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动态对接调研报告

2020-08-14付良才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就业率计算机专业师资

付良才

专业设置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源动力,必须与企业岗位需求动态对接,为此我们成立了 “计算机类专业”调研小组。笔者的团队在对东莞地区的职业学校与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统计、分析后,对专业建设与岗位需求如何更好地动态对接提出了建议。

调研小组针对调研工作召开了7次专题研讨会议,进行分解任务、讨论调研大纲、设置问卷信息点、确定访谈要点等。先后走访了6所学校和计算机软件行业会、市中心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局等7个单位或部门。发放420份学校专业设置信息调查表,收回330份有效调查表,发放1424份毕业生问卷和企业问卷,收回127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分别为78.6%及89.4%,问卷客观地反映全市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现状及此次调研的主旨。小组全体成员通过对回收的问卷材料和访谈的资料以及网络查询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比对、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形成该类专业的调研报告。

一、当地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一)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通过本次的调研,发现了部分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办学理念清晰、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办学质量高,就业形势好。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可探讨的问题,了解到有个别专业方向在某些学校师资力量、专业设备需要加强,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要加强对接、才能更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另外,也发现了一些企业岗位需求量较大而虚席以待,但学校却没有相关的专业方向设置的情况。这可为当地职教接轨地方经济、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了决策参考。

通过调研统计,计算机专业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东莞理工学校开办,其他学校一般于建校之初就开办了此专业。现有17所学校开办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近3年毕业生有5517人,对口就业率为26.5%,现有在校生9148人。

表1反映出如下几个问题:

(1)从近三年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对比看,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一~三年级)在大幅上升,其增加率为658%,这说明这个专业体系中大部分专业是实用的,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是认可的,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我们要结合人才需求加以引导,避免学生盲从、造成人才培养的过剩和资源的浪费。(2)从就业率来看,对口就业率较为理想,为265%,但也反映出计算机专业的对口就业率是有提升的空间,相关学校可优化办学模式,适当控制招生人数,调整和细化专业方向,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增强校企合作,提高办学质量。

(二)教材及课程安排情况

全市计算机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不是完全统一,师资较强的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较充实,而师资设备弱一些的学校主要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如办公软件等。各校所用教材归纳起来主要有办公软件类、图像处理类、软件编程类、网络配置类、互联网相关技术类、动画设计类、工程制图类等。动漫专业和印刷专业、软件信息专业以及网络专业所用教材与专业课程设置是适用、适量和有效的,另一些学校这方面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师资配备情况

在全市调查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01人,外聘教师18人,实习教师53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几个骨干学校,个别学校专任教师不足,课程设置上只有几门专业基础课。全市生师比3361,这个比例不容乐观。

专业教师专业对口率约为80%,师资数量较强的是几所骨干学校,有的学校较薄弱,见表2。

从统计数据来看,双师型人数在教师总人数和实训指导教师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适中,我们以业内公认的生师比(2005年前后为211,2010年前后为261)来看,加上没在统计范围内的公共课程的师资,实力比较正常,较接近目前中职行业的平均水平261,综合来看,学校可加强外聘工程师类师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四)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情况

调查得出全市学生数9148,设备工位数5602,本专业在校生与工位比为161,每学期每班的教学使用率100%,有的学校有校外实习基地,有的学校无校外实习基地;有少数学校的校外基地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有的学校设备较新,数量较多,有的学校的设备不足,专业机房只有一个。这说明我们要发挥好现有设备办好计算机相关专业,同时深入挖掘校外实习基地,发挥校企的作用,可弥补设备陈旧与不足的弊端。

从表3可以看出,只有计算机的学生数与工位数比为161,也就是每学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可以开实训课,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有保障的,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出学校去实践、企业走进学校来培训,形成良性人才培养方式。

(五)学生专业技能情况

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测定、评价模式是以学校每学期自主命题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平时作业为主,以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技能证书为辅,如计算机等级考试、技能鉴定中级证考试和高新技术考试等证书。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采用了前述的几类技能认证方式,有的学校还有顶岗实习;全市每年开展了技能竞赛,项目涉及图形图像、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网站建设、综合布线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基本覆盖了计算机相关的实用技术;部分学校也开展了相应的校级竞赛,通過竞赛带动学校技能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历年的省技能竞赛中东莞市计算机代表队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全市存在“教学+证书+竞赛+顶岗实习”、企业订单培养多维并行的培养方式,各学校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搞好技能教学。

因此,从对口就业率来看成,我们可加强专业教学质量监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让学生顺利进入所学专业的相关行业就业。有鉴于此,可思考我们的专业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教材安排等,应该要与社会接轨,想方设法邀请企业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更多的顶岗实习机会,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标准,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生的毕业对口就业率。

猜你喜欢

就业率计算机专业师资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