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

2020-08-14陈发达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陈发达

摘 要:青年学生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承担传播主流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本文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特点,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传播渠道、创新教育方式、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等几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引言

青年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任何一个有战略目光的国家都会将发展目光投向青年学生。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不但关乎着个人的发展,还影响着社会的建设情况。这就要求大学生群体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保持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服务社会。因此,只有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提供支撑。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特点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可总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心系社会与祖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梦想奉献自主力量。其中共同梦想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其中不但包含大学生群体的个人理想,还包含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梦想。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梦想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动力,也是学生更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根基,虽然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人理想,但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是所有大学生的共同社会理想。为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与能量,大学生应积极了解我国发展情况,并以包容的眼光看待我国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完成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当前社会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的价值观,其一为以无私奉献和积极向上为主要思想,以集体主义为主要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产生过于重视利益忽视能力的功利性价值观;其三是受西方奔放自由思想影响严重,而产生个人利益优先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就目前大学生群体所展现出的面貌而言,大部分大学生群体都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同时具有一定的奉献意识,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但小部分學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重视物质和过于自私的问题,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习与工作都是为更好的生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过于看重个人利益,这种问题的出现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滑坡,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另外,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中负面言论的影响,产生思想意识的偏差,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怀疑,从而出现政治迷茫的现象。同时部分学生更愿意利用网络语言发表自身观点和看法,凸显自己的个性,对社会主要问题关注较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了解不够深入。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一)促进当代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希望和祖国建设的基础力量,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还未正确树立,在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产生思想困惑,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加强对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做出正确的抉择。因此,院校要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让学生在多元文化和思想碰撞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充实自身思想,实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为之付出努力,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与责任。只有高等院校加强对学生主流思想观念的引导,才能确保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是始终处在正确方向上,并通过自身的不懈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完成重要的跨越。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传授正确思想意识与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利用自身能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具备强劲的青年力量,才能承担起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重任,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果,进而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又前进一步。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策略

(一)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

思想政治课程是积极价值观的重要传播渠道,高校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完成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完成思想与行为的规范。

首先,教师应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扩大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信仰与精神、社会主义信念等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想指引,并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看法与观点,促使正能量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

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大学生处在进入社会之前的过渡时期,其自身情绪容易波动,在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心理困惑与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师应在灌输正确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利用积极疏导的方式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心理与思想问题,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确保大学生群体能够贯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拓宽传播渠道,创新培育方式

除专业课程之外,院校可利用重大节日和事件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利用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印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要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针对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在网络中获取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情况,院校可建立线上平台向大学生传播正确观念和思想,在平台中推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利用网络平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与质量。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校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与教育时,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呼吁学生文明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中不良的信息,以确保学生思想不受侵害,在正确的道路中实现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构建。

(三)形成家庭、院校、社会的教育合力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树立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因素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为更好地完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院校应联合社会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和谐与美好的环境。在社会方面,应挖掘社會中存在的先进人物,并大力宣扬先进人物的事迹,保障正能量在社会中传播,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政治氛围。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还要完成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提供良好的支撑。家庭方面,家长应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掌握学生思想变化和动态,对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为大学生健康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五、结语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指引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品格,支撑青年学生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社会与院校付出更大的努力,将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娜娜.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33):140-141.

[2]沈玉梅.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的四维构建[J/OL].宿州学院学报:1-3[2019-10-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289.Z.20191018.1627.006.html.

[3]闫文静.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10):162-163.

[4]陈心远.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动机制建设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55-57.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