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徽州旅游文化的魅力与发展力

2020-08-14王锦坤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徽州魅力文化

王锦坤

摘 要:本文对徽州旅游文化的魅力和发展力进行了分析。古徽州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山水相依的自然风光,回望家园可解乡愁,欣赏三雕艺术品味徽商的遗韵,这些正是徽州旅游文化的魅力与发展力所在。

关键词:徽州;文化;魅力

黄山市是1987年改成现名的,此前为徽州地区,称作“徽州”可以上溯到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传统的徽州作为地理概念,包括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和婺源。汤显祖曾这样评价徽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山川秀美,文化博大精深,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徽州之美,魅力何在?

一、山水相依,风光自然

徽州山岳,主要有黄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名山中“黄白”齐名。“黄”就是黄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白”指齐云山,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徽州的自然风光,特征显著:高台层垒,山水交融,烟雨迷蒙,如诗如画。”[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只要步入黄山,无论地点,无论季节,都会让人悦目赏心。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皖南第三高峰牯牛降,古树参天,花香鸟语,林海茫茫,是华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天然氧吧。

徽州水系众多,大小600多条河流都是外流的,往西流入阊江、乐安江水系,往北经青弋江流入长江水系,往南流入新安江水系。新安江是徽州的母亲河,滋养了徽州人。清人黄仲则诗云:“一滩又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如今置身新安江山水画廊,宛如世外桃源,山川之美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太平湖,生态优美,风光迤逦,碧波荡漾,如同人间仙境。

对山水等自然美的欣赏,《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对此的解释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2]“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美时带有选择性,自然美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道德观念。”[3]在英文中,“自然”(nature)一词也有“本性”之意。在与山水的审美观照中,找到了审美主体心中的对应物,或者某种契合与共鸣。“亲近自然容易使人进入本真的状态,优美幽深的自然山水能够荡涤我们胸中的尘滓。在大自然的熏陶下人可以变得清明平和,悦适宽快。”[4]

二、家园回望,乡愁可解

“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化的见证,是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是说。古老的徽州,至今保留着众多古村落,青砖、黛瓦、马头墙,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中,在乡间田园的点缀里,续写着人们的家园神话。

据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0%”[5],这些数字还在逐年提升。城镇化为现代人带来了物质文化的极大丰盛和诸多的便利,但城镇建设的千城一面,文化同质性突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人们的内心深处希望寻找到世外桃源,寻找诗与远方,甚至想回到曾经的家园,“乡愁”成了城里人,特别是从农村跨入城里一代人的生命回响,怀念过去的日子。徽州就是这么一片天地,工业化不明显,商业化不彻底,农业文明有所保留,农村习俗依然可见。走进徽州,一路前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能让人留住乡愁。在当地名小吃、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找到过去的感觉,眼前的此景与记忆中的场景有了某种契合,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回味无穷。

三、徽商遗韵,时代见证

徽商在前后400余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明代万历时,“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6]。徽州盐商在“乾隆时,他们中有的资本多达1 000万两者”[6],徽商财力雄厚,富可敌国。他们很多人回到家乡买地,投入巨额资金建造园林宅第,在家乡的祠堂、牌坊、书院、文昌阁等公益性建筑上也大量赞助。

“徽州民居是徽州建筑类型中最能反映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类别,徽州民居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因袭了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因素,同时,在明清世风的波及和徽商文化的推动下,又表现出富含徽州地域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态。”[7]留存至今的徽派建筑,民居、祠堂、牌坊、书院、戏台,就像一本本的教科书,留下了特定时代徽商的生命印迹。徽州民居折射徽人的文化价值观,“规范了一套礼制系统和秩序”,“影响了建筑的形态构成”,“重视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尽家庭和宗族的责任”[8],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徽州民居从外部空间来看,在选址、规划、布局的过程中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利用山势、水流的变化,来布局民居建筑。进村一般有水口,这是进村的门户,植有风水林,建有亭台楼阁。水街沿着溪流,民居的布局建设在溪流两岸,小巷延伸,民居在小巷两边。

徽州民居内部空间充分体现徽州人的建筑观念,进门有堂,堂前天井,堂后居室。天井是徽州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元素,可以采光、透氣。有了天井,内外就发生交流,日月星辰、阳光雨露,经过天井都可以进入屋内的世界。天井屋面的坡顶,坡度是向内的,雨水顺着屋面的瓦片流入堂前,寓意“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厅堂主要是徽州人接待宾客和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区域,厅堂的摆设体现出徽商的传统,比如,条几上放置时钟、花瓶、镜子,并且位置很讲究,东瓶西镜,寓意为“终生平静”,折射徽商的期望。堂后的房间一般空间不大,窗子很小,光线比较暗,与徽商崇尚的“暗室生财”观念有关。

四、三雕艺术,精彩绝伦

观摩徽派建筑,“三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是一份珍稀的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积淀。取材于砖块、木料、石料,砖雕、木雕、石雕,加上彩绘,艺术成就突出。明清时期,国家对建筑的形制、规模有严格的规定,徽商不能突破。徽商投入家乡的巨额财富,就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南宋建都杭州,客观上促进了与之比邻而居、有陆水二路相通的徽州的能工巧匠的聚集和水平提升。新安画派、徽州版画、金石篆刻等技艺相互促进,加上徽州文风鼎盛,给徽州“三雕”提供了可能。

徽州的砖雕主要在门楼、门罩、屋顶、雀替等处,砖雕达到技压群芳、出神入化的境界。绩溪县湖村被誉为“中华门楼第一村”,至今保留着20多处门楼砖雕,内容取材多为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佛道人物等。

徽州木雕数量众多,木架构的斗拱、梁枋、斜撑,还有隔扇、勾栏多见,内容有梅兰竹菊等植物和喜鹊、老虎、鹤等动物,还有一些历史戏文故事等。风格大致经历了明代的朴拙到清代的纤巧。歙县呈坎宝纶阁、黟县宏村承志堂、绩溪龙川胡氏宗祠、绩溪湖村章氏宗祠的蟠龙香亭等,都可见徽派木雕的高超技艺。

石雕主要在石坊、石桥、石亭、祠堂和屋宇的基座构件上,代表作如绩溪奕世尚书坊、歙县许国石坊、黟县胡文光刺史坊,都是石雕中的佳作。

彩绘多见于梁枋、门楼、窗楣、墙沿口等,歙县呈坎宝纶阁月梁彩绘、黟县程氏宅月梁彩绘、绩溪湖村章氏宗祠的瑞兽图是彩绘的代表作。

五、美感距离,保留适度

徽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从美学理论来看,具备了审美客体,只是单纯客观的存在物,没有审美主体,对象就不成为审美对象,因此,审美主体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忙碌的人们如何面对徽州存在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效果?

(一)与现实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审美距离说,意思是审美时对象与人的实际厉害关系之间的分离。距离太远,进入不了审美的视域;距离太近,进入了实际的功利化的态度,又被世俗人生的琐事遮蔽。“审美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陶冶和满足的想像空间,这就打破了具体的日常生活强加在个体身上的种种局限”[9],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清代诗人郭六芳《舟还长沙》写道:“侬家家住雨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距离适当,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审美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山水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使它包含某种意蕴。”[10]

对于徽州山水这种自然美的欣赏,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参与,但对于艺术美的欣赏,要求审美主体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欣赏徽州建筑,除了欣赏建筑那种粉墙矗矗、鸳瓦鳞鳞的外在美,还要体会天工人巧、技艺高超之美;欣赏徽州戏剧、徽派版画,需要对艺术有一定的鉴赏力;欣赏徽州的村落,需要对风水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徽商对选址、布局的匠心独运等,要求审美主体在知识结构体系上,具备一些常识和鉴赏能力,才能得到韵外之致,达到审美的自由。

总之,徽州拥有独特的自然美,拥有古老的徽文化,可观可游,这些资源都是旅游者选择徽州作为目的地的魅力所在,也是发展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阅读徽州编委会.阅读徽州[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90.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6.

[4]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

[5]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2-28)[2020-04-15].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6]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7]臧丽娜.美学徽州——徽州建筑艺术解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49.

[8]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82-83.

[9]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0.

[10]葉朗.从武当山到神农架[J].美术,1986(4):16.

猜你喜欢

徽州魅力文化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徽州春雪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徽州绿荫
《东方欲晓》的魅力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