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的困境、诱因及策略
2020-08-14朱静坤
摘 要:文化人才是文化强国之本,文化繁荣之基,文化创新之源,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文章从界定创新力的内涵出发,阐释了文化人才创新力的内涵与价值,探讨了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面临文化创新主体明显滞后、文化创新投入相对不足、文化创新产出比较低下的现实困境,并在洞察其主要诱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文化人才;创新力;困境;诱因
2017年4月,文化部发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对文化人才创新力的培养和扶持。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指向,而提升文化人才的创新力是建设文化创新型国家的当务之急和客观要求。因此,尝试探讨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并在洞察其诱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人才创新力的内涵与价值
创新力是指发现新事物、产生新思想、寻找新方法、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涉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等方面,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文化人才创新力特指文化人才针对文化领域内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并通过创造性劳动产生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方法的能力,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文化人才创新力是文化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创新是文化工作的要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而面对新业态、新领域涌现,原创能力不足,创新人才匮乏,制约着我国文化的发展。文化人才作为文化生产力的主体,只有勇变革、擅创新,才能创造出精品佳作。其次,文化人才创新力是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的重点。2020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估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位居世界14位,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但仍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创新能力不提高,创新成果难产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会愈发艰难。因此,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中,要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原创能力、文化开拓精神的拔尖人才。最后,文化人才创新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要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些需要增强文化创新创造能力,需要创造高质量文化创新成果,更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文化人才。
二、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创新主体明显滞后
当前,我国文化创新主体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端匮乏、结构失衡、供需脱节。首先,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在顶层设计、资金保障等落实不到位,难以培养出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其次,文化创新人才存在门类不齐全、梯次不合理、比例不协调等结构失衡问题。我国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人才不足,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这制约着人才队伍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文化创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大量文化人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人才难获得。
(二)文化创新投入相对不足
近年来,全国文化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相关全会精神,加大文化资金投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据财政部统计,我国文化体育传媒经费投入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当前我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效显著增强,但就文化经费投入与科技经费投入而言,两者在经费支出总量、支出增长率、支出比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可见,我国文化创新投入太低,难以激发文化人才的创新活力,难以产出优秀文化作品。
(三)文化创新产出比较低下
首先,文化人才原创力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着文化创新产出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总体良好,但原创力显得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独创首创的文化产品极少,模仿复制的文化产品占据市场;科技含量低的文化产品泛滥,高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偏少。其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日益成为制约文化创新产出的一大瓶颈。如果文化人才只了解文化发展规律,而不熟悉文化市场经济规则,将导致创新产品难推广,衍生产业难发展,自主品牌难建立。最后,文化人才行政化、官本位的趋势愈演愈烈。大量的文化人才偏重担任行政管理职务,轻视文化创新与创作工作。
三、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困境的诱因
(一)文化人才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首先,文化人才没有真正成为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我国部分负责文化工作的部门并没有将发展文化创新事业摆在应有的位置,存在对文化人才轻视、文化创新投入太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资金投入不足,2016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共计770.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1%,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仅55.74元。其次,文化职业没有真正成为社会最受欢迎的职业。文化人才队伍总体呈现稳定态势,但潜在的职业危机令人担忧。据统计局统计,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如下:制造业高居榜首,共计5068.7万人,建筑业位列第二,共计2796万人,其余依次为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批发和零售业等,文化体育排在末尾,共计149.1万人。
(二)文化人才管理體制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政策保障,是聚合资源、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在文化人才的管理体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问题。
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文化人才培养观念陈旧。有些地区和部门没有认识到文化人才的重要性,没有将文化人才培养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发展的观念、多样化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文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单一。文化人才教育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严重脱节,培养出的文化人才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文化人才评价机制不规范。完整规范的文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构建,人才评估标准不科学、评估主体不中立、评估客体不全面。在严格落实人才评价的有关规定中存在重学历、资历、职务,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没有真正形成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文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制约着文化人才创新力的开发。
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一是激励的方式和模式。当前,我国对文化人才的物质奖励比重过大,精神激励方法有限,导致激励机制后续动力不足,激励效果弱化。二是激励的对象。我国非常重视文化人才个人的产出和效果,忽视了整体的激励,直接影响到整个文化人才队伍创新力的提升。三是激励的透明度和公平。总体而言,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在执行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文化知识产权制度不明确。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已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但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意识依然淡薄,盗版、假冒、复制、模仿等文化侵权行为屡见不鲜,文化知识产权制度运行陷入了一种“高成低就”的困境,完善版权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体制和社会服务体系,依法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文化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刻不容缓。
四、文化人才创新力提升的策略
要提升文化人才的创新力,应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文化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培养模式、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科技融合等方面探索激发文化人才创新活力的新举措、新途径。
(一)加快各类文化人才培养步伐
(1)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
随着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势在必行。发挥政府导向和扶持作用,对高层次领军人才采取特殊政策:一是实施国家“千人计划”文化艺术人才项目、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进一步提高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二是着眼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文化部优秀专家选拔扶持工作,举办高层次文化人才国情研修班,培养文化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
(2)开拓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在文化艺术领域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形成高层次领军人物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对文化重点领域创业创意人才的选拔、培养,组织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优秀学者参加出国访学、短期研修、岗位培训、专题调研、文艺采风等活动,提高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3)培育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人们文化需求日渐多样化多层次,但懂经营、善管理、有创意、会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却严重匮乏,日益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立足于国家文化领域的发展需求,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整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力量,培育和扶持一批了解文化发展规律、擅长市场化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服务文化领域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以振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二)健全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1)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文化人才辈出,拔尖创新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首先,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文化科研项目、重大文化人才计划、重大文化创新引领工程等项目,深化与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理念,建立“人才+项目”产学研合作培养新模式。其次,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
(2)完善文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为此,探讨如何完善文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改进文化人才评价制度。探索提升创新团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多种评价方式,完善绩效评估考核,制定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发挥文化评奖激励作用。专门设立文艺奖项与配套基金,重点奖励在创作、管理、服务、科研、效益上取得重大成绩与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通过对文化人才的褒奖,激发文化人才的内在创新动力。三是对特殊行业、特殊专业、特殊需求的文化人才实行特殊管理,进行特殊补贴。
(3)完善文化人才收益分配机制
收益分配制度直接影响文化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益分配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实行分层分类分配,根据文化人才的年龄、学历、职称、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社会贡献、成果转化等因素综合考虑,把成员分为不同层级,并且不同的层级在基本工资、利润分享、项目经费支持、住房补贴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其次,把文化创新成果的处置权、转化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全面下放给个人,着力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的比例,进而扩大对创新人才的股权、分红激励,切实保障文化人才的收益分配。
(三)完善文化人才发展保障措施
(1)加强文化财政保障
加大文化發展改革的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落实各项财政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健全文化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文化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实现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多元文化投入机制。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文化行政部门要合理确定文化经费投入科目,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为文化人才的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关键演出、著作出版等提供经费支持。三是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文化人才投入体系。
(2)强化知识产权保障
知识产权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需亟待跟进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建设。一是深化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改革,强化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意识,加大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对文化创新发展的驱动作用。二是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文化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切实保护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推进原创文化作品的版权保护,开展文化领域知识产权统计工作,对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确权、登记、评估,保护版权权利人利益。
(四)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1)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离不开战略驱动、环境优化、技术攻关。首先,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文化人才自主创新力。其次,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探索跨部门、跨地区的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机制,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宣传和推广,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新活动。最后,紧紧围绕文化发展实际要求,开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转变文化创作方式,提升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2)促进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顺应国家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力求拓展每项成果在各行各业的服务与应用。一是完善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在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促进文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二是健全文化科技成果统计和成果转化服务制度,落实成果奖励政策,支持开展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宣传、示范、推广和展示活动。三是建设文化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加快多领域产品研发,逐渐构建以重大专项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柏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7:8.习近平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807/c40531-25421812.html
[2] 吳江.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中国行政管理,2011(03):11-16.
[3] 徐平,包路芳.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J].人民论坛,2011(32):22-25.
[4] 李伟.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J].求是,2011(23):21-2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8/content_5171643.ht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7] 钱玉新,吴粉,梁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J].人文天地,2015(08):28-3.
[8] 雒艺甍.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成效显著[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913/c117092-29533259.html
[9] 韩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 设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3(11):76-78.
[10] 朱静坤.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11] 汪勇杰.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涌现与政府引导[D].天津:天津大学,2017.
作者简介:朱静坤(1990.04- ),男,山东菏泽,助教,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