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

2020-08-14赵云鹏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国企党建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赵云鹏

摘 要:当前社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党组织把控全局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进行阐述,阐述了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开展的原则、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的必然性以及深度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国企党建;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当前社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党组织把控全局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开展的原则

(一)人是工作开展的核心

世间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国有企业中,人对党建共建工作的开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国有企业中生产经营的关键。党建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它既可以传达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还可以将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党中央,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经济发展。而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人员才可以实现,必须要依靠人员来落实和执行这些工作,所以说,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需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可以明确自己的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的关系。党中央不断完善对企业的领导,可以让党建工作普及到基层员工中,使得普通员工心中可以树立起党和国家的光辉形象,员工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领导干部要起到模范作用

领导是一个部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拥有正确的领导才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领导在企业必须要起到带头的作用,这样员工才会向自己的上级学习。领导在工作的时候要维护员工,主动保护员工,必须拥有强大的责任感,员工在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在私下对其进行批评,不要在所有人面前点名批评,这样会伤害员工的自尊。领导必须要在廉洁公正、不偏不倚、吃苦耐劳,严格遵循公司内部的规定,为员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让员工树立遵循工作制度的思想意识。同时,领导还需要在生活上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关心,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可以促进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这样员工积极性才会更强烈,将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必然性

(一)深度贯彻党中央的决策

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一切的工作都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国有企业虽然是企业,但是生产經营必须要党中央的领导才可以,要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工作在哪里开展,就要把党建工作开展到哪里,国有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必须要在党中央党建工作的指导下稳步前进,这样才可以有效发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二)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凝聚力

人们有信仰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而作为一个公司员工,只有拥有凝聚力和统一的思想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可以帮助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帮助员工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党建工作可以更好的培养人才、建设队伍、、建设思想、提升能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的企业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加大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国有企业必须要担负起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国有企业必须要有大企业的担当,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可以灵活的转变自身思维,将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组作为企业的目标,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通过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以及组织优势实现。党建工作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追求更好的管理,这样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会得到全面的提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效益不断提升,员工心中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这样员工在工作时候就会有一股自豪感,工作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四)提升企业自律能力

党建工作可以提升员工自律能力,在企业内部宣传党纪国法可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法律素养。员工每天沉浸在党建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接受思想熏陶,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自觉维护党纪国法,进行合法经营。而且国有企业在进行自我约束的时候,还有义务维护市场的秩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承担起自身相应的社会责任,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三、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时出现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做实走深不足

在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没有那么深入,还不够到位。党建工作的很多活动只是一个形式。例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这些学习理论知识和组织生活的活动都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甚至于有的领导只是传达了文件,并没有将会议的思想进行有效的传达,就算是进行思想的传达,也只是复述,并没有针对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任何的想法。党建工作有的时候需进行考核,提供材料,可是有的人就是单纯的收集材料,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的重视。有的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没有能够有效的带动人员,在党建工作开展时候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二)党建共组形式过于陈旧,没有创新

新时代的到来,党建工作的形式也是需要及时更新,跟随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的时候还是采取陈旧的形式,形式非常呆板,内容非常老套,对员工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很多的党建项目朝令夕改,没有办法持久,企业对过往的经验不重视总结,没办法形成指导意见。

(三)党建工作与一线员工距离远

我们党和国家最关心的群体就是基层,是人民群众,在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时候一线员工关乎党建工作的成效。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投身到与客户的沟通上,没有办法长期在公司,他们想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条件,造成党建工作脱离一线员工,一线员工对于党建工作的积极度也不是很高。

四、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措施

(一)拥有相同的目标

拥有相同的目标需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工作类型中寻找两者的相同点,找到两者融合地方向以后就要让其贯彻于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两个方面。而且在还需要认识到两者谁处于一个决定性的地位,在融合时需要清楚的明白“党管一切”,围绕这个原则,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确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经营的开展。可以在企业中开展“党员示范岗”的活动,以这种方式不断激励员工,使得企业形成目标明确,争优创先的局面。

(二)拥有相同的规划

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工作形成一盘棋的局势是为了防治“两张皮”现象,现如今,存在有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貌合神离”的问题,两者只是走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深度融合。相同的规划可以使得两者起到相辅相成的结果,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经营工作,而生产经营工作提升以后,员工就会有强大的凝聚力,这样党建工作自然而然就会更好,开展得更加顺利。假如,生产经营工作遇到了难题,可以从党建工作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党建工作从大局出发,帮助生产经营部门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两者不断磨合,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可以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

(三)国有企业提升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党领导一切,党的思想是几代人的智慧,是时代的结晶。首先,在国有企业必须要积极转变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在平常的生产经营工作中重视党建工作发挥的作用。新时代,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其次,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需要制定完善的經济体系,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提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打下基础。最后,很多的员工认为党建工作没有必要存在,认为企业就是工作的地方,只需要重视效率,这些人完全忽视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所起到的作用,所以说必须要让这些人明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他们关于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党建工作在他们心中的重要程度。重视党建工作以后在工作中才会时刻想到党建工作的内容,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四)使得国有企业员工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指导性作用

想要提升党建工作的高效性就必须要改变党建工作的工作方式。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员工,需要更新思想,不断学习,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的指导性作用。基层群体也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国有企业中需要设立一个基层互动的平台,关注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品牌是一个企业象征,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自身的声誉,还可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党建工作做得好,企业声誉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提升以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也会大力提升,这样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可以深度融合。

(五)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步合力

要不断推动党建工作纵向和横向的密切联系。党组织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全局工作做好谋划。基层的党组织需要加大相互交流的力度,开展联合行动。促进团建、共建,这样员工的凝聚力就可以得以提升,企业的战斗力也会得到提升。还可以展现员工风采,经常联系群众、服务社会,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公司的形象,党建工作带动员工走进基层,可以深入市场,观察市场的需求,进而促进生产经营。

五、结语

简言之,国有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当前大势所趋,我们需要找到阻碍深度融合的原因,并解决,这样才可以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需要围绕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实现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尹元金.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71-74.

[2]谢拥政.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度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2):32-33.

猜你喜欢

国企党建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浅谈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结合的有效途径
浅析党建工作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做法
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税务筹划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