引入教师需建立刺激学生视觉的参照系并让其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例如在开学初期可组织学生复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而什么又是自己不该做的,增强自身辨别对错和是非的能力,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毫无疑问,班集体和德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或公约制定,积极查找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和教师一同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修改班级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执行规章制度;其次确定班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确立班風。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要求其勤奋学习,诚信上进,团结同学等;中高年级学生可要求其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意识,团结上进且有竞争心,促使班级学生能自觉形成且统一正确舆论,为营造良好班风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奖惩得当。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身份和每位学生做知心朋友,让学生对教师倾诉自身所想,借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调整教学方案。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及时表扬优等生,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促使每位学生均能遵守班级常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学习。

总之,德育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除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发展。因而教师需积极创新的德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小凰.浅谈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组织方式[J].新课程,2019(7):243-243.

[2] 马忠梅.浅析新课改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J].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17(4):157-157.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