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字文化及其传播

2020-08-14李玉华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传播汉字

李玉华

摘 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传播汉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就汉字的起源及演变、造字法、汉字的特点、意义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汉字教学应用于课堂,传播汉字文化等方面提出个人见解,希望为汉字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播;对外汉语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1],是传播汉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古至今相沿习用从未间断,它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更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你”“我”“他”。我们与众不同的方块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汉语热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而汉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就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汉字的特点、意义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汉字教学应用于课堂,传播汉字文化等方面提出个人见解,希望为汉字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汉字的起源及演变

从古至今,历届学者对汉字起源的探讨众说纷纭。主要的起源说集中于以下几种:结绳记事,契刻说,图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甲子说等。但古籍和后代考证中,比较认可的主要是前五种。

现如今在大陆地区我们使用的是规范的简化汉字,而在港澳台地区主要使用的是繁体字。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是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汉字的特点

(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用义符去直接表示语义,也称义符文字。同为表意文字的还有古埃及文字。表意字具有以下几种特点:表意字有独体字,也有合体字,构成表意字的字符都是义符。表意字的方向位置可用作辅助的表意方式。表意字如果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符构成,则这些字符不分主次,缺一不可,要共同起作用,如“雲”。表意的方式既有直接联系(如“尖”,上小下大,即为尖。如“尘”,小的土即为尘)、间接联系(如“”,用簸箕扔小孩子,引申为今天的“弃”,有抛弃意;“”小孩子大头朝下,从山包上掉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坠”),当然,也有一些是相对无联系的。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无论汉字笔画是多是少,其笔画都写在方块中,这使得词形较短的汉语写下来节省大量篇幅。同时,汉字的辨义能力极强,这也使得汉字具有表音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汉字分化同音词的能力极强

分化同音词不仅加速了使用者的理解速度,也降低了歧义产生的几率。汉字使用几千年并且能够不被其他文字所取代,很大原因也是汉语分化同音词能力强,具有很强的辨义能力。

(四)汉字有超越时空性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方言也独具特色,极为复杂。汉字同语音没有固定的、直接的联系,这也使得不同方言区的人,阅读不同时代的书籍成为可能。也正因为汉字具有超越时空性,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完好的保存,才有机会传承并发展下去。

三、汉字的作用和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所创造的成就,都靠文字记载下来,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瑰宝。

汉字是中国人沟通交流的工具,在普通话普及之前尤为重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漢字文化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字是中国人特有的发明,也曾被韩国、日本、朝鲜、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借用。汉字促进了汉民族文化与周边国家文化的交往,不但有着交流沟通的意义,也在书法、艺术、文学等美学方面发挥着作用。

四、汉字文化的传播

如今,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技能和潮流。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科技日益进步,汉字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从人口迁徙到商业贸易,从信息化时代的大众传媒再到重要的体制教育都是汉字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汉字文化传播可以从国内传播、国际传播两个视角来看。

(一)汉字文化的国内传播

作为一名中国人,写好中国汉字天经地义。将汉字文化传承下去更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变迁,尤其是当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汉字书写方式变得多元化。键盘打字、电子书写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手写,提笔忘字就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象。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科技操控,对汉字及其文化的漠视必然导致不利局面。央视2013年推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就暴露出国人汉字掌握情况令人堪忧。汉字听写大会是新媒体下传承中国汉字文化的一种创新形式。它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汉字使用现状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汉字的理解,更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书写大会”高扬“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宏大主题,让亿万群众深受启迪。在“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巨大反响后,各大卫视也相竞提出类似节目,《汉语演义》《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图书市场汉字文化书籍也逐步走向繁荣,这些推广汉字的举措都将汉字文化推向了高潮,让更多中国人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发扬光大。

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育兴则民族兴。汉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必然不能忽视教育的作用。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现如今学校更注重学生会认读、会拼写,对于汉字的文化层面的探究则十分薄弱。笔者认为中国人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会认、会写常用汉字,还要对汉字追根溯源,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有助于开发我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从教师层面来说,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设法增加汉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教师要严格要求,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督促紧密结合,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希望家长可以督促学生进行书法练习等,以此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从学生角度来讲,掌握更多的汉字文化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二)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

汉字文化在国际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本部分仅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

无论是国内的语文教学还是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诸多年的探索中,笔者发现,相对比语音、词汇、语法而言,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上文已有提及,汉字是表意文字,学习者的母语大多都是表音文字。所以学习者学习上的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字体系存在本质的不同。当然,还有汉字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且笔画繁多等原因。近年来汉语热持续升温,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储备人员,如何克服障碍,做好文字教学,值得我们深思。

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笔者有幸在泰国民教委做过一年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此分享一些笔者的关于汉字教学的方法技巧和教学心得,请读者批评指正。

1.汉字的展示

借助教具来展示汉字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些教具包括板书(把汉字直接写在黑板上)、电子大屏幕(设计一些PPT或者文档、尤其是动画,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卡片(可以是手写或者打印在纸卡上)、实物(如一些零食包装袋、图书、服饰等上边的汉字展示给学生)以及最基本的教材等。

2.汉字的讲解

汉字的讲解会联系到汉字的造字法。因为笔者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泰国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绘画且极具想象力,所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喜好,笔者会尽可能多的介绍象形字,通过展示汉字的图画帮助学生识记。以“日”字为例,古代时“日”写作“”,画出这个汉字的古形,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在日后看见“日”字有关的汉字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太阳,如“晒,晴”等。所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尤为重要。

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选择用彩色的笔或者明显的记号来突出这一笔画,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会意字的讲解笔者借助国内早教使用的“西哈兔趣识字”教具。西哈兔教具是由52个小兔子偏旁,88个胡萝卜字根组成的的奇趣拼插板,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拼插板学习、复习汉字,将学过独体字合成新字等。这一教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课余时间的玩具,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极具趣味性。

形声字的声旁有时和字原本的读音很相似。所以笔者选用让学生猜音的方式,如学过“方”,再学习“房、防、仿、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测生词的读音,学生猜测各种声调,这样在学习生词的同时也练习了学生的发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通过形旁猜音,学生的错误率会大大降低,恰逢其时的夸奖也会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3.汉字的操练

操练方式笔者主要选取以下几种。一是字帖描红。在国外教学中,笔者习惯性采用描红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汉字。先描红,再临摹。描红可以使学生写出端正的方块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笔画所在的位置,长短以及力度。描摹后,学生再在统一发配的米字格练习本中书写。这样的操练方式不仅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認知印象,更提升了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二是识字卡片。这一部分笔者通常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通过生词卡片快闪检验学生对生词的熟练程度。最先回答出的小组获得一分,分数领先者的小组胜利。三是组织汉字竞赛。在任教过程中,笔者组织过硬笔书法大赛和汉字听写大赛,参赛者是泰国素林府三所民教委的小学生,学生水平是初级。通过激烈赛制层层选拔,获胜者会获得奖状、奖杯及中国汉字特色教具一套。这两场比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并非华校,学生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只夺取两枚银牌。虽然没能摘得桂冠,但通过比赛,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获胜的决心都大大增强,为日后的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还有很多比赛形式,如汉字输入大赛,汉字组合大赛,汉字文化讲解大赛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

五、结语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得以延续,汉字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唯一延绵不断的古代文明的传承工具,汉字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在汉字中,我们洞古阅今,在汉字中,我们重拾自信,在汉字中,我们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略到我们不曾发觉到的中国美。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笔者定肩负使命,尽自己绵薄之力,推广中国汉字文化,为汉语之花盛开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柏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8.

[2]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温馨,邸宏香.正视汉字书写 弘扬传统文化——以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例[J].大学语文建设,2019(18).

[4]田涛,白俊骞.汉字起源研究述评[J].铜仁学院学报,2016,018(002):167-169.

[5]周有光.汉字文化向邻国的传播[J].教师博览,2000(5):45.

[6]张羽洁.汉字文化融入对外汉字教学的探讨[J].广东蚕业,2018,52(10):94-95.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传播汉字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