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政育人功能的高校志愿服务评价路径微探

2020-08-14凤阳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

摘 要: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志愿者队伍中的主体,高校志愿服务在社会公共事务服务、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高校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政育人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高校德育实践的平台,具有价值导向、素质提升、精神塑造等育人功能。高校志愿服务承担着服务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但却同时面临着志愿者参与缺乏主动性、志愿者培养缺乏系统性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需求。文章以安徽某高校为例,以讨论界定高校志愿服务任务中心为处发现,探讨以思想育人功能为基础的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建设路径。

关键词:思政育人;高校志愿服务;评价路径

文章讨论的高校志愿服务指,在学校共青团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下,以大学生为志愿者主体,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导,开展的各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服务活动。学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主体,负责对志愿服务组织,即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服务和工作进行指导、协调、考核和评估等工作。文章以安徽某高校为例,高校志愿服务是以校院两级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导,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一、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窘境

高校志愿服务中包含有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主体单位、志愿者及服务对象五类主体,且主体之间形成了五种契约性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将从五种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讨论当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窘境:

(一)志愿者参与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志愿者为行动主体出发,其与高校共青团的委托-代理关系,对比高校共青团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志愿者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于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了解较少,同时缺乏对服务对象需求的认识,以及该需求将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得到满足的了解。志愿者的被动地位对于志愿活动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以安徽某高校制定的《本科学生课外教学学分制实施方案》为例(以下简称《方案》),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课外教学素质拓展10学分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其中,课外教学学分包含志愿服务(3学分)要求。《方案》的出台有效解决了该校在人才培养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力途径。同时,为该校开展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明确了要求与目标,也为解决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员的难题。

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以该校某学院为例,在校生中2016级学生志愿学分完成率为51.62%,2017级学生志愿学分完成率为51.66%。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皖教办【2015】47号)文件规定,每生平均每教学周的社会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学期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17小时,取得最少1.2个学分。据此标准,该学院2016、2017级均有约半数的学生未完成学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仍然以该院2016级学生为例,仅有4.8%的学生超过7.2学分。通过必修学分制的明確规定了在校大学生必须完成并参与志愿服务的要求,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问题并不能迎刃而解。

(二)志愿者培养缺乏系统性与有效性

以安徽某高校为例,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与服务主体单位(一般为公立单位,例如养老院、特殊儿童学校、城市社区等)签订服务协议为基础,是以公立单位的服务诉求为主开展服务,服务范围、活动内容相对单一,容易出现在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和评估中缺乏对于思想育人任务的落实与思考,忽略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发展需求。

由此,志愿者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自觉性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很难体会到有效的自我提升,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参与动机和参与深度将受到严重挑战。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志愿服务中缺乏对志愿者培养的科学计划,志愿者能力培养提升难以完成。

二、高校志愿服务困境原因分析

文章将讨论高校志愿服务的根本目的为出发,纵观高校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对当前困境进行分析。

(一)志愿服务任务中心认识不明确

高校志愿服务的特殊性在于其承担着服务和育人双重任务,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发展窘境,实际是对于其双重任务缺乏清醒认识。高校以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收单。但在高校志愿服务中,对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定位不明确,未以大学生志愿者培养为任务中心,因此常受困于大学生成长需求与服务对象需求的矛盾中。

(二)高校志愿服务缺乏科学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尚存在重开展、轻评价和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的情况,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都难以从定性评价中找出服务的薄弱环节[2],导致志愿服务中具体实施问题重复出现。高校志愿服务缺乏科学评价主要表现在评价主体、方法和指标上。

第一,评价主体单一。现阶段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评价主体以共青团等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自身为主。高校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和保障服务活动开展。但这样的自我评价容易忽视参与主体,即大学生的需求和情感体验、意愿要求。

第二,评价对象和方法单一。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以志愿者为主要评价对象,通过表彰和学分认定的方法进行。以安徽某高校为例,每年定期通过组织志愿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评比,社会实践评比等表彰形式,给予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奖励。同时,依据该校课外教学学分制度,认定发放志愿学分。

第三,评价指标单一。表彰、学分认定等评价方法均以活动效果为评价指标,忽视了活动全过程的其他内容,易造成不注重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而一味追求活动实效,甚至出现“不找服务对象,找媒体;不看效果,看报道”的功利化倾向[1]。

三、基于思政育人功能的高校志愿服务评价路径

基于思政育人功能的高校志愿服务评价路径较之广义上的志愿服务评价在评价目的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考核青年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是否实现了动机转变,促进个体参与深度提升,从而对价值观形成发生作用。即将出发点回归到以“志愿者为主”,评价的目的应该是青年的个人能力是否提升,而非现阶段对于服务成果的考核。是以建立和健全符合实际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评价机制,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进,评建相结合,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为目标的[3]。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思想育人属性决定评价目的、原则

1.评价目的。评价目的决定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导向,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不能等同于一般志愿服务活动,除了承担提供服务给服务对象外,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应以“立德树人”教育为主要目的。

高校志愿服务要以“志愿者”为中心,评价的目的在于志愿服务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参与动机由利己到利他的转变、是否有效促进了个体参与深度的提升,是否在服务过程中对个体价值观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志愿服务明确了以上评价目的,有助于志愿服务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2.评价原则。高校志愿服务的评价原则是评价规律的反映,是高校志愿服务评价活动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以对志愿服务评价过程基本规律的反映为基础而确定的,是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主要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1)以学生成长为本的原则

高校志愿服务评价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多方全面发展。不同于企业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高校志愿服务评价要时刻体现以学生成长为本的中心理念,不能将评价指标制定得过于细化且严格,不能以惩罚为导向进行结果评价。因此,评价体系应以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发展成长为目标,以学生的价值信念培养为方向,注重人的发展指标,通过评价结果激发志愿者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促成大学生自我成长。

(2)多方互评的原则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以志愿者为主要评价对象,采取组织者对参与者的单向评价。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涉及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主体单位、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五方主体。因此,采取多方互评,拓展评价主客体,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开展双向互评,才能实现以评促建目标。

(3)动态发展的原则

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受到社会经济、高校教育等变化影响,大学生是一个自身价值观与能力素质动态变化成长的群体,因此高校志愿服务是动态发展的。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必须符合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求,其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高校志愿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志愿服务受五方主体关系影响,尤其需要关注高校共青团组织与服务主体单位间的关系,因此服务评价指标设计要以多元互评原则为基础,以提升志愿者参与动机转变、推进其参与深度和能力提升为目的,可建立三个多方互评的评价指标。

一是志愿者与高校共青团组织。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完成服务计划能力、凝聚团队能力、服务热情、服务动机等进行评价;志愿者作为评价主体,对高校共青团组织从活动设计、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团队建设、发掘潜能、利益协调、服务效果、服务对象反馈等进行评价。

二是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志愿者作为评价主体,对服务对象从发展現状、受助原因、配合度、问题困难分析、下一步需求等进行评价;服务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者从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三是服务主体单位与志愿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主体单位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从服务进度控制能力、服务计划完成度、服务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志愿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评价主体,对服务主体单位从配合度、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洪峰,岳威.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5):84

[2] 王赵.高校志愿服务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73

[3] 张芬,张春,王悦舒.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65-67

[4] 王海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J].绿色科技,2018.09

[5] 张网成.规制失效与志愿者中断服务——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J].青年研究,2015.05

[6] 刘鸣筝.青年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青年与共青团工作,2011.05

基金项目: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8JFYB032。

作者简介:凤阳阳(1990- ),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