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08-14甘绍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改革被逐步提上日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精讲多练为主。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多加练习。文章积极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通过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微课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3-0023-02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小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设计教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积极思考,有助于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知识,体会数学练习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数学教学的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但小学数学本身抽象性和逻辑性强,学生难以理解,自然就会对其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需要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开展教学,挖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潜力,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简单、生动、具体的数学知识,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小学生一旦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互动频繁,有助于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堂知识多加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在练习中运用拓展,可以掌握数学学习规律,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有些学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而有些学生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才能掌握。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维护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中[2]。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的正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堂上,教师以精讲多练为主,把大多数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消化和吸收。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表现为练习能力的差异,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找到自己学习的版块,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以多练习难度系数大的习题,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可以多练习基础习题,不同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但正是小学数学的逻辑性,小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对小学数学提不起兴趣,缺乏信心。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1.导学案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差,所以在自主预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并提供帮助[3]。利用导学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体现在课前预习的设计上。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教师要十分熟悉课堂教学内容,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课前预习方案,这一方案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具体来说,在“看一看”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搜索圆锥、圆柱图片,图片的搜索应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随后教师将搜索的图片进行归纳整理,便于学生观看和思考,在直观上形成认识;在“想一想”环节,教师要设计填空题,让学生根据之前的记忆来填写,将所看到的概念落实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在“猜一猜”环节,教师需要设置与圆柱、圆锥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经验猜想答案;在“做一做”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前练习,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形成基本印象。通过四个环节的导学方案,小学数学教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了课前预习提升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积极分享、沟通、交流,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对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能为学生学习知识营造平等交流的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4]。如在教学“比例”的内容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进度、性格特征等,这是划分小组的基础;其次,教师在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要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来划分小组,划分小组需要遵循优势互补原则,这样劃分的小组才具有科学性;最后,在小组划分完成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提出问题,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探究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针对“比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货物运输来设计教学案例。如食品生产车间运输货物的货车第一天运了2次土豆,共计20吨;第二天运了4次土豆,共计40吨;提问:运输量与运输次数之间存在多少的比例?这两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关系是什么?小组成员会根据教师抛出的问题积极讨论和作答,在掌握比例概念的基础上,对比例知识进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此外,学生在小组中积极沟通交流,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微课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微课来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让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師要把握课堂讲解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领悟。教师通过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微课教学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教师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直观性的教学[5]。微课教学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多看、多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对称、平移以及旋转”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教师针对图形的对称、平移以及旋转制作相关小视频,在视频中讲解内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以更加直观清晰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4.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境下能受到感染和熏陶,自发地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自主学习思维,从而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外部刺激条件,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感,从而让学生迸发出数学学习的活力,进而直接体现在自主学习行为上。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就能深入学生的心中。如讲解“折线图”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场景。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辅助下,教师展示学生所生活的城市的人均建筑面积统计表,同时又给出折线图,结合二者来向学生提问:“观察建筑面积的变化,哪个图更为清晰?”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结 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精讲多练为主,讲解重难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精讲多练教学方式体现在导学案、小组合作、微课以及创设情境上,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彩园.点燃数学自主学习“引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 2019(15):159.
[2]林来英.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71-72.
[3]戴丽佳.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J].启迪, 2019(4):21-22.
[4]王东如.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材为例[J].试题与研究,2019(24).
[5]林晓翠.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两阶提升法[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2):19-21.
作者简介:甘绍新(1967— ),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