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4王莹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社会的通用语言,已经成为中小学、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高素质者水平的重要体现。英语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现阶段高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差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方法的落后。因此,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需要探索出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对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法;高职;应用

【作者简介】王莹(1987.0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初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业水平不一,尤其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更是存在显著的差异。高职大学英语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够关注,因此多数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跟上教学节奏,基础良好的学生则会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难以进一步提高能力。分层教学法是通过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分析考量后进行划分,从而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 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其认为每个个体都会用独特的方式来发掘自身大脑资源,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强调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智能优势与弱势,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

2. 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理论主要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孔子弟子颜回、子贡、司马牛向孔子问仁时,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仁”进行了不同的解释,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到学生自身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践行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这一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人本主義理论。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于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更加盛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在马斯洛等学者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理论,其在人本主义价值论、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行为与学习是知觉的产物,强调在教学中需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样化发展。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的价值与潜能进行肯定与挖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体,高职学生大多数高考分数不高或是与中职对口招生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等传统方法上,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大部分高职学生难以摆脱应试教育、传统教学理念所带来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主动思考,课后不勤于复习与巩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2. 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对于不同内容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位对于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倘若一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但教学目标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努力学习后仍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很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当前,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所制定的目标对于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而言过高,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在畏难情绪的影响下,课堂参与度不高。

3. 教学考核形式单一。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与效果要求,在教学后如何判定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果教学考核结果不够客观合理,考核方式处理不当,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后续教学的推进。当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仍以传统笔试考核、终结性评价为主,仅有极少数教师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评价学生,英语教学考核形式比较单一。

三、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高职英语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前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习态度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英语基础良好、学习能力与学习自主性较强的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以及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在这三个层次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能力以及思维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在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再次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可酌情将学生调整到更高层次,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是践行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举措。

2.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后,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指导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学习基础良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努力落实全部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以及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对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侧重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基础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落实基础知识观,以学好基础知识、掌握重点词汇与语法为教学目标。

3. 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与人本主义理论,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分化,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优秀学生主动学习、拓展学习,一般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兴趣,学困生激发兴趣、掌握重点词汇等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尽可能给予不同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特别是要照顾英语学困生。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数目或者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例如在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建议与鼓励其使用短句表达;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鼓励其尽可能地使用长句进行表达;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运用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复杂句式进行表达,注意长短句之间的穿插。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使班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也给基础差的学生模仿、学习他人经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课堂与课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4. 对考核评价进行分层。教学考核评价是考察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考核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从而改进教学质量,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形式,在教学考核评价中更重视人文关怀,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加强对学生日常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的关注。在检查学生日常作业时,可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其次,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考核标准进行分层,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学考核应以英语综合能力考察为主,除了期末考试以外,还应该增加英语口语交流、复述等考核形式;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以笔试基础知识考核为主。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笔试或者口语能力测试时,教师还应该对考试的试题进行分层,对于能力較强的学生,试题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大,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中常用而在考纲外的词汇;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则主要以考纲内的词汇以及知识点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的系统性;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考试试题以基础题、模仿题为主。对考试试题难度进行分层可以鼓励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鼓励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理想的成绩,增强其自信心。

四、结语

分层教学法是在因材施教、人本主义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教学新方法,将其引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对分层教学法有足够的认识,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调整考核评价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涂媛媛.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院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0):36-37.

[2]古培红.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 2019(24):108-109.

[3]范晓璐.探究高职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9):208.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