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试验在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的临床价值

2020-08-14伍志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病原菌

伍志通?

【摘要】目的 探讨G试验在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并选取同期7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采取免疫比浊法对G试验浓度进行测定,分析G试验在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侵袭性念珠菌病G试验浓度为73.28(26.35,157.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31例患者培养出白念珠菌43.06%,G试验阳性率为(29/31)93.55%;41例患者为非白念珠菌56.94%,包括:热带念珠菌15例,光滑念珠菌13例,G试验阳性率为82.14%,其他念珠菌13例,G试验阳性率为53.85%。结论 G试验在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阳性率与病原菌类型有关。

【关键词】G试验;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病原菌;诊断价值

念珠菌是十分常见的真菌,正常生理状态下,只寄生于人体口腔,粘膜,皮肤等处,不会出现深部真菌感染,只有人体免疫力低下,菌种失调,生理障碍丧失的情况下,真菌就会引入人体组织器官等,出现侵袭性念珠菌病[1]。临床上,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主要是镜检和组织真菌培养,不过检测时间长,阳性率不高,对患者诊断和治疗造成延误,为进一步探讨G试验在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G试验浓度测定,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均伴有发热,符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排除近期内使用多糖类药物及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30~68岁,平均(45.7±6.3)岁,并选取同期7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30~67岁,平均(45.2±6.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侵袭性念珠菌病

本组患者在没有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前,连续两日抽取两次血液进行G试验检验,操作过程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如果两次结果均为阳性,以首次结果为准,如果两次结果不符,重新抽取样本进行检测,以第三次结果为准。在患者未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前,以无菌的方式采集患者可疑感染标本,血液,引流液,脓液等,接种在血培养瓶内或血平板上,如果有细菌生长,镜检确认真菌后,再接种于真菌显色培养基,温度30℃的情况下培养2~3天,如果没有菌落生长说明阴性,如果有翠绿色菌落生长代表白念珠菌,粉色代表光滑念珠菌,蓝灰色代表热带念珠菌,白色为其他念珠菌。

1.2.2 对照组

均为健康人群,采集一次清晨空腹血进行G试验浓度测定,G试验水平≥10 pg/mL,说明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四分位数M(P25,P75)进行表示,轶和检验,计数资料比率表示,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G试验浓度对比

观察组的G试验浓度为73.28(26.35,157.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念珠菌菌种的分布

72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31例患者培养出白念珠菌43.06%,41例患者为非白念珠菌56.94%,包括:热带念珠菌15例,光滑念珠菌13例,其他念珠菌13例。

2.3 G试验阳性率与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病原菌之间的关系分析

白念珠菌感染组中患者的阳性率为90.32%,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感染组的阳性率82.14%比较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念珠菌感染组的53.85%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显著,x2=12.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上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不断增加,有创导管技术的不断开展,致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不断下降,从而较为容易感染侵袭性真菌,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是ICU及院内感染中主要的源头之一,成为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显示[2],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念珠菌,隐球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80%;目前,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镜检及血培养等,其中血培养为实验室诊断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不仅可明确病原菌,还能够提供诊断依据,不过敏感性比较低,且时间长,无法有效鉴别区分污染菌与定植菌等,影响临床诊断,延误治疗这也是致使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出现高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G试验不仅能够判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同时对于致病菌还是定植菌能够有效进行区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G试验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此结果充分证实了G试验能够判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文献[3]研究显示,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其G试验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及念珠菌黏膜定植人群,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在以往多认为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白念珠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白念珠菌43.06%,非白念珠菌56.94%,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略有出入,不过与中国侵袭性真菌检测网结果基本相符[4],说明,非白念珠菌已经成为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且超过了白念珠菌,考虑可能与大量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有关。本研究显示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率与念珠菌种类有关,白念珠菌患者的G试验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考虑这可能与白念珠菌定植分布广泛及其獨有的入侵机制相关。

综上所述,G试验在侵袭性念珠菌病中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阳性率与病原菌类型有关。

参考文献

[1] 张雨,曾慧慧,温春玲,蔡晓沂,赵 娜,李兴旺.多通道分子信标聚合酶链反应在新生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13(05):382-388.

[2] 王梦旻,陶智,贺伟.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基因突变位点筛查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04):396-398.

[3] 朱丽康.真菌诱发院内感染的检验结果与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7):2377-2378.

[4] 牛淼,易东.2012-2013年院内感染病例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6):94-96.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探析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