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然、实然、必然:论儒学的“平天下”思想
2020-08-14吴金芝
摘 要:“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平天下”是儒家政治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文章试从应然、实然、必然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儒学“平天下”思想的应然要求、当代“平天下”的实然状态,以及实现“平天下”的必然逻辑,由此探索儒家“平天下”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应然;实然;必然;平天下
一、儒家“平天下”的内涵
《礼记·大学》中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平天下”思想出自《礼记·大学》,是其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层级最高的一条,是对国家以上层面的要求,体现了儒家政治哲学崇高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儒学政治思想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修齐治平”思想显现出儒学政治思想的体系化建构的特点,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者,有机、和谐的统一,在思想价值追求、情感态度观念等层面将个人与集体联系起来;创设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个层面各自应达成的理想目标,形成一个由小及大渐进的人类社会理想模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社会秩序构建的遐想;将人从内发向外,使每个人存在身份与价值追求得到社会、国家的认同。
“天下”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可以理解成宇宙,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地理范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天下”这样的有几层释义:“中国或世界”、“国家的统治权”、“人世间与社会上”、“自然界与天地间”等。 “天下”一词随着时代变迁、不同的使用场合,在语境中的内涵不断延伸。
在《礼记·大学》中的“天下”有其具体的内涵,但是不同的学者对“平天下”有不同的见解。现在较为普遍的释义为“平定天下”,这一解释中“天下”偏向于国家地理空间层面,国家治理内安,邻邦相处和睦。另一种释义为“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安抚百姓,拒绝武力征伐”,这一解释中的“天下”偏向于民众层面,天下即黎民百姓。还有一种解释为“天人合一、和谐统一、大同世界”,这一解释偏向于理想的社会秩序,即大道之世,强调超越国家,用世界眼光去看待世界,蕴含着儒家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哲学仁爱思想,同时也蕴含着自然和谐的价值追求。
二、应然层面的“平天下”
在笔者看来,“天下”一词在《礼记·大学》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烙印。学界一般认为《大学》是经过西汉的儒者编辑整理而成,主要介绍的是先秦儒学思想。根据《礼记·大学》成书的时代背景,“家—国—天下”三者的内在联系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设想,而是建立在西周分封制以及家国一体为特点的社会结构基础上的,《礼记·大学》的“天下”逃不脱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时代局限性,“天下”的范围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性,“平天下”的主体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例如在奴隶社会,“天下”指代黎民百姓,那么则不一定会包含奴隶阶级这一群体;“平天下”的人,主要是统治阶层。
“天下”一词在《礼记·大学》中具有地域国家区分的含义。笔者认为,在历史现实中,“国”与“天下”的划分不够清晰,在模糊中具有一致性。一方面,秦汉实现大一统后,政治统治呈现着封建王朝国家的面貌,但是在其目标指向与价值承载都赋予了“天下”的意义。一般认为,统治机器封建王朝即国家,封建王朝统治者又常常将统治的疆土领域称为“天下”,国即一姓之天下。另一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平天下”一直处于应然状态,是一种应然层面崇高的价值引领,中国历史中从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同。
在中国近代史中,“天下”一词逐渐具有民族文化意味。清初儒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是一种对“国”与“天下”的区分。国家指的是封建王朝,而天下则是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群体。“平天下”可以理解为应然层面上对民族思想文化领域的认同。
“天下”一词在时代演变下逐渐具有世界性。清朝末期,在西方地理知识与政治思想传入中国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等观念冲击,中国传统的华夷体系为主导的天下观逐步瓦解,“天下”的范畴逐步扩大,倾向于全世界、全人类。“平天下”可以解释为“世界和平,天人和谐”。现代全球化进程步伐加快,儒家“平天下”思想在当代的释义更具有世界性、兼容性,应然层面主张世界和平,万物和谐共生,构建大同世界的美好遐思。
儒家“平天下”思想内涵、范围随着社会现实发展而不断深化,但其中恒古不变的是对和平、和谐统一的追求,这是“平天下”思想在应然层面的核心要求。
三、实然层面的“平天下”
儒家“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虽然一直处于一个应然状态,历史上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之世,但是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平天下”一直是永恒的价值追求。世人正如冯友兰先生评价张载《横渠四句》一样,“虽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现代意义上的“平天下”立足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要求人类要用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人类共同的问题。当今“天下”更多的是指全世界、全人类,“平天下”要實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人和平共处、人内心平和安适。但在实然层面,实现“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天下平”的物质基础。当前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在全世界国家总数占比不小,仍不足以为实现“天下平”提供物质支撑。其次,国际政治极端思想肆虐。恐怖主义、霸权与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仍存在于世,难以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天下和合、天下和平”的共识,在极端政治思想笼罩下的恐怖主义危机、难民危机等阴云不散,难以实现“天下平”。再次,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肆意破坏,导致气候变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特别是当前海洋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致使人类自食恶果。最后,人与社以及人自身心灵的内在冲突。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较古人而言,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较古人得到飞跃式的提升,但个人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逐渐增大。当今社会,人的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快、社会压力大,身心相互影响,导致人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这些都是实然层面难以实现“平天下”原因。
四、必然层面的“平天下”
古往今来,儒家“平天下”思想作为“修齐治平”思想中的最高价值追求,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积极进取,“平天下”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命运前途的思考与探索。在当代中国,“平天下”思想在一脉相承、不断发展中的最为生动的表现,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儒家“平天下”的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的重要文化来源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承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以实践向度的发展带动儒家“平天下”理念的创新、传播,力求实现知行合一,是儒家“平天下”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当代儒学“平天下”理想追求的必然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会议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为思想来源,立足于目前国内外现实发展的具体形势,对国际社会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深度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思想是和平,强调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追求本国合法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体现了在运用工具理性导向的同时兼顾价值理性导向的作用。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世纪之中,世界各地区的人联系空前紧密,全球性问题正席卷全人类,要求人类要以世界性眼光考量人类自身的命运发展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實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完善,在多个具体的领域都有体现,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提到构建 “海洋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不同领域的共同体思想主张各具特色,但它们统一于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中,蕴含着儒家“兼济天下”的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家权力观主张各国之间和谐相处;在共同利益观中,主张互利共赢;在可持续发展观中,主张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在全球治理观中,主张平等公正、共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一带一路”的建设的实践中,书写答案。“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老铁路、等项目建立建成, “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民众,真切感受到共同体所带来的实惠,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较为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蕴含着儒学“平天下”的思想,并使其在当代更突显开放包容、担当责任、同舟共济的特点。
在应然层面,儒家“平天下”思想内涵不断深化发展,但和平、和谐,仍然是“平天下”的核心价值追求。当代“平天下”观念更加强调公正性、平等性、全球性、兼容性,将文明教化、和谐统一的力量泽被四方。在实然层面,当代实现“平天下”的理想追求还存在生产力发展水参差不齐、国际政治极端思想肆虐、人与自然矛盾尖锐、人与社会以及人的心灵冲突等困难。在必然层面,理论与实践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当代儒学“平天下”理想的必然逻辑,并为当代儒家“平天下”理想的实现提供了理论道路。
作者简介:吴金芝,本科,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