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0-08-14陈桔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

【摘要】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实现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相统一,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目标。同时,基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双语特征,通过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输入、中外文化的对比,引导大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学习西方文化,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在文化对比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青年学子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

【作者简介】陈桔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法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9年度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外语专业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Y-2019CQJGYB-10)和2018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研教改项目“广东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内容设置研究——基于需求分析和学分制的视角”(项目编号:2018CE55),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9年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改革项目(项目编号:NY-2019CQ2KC-06)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实践;新时代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不同课程之中,坚持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教育相统一,有利于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注重“才”,而思想政治关注“德”;“德才兼备”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教书育人”一直是老师们的两大天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两者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教育。

一、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青年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使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教育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不排斥而是主动吸收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最初目的是让青年学生放眼看世界,学习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主要是看重英语的工具性价值。但是随着语言的输入,西方文化也随之而来,西方的价值观也影响着我们的青年学子。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青年学子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学会以批判的思维理性对待西方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为我所用。

新时代大学英语还有更大的使命,那就是把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出去,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也正是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了解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坚持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思维

大学英语课程是对一门外语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播媒介。

通过语言,我们学习了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大学英语教学,自然离不开以英语为媒介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自然科学、人文艺术、技术革命等等取得了杰出成就,西方文化有被神圣化的趋势。而广大青年学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并未完全成熟,判断力还不全面,很容易受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甚至全盤西化都有可能。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批判的思维品质,辩证对待西方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科学引导学生批判地学习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那些积极、乐观、文明、科学、充满正能量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利用,要抛弃那些消极、悲观、愚昧、落后、拜金主义等混淆我们视听的东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大学英语课程中,学习西方文化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并不矛盾。中西文化的平等输入,青年学子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对多元文化有所了解,更加彰显出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学会更加理智地对待中华优秀文化,形成民族文化自觉自信意识,从而自主学习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要用英语对学生进行国际国内时事教育。譬如,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国际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教师可以用英文介绍这些重大时事新闻,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中的重要角色和话语权,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在讲授“Festivals”章节内容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Chinese traditonal festivals)的文化背景,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主要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团圆和谐、尊老爱幼、感恩追思等。讲出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的中国故事,在语言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大学英语课程中,可在教学方法方面让学生主动探索思政元素。如,在讲授“Travelling ”章节内容时,要求学生课前主动搜索自己家乡的旅游文化背景知识,从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传统建筑、自然风光等各方面全面了解自己的家乡,并且做成演讲PPT,在课堂上用英语呈现给大家。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主动接受了各方面的思政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中的Writing教学方面也可以广泛践行思政元素。如,在学习“writing a thank-you letter” 时,一边讲授英文书信的格式和句型,并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充满感恩之情。课后布置学生给自己的同学、父母、老师等写一封感谢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心灵得以感化,懂得感恩回报。

三、结语

“课程思政”改革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两者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教育。随着语言的输入,西方文化也随之而来,西方的价值观也影响着我们的青年学子。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青年学子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学会运用批判的思维,理性对待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那些积极、乐观、文明、科学、充满正能量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利用。青年学子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更加体会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学会更加理智地对待中华优秀文化,形成民族文化自觉自信意识,从而自主学习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2]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 2019(30):108-109.

[3]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4]何丽丽.目标贯通与融合:高职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39-4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