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研究

2020-08-14周利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颜色词对比隐喻

周利

摘 要: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受地理、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除了表达颜色的意义以外,往往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意义。近来众多研究发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基于认知隐喻的相关理论,比较研究“红”在英汉语言中的语义异同,试图揭示语义和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颜色词;红色;隐喻;对比

一、绪论

颜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语言密切相关。美国人类学家Verne F.Ray(1953)提出,每一种色彩系统的目的都是将色彩世界整理有序,从而简化人类对颜色的感知。认知语言学家朗格克(Langacker)认为,与时间域、空间域和情感域一样,颜色域是语言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一方面,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将认知视角应用于前三个领域的研究,而很少关注颜色域的认知研究。另一方面,虽然许多专家在颜色和颜色词方面进行研究,但他们主要集中从不同国家在社会和文化的差异上来研究颜色,或者只是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解释颜色术语的特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颜色词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少,尤其是从隐喻方面。因此,为了去填补认知隐喻在颜色词领域研究的空白,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颜色隐喻的本质,本文将从认知隐喻角度对英汉颜色词“红”做对比研究。

二、文献综述

这一章是对国内外关于隐喻理论和颜色的研究做一个综述,其目的是为研究奠定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和坚固的理论基础。

(一)国外隐喻研究

隐喻研究起源于西方,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隐喻理论的发展来看,传统的隐喻理论有三种,即比较理论、替代理论和互动理论、现代的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就我们的日常概念系统而言,我们都思考和行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性质。隐喻的本质是以另外一种事物来体验和理解其中一类事物。”

(二)国内隐喻研究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的里程碑。陈望道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定义“比喻”:当人们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人们会在心里用另外一个物体来和这个物体进行比较,因为这两个物体有一些相似之处。

束定芳发表了许多有关认知隐喻的书籍和论文。他提出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他以大量的英汉表达为例,探讨了隐喻的类型和特征,归纳出隐喻的许多语义特征。

(三)颜色词“红”的英汉隐喻对比

英汉语中关于红色的语料非常丰富,它们的隐喻根据目标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情感域

第一,表示兴奋的“紅”和“red”:Then his face shining and red.“You do no such thing”,he said./虽然我的眼眶红了,但心里很高兴,这是难得的体验。

第二,表示愤怒的“红”和“red”:The teacher,very red in the face,gave Tom a smack on the……/他一甩胳膊,甩开了她的手,红着脸往外就走。

第三,表示害羞的“红”/“red”:His face turned red./他一和异性说话就脸红心跳。

第四,表示悲伤的“红”/“red”:The Captains land with her eyes red and her face all streaked with tears./想起这些,赵海龙就要眼圈发红。

第五,表示害怕的“red”:Putty-blob of a nose had turned red.For a moment Lea had feared a……

第六,表示尴尬的“红”:乘地铁3角一张票,少一分也不行,索性我们乘上后环城绕上两团兜兜风,坐公共汽车,有时还为5分钱还得满脸通红地给人家售票员解释上半天。

第七,表示嫉妒的“红”:不要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只要看自己钱包里增多了没有。

从上面的例子中,在情感域中,“红色”或“red”可以表达隐喻意义的激动、愤怒、害羞和悲伤。然而,“red”还可以表示恐惧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使用“红”表示尴尬、羞愧和嫉妒的情感。

2.政治域

表示共产主义的“red”和“红”:Cario-is now the most important red bridgehead in Africa. The violence……/接着有是油画系批斗会,根正苗红的女同学指斥她:你为什么要跟他好,不就是为了将来能跟他一起出国,做小汽车吗?

从上面的解释和例子中可以看出来,虽然“red”和“红”被映射在政治域中,但他们在各自的隐喻意义中意思是相反的。

3.灾难域

“red”和“红”在英语和汉语作为血的颜色,使人们想到“生命的液体”。失血可能会导致生命的衰退,所以人们经常把这种颜色与战争、暴力、危险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例如,Blouse was tight-rising,violent red,and her riding skirt was creamy……/战火映红了巴格达夜空。

4.经济域

经济域为汉语中,红色被投射到经济域中多用来表示奖励或利润等积极的含义,如“红利”“分红”等。而英语中则多指经济亏损,如“be in red”表赤字,“go into the red”指负债累累。

(四)英汉隐喻表达异同的原因

相同的原因为颜色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工具,人们身体心理体验的相似之处造成了英汉语中颜色隐喻表达的相似之处。

不同的原因为第一,居住环境和历史差异造成了隐喻表达相异。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说文解字》对“炎”的解释是“火光上也”,火光即与红色紧密联系,中国人崇尚红色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宗教信仰也造成了隐喻表达的差异。中国的佛教历史悠久,出自汉朝班固的《西都赋》中的“红尘”一词就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而西方的基督教影响广泛,所以,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纱是纯洁的象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本颜色词红色的隐喻认知在英汉语言中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存在差异性。它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认知也随着文化、文明的发展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因此在学习颜色的同时,注意到表层指代意义下面的隐喻认知意义对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Berlin,B.and Kay,P.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J].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J].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Lakoff,G.and 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Lakoff, G. and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J].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An.Ortony (ed.),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6]Richard,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7]陳望道.修辞学发凡[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8]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1]许慎.说文解字(现代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9-74.

猜你喜欢

颜色词对比隐喻
《活的隐喻》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中英颜色词涵义异同及其成因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汉颜色词之对比与翻译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