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2020-08-14张国丽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教育管理高职教育

摘 要: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态势与管理,主要是专职的职业教育、本质的学历教育、专业的职业素养、独立与兼容的教学内容,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双元制与学历等值、专业周边相结合、职教与升学相结合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来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有鉴于此,国际视域下的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应加强顶层设计其国际化体制,协同产教融合“双向”、”多级“管理,终身理念的“双元”育人,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管理;发展战略

在新时期、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创新发展,让高职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找准定位,以创新发展的理念探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特征的新政策、新制度、新标准、新模式和新路径。这一方面将会对于我国目前的人才需求市场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给予极大的满足,而另一方面事实上也要求高职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在国际视域中来思考这个问题,吸收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从而引导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一、中、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比较分析

(一)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

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是一种学院式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集团化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专职的职业教育。我国的高职院校,一直受国家宏观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划,由中央与地方两级共同管理建设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双重管理模式,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相对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来说,主要是专门的高职院校来承当职业教育管理,这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其次是民办职业院校,成为了职业教育最为直接的承担着与教育管理者。

二是本质上的学历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提供职业,只能提供学历,这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奇怪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现象才会导致职业教育的本质蜕变成为了学历教育,即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大专文凭。当然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大学扩招从而导致了学历高消费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形成的。

三是专业的职业素养。我国高职院校的學生培养,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来源是由各自的专业而形成的,即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学习的内容过程与专业密切相关,毕业之后所获得的能力与职业素养由于专业的不同而决定了各自的方向。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管理,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课程,呈现出与我国高职教育管理截然不同的特点。

一是专业与非专业结合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最早进行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有二年制私立大学和职业学校,其他的非专业性机构也提供补充。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种综合教育,它的职能涵盖范围涉及到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如转学、普通教育、补偿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其职业教育主要是物业管理专业,但是又不仅是物业管理一个单一专业,而是涉及物业管理的相关专业,诸如房地产销售,物业设施管理等。

二是双元制与学历教育等值。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发展采取的是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就是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学生通过申请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企业则在学生的申请中选择学生,当两者达成一致之后,学生便获得了高职教育的入学机会。在入学的同时,学生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使得他们对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都有着极为明确的目标。发达国家重视高职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表现便是其与学历教育等值,比如德国在1969年就通过了《职业教育法》,其中明确地规定了德国的职业教育范围所属为德国第三类高等教育,1989年更是规定,当高职学生获得了职业资格之后,其学历与高等专科的毕业证书等值,而且第三类教育得到了国际的承认,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效仿解决了学历问题。我国尽管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学历重视程度却大打折扣。

三是专业与周边相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素质的考量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一致,也是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证书后,标志着其生涯的结束。但内在理念却不同,因其内在理念主要在于职业从事的资格,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尤其是高职学生来说,所看重的是学历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虽然也有着固定的职业门类的选择,但是极为重视相近专业,从而使得其职业范围更大。

四是职教与升学相结合。终身教育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一直体现在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与建构中。将职业教育和升学教育结合起来,这是西方职业教育的又一个特色。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来说,学生在学校进行了高职教育之后,先获得大专学历证书,然后通过考试获得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之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于相关的职业;其次是可以继续学习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像我国这样从这两个途径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就读职业院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其升学机制与转学机制,随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与未来职业和人生的走向。

二、国际视域下的高职教育管理发展方向

(一)顶层设计教育国际化体制

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在于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把高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中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髙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与管理都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基础。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急需一大批能够参与国际技术竞争与合作的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与教育管理,必须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引导其发展,政府提供高職教育发展的大的方向,高职院校自身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特色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与当地的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一定要避免“学校热,而市场冷”的情况的出现,人才市场的需求,是在国际视野全局之中来衡量的,因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所应有的价值,为其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动力。

(二)协同产教融合 “双向”“多级”管理

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产教融合,实施“双向”管理。人才培养依据企业要求共设置三个阶段,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培养方式。第一阶段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第二阶段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第三阶段进入综合实习。第一和第二阶段培养专业能力,第三阶段是人才培养计划的运行,职业素质的融入,实施企业化授课方式,校企积极推行“双班主任制”和“企业学院双向互动”实现原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合理衔接。按照国际员工素质要求,组成校企合作教学团队,采用一体化方式,指导学生按“组织计划—团队合作—成果发布”的企业化工作路径实施教学。结合高职学生管理特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不限于课堂、书本,使学生学习生产过程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以发展学生智力,获得生产技能训练以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有效将两者融合起来。

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产教融合,实施“多级”管理。学院可通过校企高层监控、双班主任、授课教师及班组长实施四级管理机制,保障各项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学院和企业领导参与学生管理,形成校内学生管理梯队,全方位、多层次培育人才,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细致入微,层层落实,贯彻执行。挖掘学生干部潜能,让班级干部投身到日常管理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让管理工作落实到班内各项活动中,实现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保障学生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三)终身理念的“双元”育人

职业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立身之本,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能力,高职教育必须有终身发展的理念。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应该加大相关政策的引导力度,充分调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筹资源,鼓励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共建一批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水平校企实训基地,提升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和育人水平;面向高新产业等技术技能人才急需领域,利用各级各类资源共享,建设一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基地,促进各个社会企业人才资源部门体系跟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习联动在一起,并派遣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前往学校进行现场指导;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更先进的创新实训基地模式的运营,提高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为高职在校生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企业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提供保障和支撑。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管理的完善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相关主体应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精神来推动教育管理的不断完善。牢固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紧随国家和国际的发展战略步伐,有助于学校对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有效把控,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个性化、专业化,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等提供了改进、借鉴的依据,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2]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柯婧秋,王亚南.职业技术教育.2017(36).

[3] 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实践及改革趋势——基于国家百所高职示范校的调查分析[J].莫玉婉.职业技术教育.2017(16).

[4] 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评《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J].孟晴.当代教育科学.2017(03).

[5] 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杨旭辉.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视域下河北省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HB17JY047)

作者简介:张国丽(1979-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教育管理高职教育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