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2020-08-14范苑花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范苑花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将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创业热潮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潜力。而高职院校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知识和资源来开展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值得探究。本文从大数据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来构建大数据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

一、引言

随着电子、通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这些大数据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生活方式。大数据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基于大数据的精确、学习、诊断,提供个性化学习及智能决策支持,可以大大提升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事业,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探究,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且与创新创业相契合的职业能力。

二、大数据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在不断攀升。例如,各大電商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浏览、搜索及购买行为,把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区分,从而实时了解消费者行为,帮助商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的精准性,这非常有利于客户关系的管理。大数据作为信息技术产业与行业融合非常深入,在教育服务领域,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以行业大数据为依托,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大数据能够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还包括一些学习行为的数据,通过分析学习行为和轨迹,能够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大数据还能关注个体微观数据,分析个体学生与课堂状况用于调整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时代为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最后,培养高职学生在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掌握创业机遇的能力,精准创业。

数据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率平均仅2%左右,创新创业教育任重道远[3]。一方面,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双创课程、必修专业、教育方法展开双创教育研究。另一方面,为了培育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来,让自己的项目能真正落实,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目的不是让每个学生都去创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自身职业竞争力。将双创融入专业,打造“双创初识—专创融合—双创实践”三阶递进,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形式[4]。激发学生的双创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植入双创思维。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调整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都为通识课,每个专业都一样。课程的设置没有从各专业学科入手,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不紧密,提供创新创业指导也不准确。其次,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也不充分。大数据背景下,虽然充分使用了智慧职教云课堂里面的教学资源,但是针对创新创业课,主要是一些理论课件和案例,更多的是讲某种技能,缺乏使用该技能分析创业的数据以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缺乏智慧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新创业开展所需的实训实践场所。

(二)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自我雇佣能力。教学人员安于现状,缺乏乐教学、知行业、擅科研、精技能、通市场的双创型师资队伍。甚至有出现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来自于专职辅导员和兼职教师,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仅依赖校内资源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多种社会资源共同支持才能实现。部分高职院校不愿改变现有的教学秩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推行力度不强,同时缺乏配套资金保障。因此,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衔接不紧密,高职学生从知识灌输型向创新技能型的转变不大。

(三)创新创业信息不足,资源整合不合理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创业信息,其中不乏一些行业的咨询、不同类型的产品,甚至是形形色色的各类项目。但是,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是,人们获得的是一些零碎的数据信息,缺少对各种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影响了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学生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并没有大量统计数据作为佐证,同时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及需求缺乏动态跟踪和分析,使得由经验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有较大的偏差,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需要。

四、大数据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一)以专业为依托,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要朝模块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同时要以专业为依托,借鉴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科普、创新创业系统方法论和企业内部升级转型变革模式[5]。同时,也要根据各专业自身发展的情况,积极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创新思维、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主动融入到专业课中,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以及团队协作创业实践。最后,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指导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

(二)丰富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

我们生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无论是国家教育层面,还是高校职责,高校都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支持创业成长。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美国高校以鼓励、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支持高校积极申请专利、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合作,推动高校参与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等为着力点,推动师生创新创业,服务于国家的创新发展[6]。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进行更多的实践锻炼,把创新的项目化案例教学成果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入住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等。

加强双创教师队伍的发展,构建理论型和实践型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可以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兼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双创教师应加强学习,若具备跨学科知识、商业知识背景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是最能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的。同时,双创教师应掌握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采取走出去,到企业参与顶岗实践锻炼,借鉴优秀经验和案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最后,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尽量少讲结论,带着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把教学重点集中在过程、方法上,有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三)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从國外的典型经验看,国外是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协同推进双创教育,协作培养双创人才。高职院校要加快机构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合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仅要整合校内资源,还要依靠企业的支持,从而实现创新创业及成果转化。为此,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搭建综合性的资源平台及服务,从而实现并加速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五、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成效不佳,开展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探究,旨在引导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他们养成潜心钻研、注重细节、踏实专注、严谨执着的精神,以及善于合作、尊师守纪、注重规范创新的工匠精神。这些优秀的特质反映了创新创业者的意志、情感和精神,是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的集中体现,与高职院校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的精神品质相吻合。高职学生领悟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和价值,在毕业以后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或是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都将是终身受益的。

参考文献:

[1]杨舒然,杨洋,包崇许.加拿大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20-126

[2]马红丽.大数据应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信息界,2019(2):24-27.

[3]新华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2020-04-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lh/2019-03/05/c_1124194454.htm.

[4]魏清.大数据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应用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7):202.

[5]隋姗姗,钱凤欢,王树恩.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8(10):105-108

[6]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数据战略[J].职教论坛,2015(2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