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语种编译在拉美华文媒体发挥大作用

2020-08-14王海伶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王海伶

摘 要:华侨华人在中拉关系友好进程中,一直在不同的国家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桥梁作用。尤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和拉美国家高层交往日渐频繁,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带动了华人读者对拉美资讯的需求。但当地华侨华人在资讯获取方面存在不少难题,例如拉美国家多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系国家,当地华侨华人常面临资讯获取的语言障碍;再如拉美与中国距离遥远,中文资讯非常匮乏,有针对性的资讯更是寥寥无几等。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拉美华侨华人现状后,点明了华侨华人对拉美资讯中文信息的需求正不断增长。

关键词:华侨华人读者;新闻资讯编译;小语种编译作用

一、华人读者对拉美资讯需求不断增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中拉友好源远流长。

早在几个世纪前,中拉贸易使者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东西半球的重要贸易通道。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拉双方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牢牢把握共同发展主题,携手努力推动中拉关系取得长足进展。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拉丁美洲已是中国第二大投资目的地,仅次于亚洲,中国是巴西、智利和秘鲁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到2016年,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逾1100亿美元,这些增加大多出现在2012年至2016年。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和拉美国家高层交往日渐频繁,习近平主席在2013至2016年三年多的时间里三次访问拉美,脚步遍及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等国,而随着巴拿马、多米尼加等国与中国建交,拉美地区先后有数十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了中国。高层互访加深了彼此了解,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带动了华人读者对拉美资讯的需求。

华侨华人在中拉关系友好进程中,一直在不同的国家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桥梁作用。公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在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33个国家中,华侨华人总数约有121万人(不包括华裔和混血的中国人)。其中巴西25~28万人,委内瑞拉20万人,巴拿马17万人,阿根廷10万人,秘鲁10万人,墨西哥7万人,厄瓜多尔7万人,哥斯达黎加5万人,苏里南4万人,牙买加2.5万人,多米尼加2万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各2万人,智利、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各1.5万人左右,玻利维亚1万人,圭亚那0.7万人。

然而,当地华侨华人在资讯获取方面存在不少难题。一是拉美国家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受世界主流媒体关注程度不高,国际曝光率不高,英文法文资讯相对较少;二是与中国距离遥远,中文资讯非常匮乏,有针对性的资讯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拉美国家多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系国家,当地华侨华人常面临资讯获取的语言障碍。

针对拉美华侨华人对中文信息的强烈需求,中新社海外中心与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的中文媒体进行合作,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服务当地侨胞、沟通中外关系”为宗旨,加大对拉美地区传播力度。同时根据住在国华文媒体的需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新闻编译(其中既涉及将当地主流媒体的新闻译成中文,又涉及将大中华新闻译成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进而影响当地有影响力的人)。

二、重视新闻资讯编译工作的“四性”

中新社海外中心供拉美华文媒体编译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共编译西语、葡语稿件2527篇,近150万字;2018年,共编译西语、葡语稿件4522篇,达430多万字;2019年,共编译西语、葡语稿件5021篇,500多万字,编译稿件覆盖巴西、秘鲁、智利、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巴拉圭、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阿根廷、古巴、厄瓜多尔、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国家。稿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下工夫。

(一)确保准确性

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对编译工作来说,同样适用。中新社海外中心很多西语、葡语编译稿件为中文全球首发,是当地华侨华人唯一信息来源,影响较大,准确可信是其生命。

例如,《巴拿马总统祝贺习近平连任中国国家主席》《学者:巴拿马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战略核心》《欲加强同中国联系 巴西库亚巴市长同李金章会面》《巴西总统10月24日起访问中国》《首登南美 优步电动自行车服务亮相圣地亚哥》《2020年玻利维亚全国大选将获联合国等机构支持》《2019全球军事实力排名 秘鲁稳居拉美第四》《旅游业外国投资最佳目的地 哥斯达黎加列全球第二》《不止国旗和国歌 哥斯达黎加拟将咖啡定为国家象征》《拉美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巴拉圭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中国比亚迪“元”纯电动SUV巴拉圭开售》《哥伦比亚或为2019年唯一经济增速达3%的拉美国家》等稿件,在编、审、签方面都多次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二)强化时效性

在媒体业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中国与拉美之间存在时差,中新社海外中心编译人员不断提高效率,踩准当地主流媒体报道节拍,及时编译出大量热点新闻稿件。

例如,2018年2月春节期间编译了《巴西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近七成巴西人支持国家对其所在城市安全进行干预》《福布斯公布2018年星级名单 巴西酒店首获五星大奖》《智利成南美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拉美首个,智利拟于三月引入摩拜单车》《哥斯达黎加华人社区欢庆新年》《哥斯达黎加发布首个环境状况官方报告》《哥斯达黎加获准向中国出口猪肉》《简化签证开发线路 巴拿马欲吸引中国游客》等,填满当地读者“胃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三)提高针对性

无论是内容还是受众,编译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发挥好的作用。

一是加强与当地华文媒体编辑部互动,了解当地读者特点和受众需求,从选题上提高针对性。比如2018年3月份的哥斯达黎加大选和4月份的新总统就职,根据当地读者反馈要求,需要提供专题版面,编译人员在提前了解到相关需求后,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全部稿件,如《哥斯达黎加选出“80后”总统》《哥斯达黎加新总统从文艺青年到政治明星的蜕变》《哥斯达黎加新总统任命首位黑人女副总统》等。

二是针对当前中拉交流特点,有针对性提供与中拉相关的新闻资讯进行编译。多年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政治、经贸、文化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促进。针对此类信息,都做了重点编译,如《吸引中国游客,巴西考虑放开对中国游客电子签证》《巴西邮政将设新分拣中心,加快处理来自中国快递》《奇瑞将在巴西推出5款新SUV》《智利拟从中国采购120辆电动公交车》《华为在巴拿马发布新款手机P20》《巴拿马部长前往中国推动旅游及出口领域合作》《首次!秘鲁将在中国高交会设展馆》《把握机遇,秘鲁学者谈“一带一路”倡议》《哥斯达黎加新总统任命首位黑人女副总统》等。

(四)注重服务性

新闻的服务性是指新闻具有的服务受众的功能和特点。国际新闻并非都是天下大事,中新社海外中心针对住在国华侨华人特点,大量选取与当地华人工作、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新闻资讯进行编译,以满足他们对日常生活信息的需求。例如,今年编译了《去年巴西政府向上千中国人发放工作许可》《简化签证流程找新线路,巴拿马盼吸引中国游客》《亚洲至拉美新轮船航线将上线,中国至墨西哥仅16天》《担忧问题肉流入,香港紧跟巴西调查进展》等。

三、小语种编译发挥大作用

(一)满足侨胞对华文资讯的需求,发挥华文媒体凝聚侨心作用

拉美华侨华人与祖国远隔千山万水,中新社海外中心的编译在帮助他们融入驻在地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崛起、爱好和平的中国,感受到祖籍国对他们的重视与牵挂。

很多拉美国家媒体是在中新社的帮助下创立本国首份中文纸媒,中新社海外中心的新闻编译作为其本地信息的唯一来源,一方面满足了华侨华人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华文媒体在当地站稳脚跟,扩大影响。有拉美华文媒体致信中新社表示:当地读者在看到报纸内容丰富、信息有用后,主动要求订阅。

同时,不少拉美新闻也填补了国内相关信息的空白,成为有关方面研究拉美舆情的重要资料。

(二)诸多作品被广泛转载,成为华人了解中拉关系的窗口

中新社为海外华文媒体开创编译业务的初衷,是为解决华文报纸当地新闻稿件匮乏,但因编译内容选题有针对性,为拉美华侨华人读者提供服务性、信息性内容,且很多稿件为中文独家或首发,故编译稿件除在很多拉美国家报纸上落地外,还被很多国内外媒体转载、刊用。

目前,持续关注、经常转载中新社海外中心编译新闻资讯的媒体有巴西华人网、香港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网、参考消息网、环球时报网等。

参考文献:

[1]束长生.巴西华侨华人研究文献综述与人口统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1):30-40.

[2]莫光木.智利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探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1):41-51.

[3]楊发金.拉美华侨华人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