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山地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8-14李从艺张立琼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立体绿化对策建议重庆

李从艺 张立琼

摘   要   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受自然地形条件制约,城市绿化用地紧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立体绿化在不直接占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能提高城市绿量,还能更好地契合重庆山地城市的空间特征,突出山城特色。通过对重庆市立体绿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存在政策法规支撑不足、规划统筹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山地城市的立体绿化推广对策:政策支持,制度创新;摸清家底,规划引领;特色发展,树立品牌;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关键词   山地城市;立体绿化;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9.010

在生態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积极发展城市立体绿化,扩展城市绿化空间,是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重庆城市中各类用地的紧张形势,推广立体绿化,对于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生态城市、助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庆市立体绿化推广现状

重庆市立体绿化推广发展经历了借鉴突破、试点研究、示范扩大、宣传推进、法规标准跟进等过程。总体来看,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立体绿化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在全社会中广泛宣传立体绿化的意义和效果,推广立体绿化技术,营造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氛围。

1.1 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指导立体绿化发展

2018—2019年,重庆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管理“七大工程”重点工作的通知》《主城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利用城市商圈、重要交通节点、人行天桥、坡地堡坎崖壁等实施城市立体绿化,增加城市绿量,修复城市生态,打造特色突出的重庆三维立体绿化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和生活品质。

1.2 修订绿化条例,增加开展立体绿化相关规定

新修订的《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3月起施行。《条例》增加了开展立体绿化的相关规定,明确实施立体绿化的重点载体和条件,明确新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立体绿化,可以按照比例折算为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地面积,并鼓励在办公楼、居民住宅楼等建筑上实施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建设。

1.3 制定相关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屋顶绿化奖励措施

《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渝园林发〔2004〕181号)允许在旧城改造建设中确因条件限制,配套绿地指标不足需进行集中绿化的项目,用屋顶绿化面积按一定比例冲抵集中绿化面积。重庆市部分区县还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立体绿化。例如,渝中区2016年出台《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社会绿化奖励办法的通知》(渝中府办

〔2016〕129号),规定对居住小区、商业楼宇等非公用建筑实施屋顶绿化的单位或个人实行差额建设奖励。

1.4 出台技术标准规范立体绿化建设

积极推进地方标准规范指导立体绿化建设,已出台了《重庆市立体绿化技术规范》《重庆市立体绿化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在编《重庆市立体绿化技术导则》(详见表1)。

1.5 舆论推广宣传,推进屋顶绿化建设

近年来,重庆市城管局会同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利用中国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创建园林城市等重要时机,组织开展绿化评选、送植物进社区、园林专题活动周等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立体绿化的宣传力度与影响力。2016年3月,渝中区开展“最美屋顶绿化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以“共创绿色屋顶,建设生态家园”为主题,市民参与积极,社会反响热烈,对屋顶绿化的建设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 重庆市立体绿化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法规上,具体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重庆市已经立法推进立体绿化建设,出台相应的建设管理办法、技术标准,但尚存在政策覆盖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

2.2 保障制度上,推进方案尚不明确

缺乏明确的立体绿化管理部门带头做好立体绿化的推进工作,缺少全市性的立体绿化推广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常态化、精细化分工制度尚未形成。

2.3 系统规划上,统筹整合规划欠缺

目前重庆立体绿化的建设方式在空间规划上尚未形成共识,立体绿化建设往往规模较小、分布零散、自发形成,没有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及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缺少统筹的专项规划指引。

2.4 特色体现上,典型示范项目作用不明显

目前建设模式主要是通过单个项目的散点式推动,未能形成具有整体规模效应的、各类立体绿化综合成片的示范性、精品化项目,发展模式亟需从单体项目探索向示范站、示范片区转变。

2.5 宣传引导上,公众参与度需进一步提高

在舆论宣传上,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推广机制,缺乏对市民的科学指导,公众认知度不高,社会参与度较低。

3 山地城市重庆立体绿化推广建议

3.1 政策支持,制度创新

3.1.1 完善立体绿化政策法规

逐步建立完善的立体绿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立体绿化的指导工作,为立体绿化的推广提供政策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1]。

在推进建设方面,建议出台《重庆主城区立体绿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强制实施立体绿化的范围。规范管理方面,建议制订《重庆市立体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立体绿化养护监管办法》,制订细致详细的管理规定和管理流程。奖励政策方面,建议补充完善墙体绿化的折算计算标准,补充养护经费补贴标准,补充完善对立体绿化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等其他鼓励性措施。

立体绿化技术标准是立体绿化项目实施过程中规范操作的规程准则,建议尽快制订《立体绿化技术导则》《立体绿化建设与管养计费标准》《立体绿化建设和养护技术规程》,明确各类立体绿化所适用的具体条件,进一步总结强调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基本要求,更好地引导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此外,还应完善对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要求、规范的安全监测、竣工验收程序等,强调精细化的建设后管理维护。

3.1.2 建立立体绿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起管养的精细化程度,应结合实际,构建重庆市立体绿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立体绿化推进指挥部”作为市级组织协调机构,强化立体绿化工作“市、区”联动机制,明确各区政府及建设、规划、水务等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协助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完成立體绿化规划建设、安全监管等任务。同时,市级政府每年召开立体绿化现场办公会,进行经验交流,研究并协调解决全市绿化工作中的问题,加快工作推进,确保立体绿化中各地区管护的实施进度、养护成效一致。

3.2 摸清家底,规划引领

3.2.1 组织立体绿化调研,搭建立体绿化数据库

在编制立体绿化专项规划之前应组织立体绿化现状调研工作,摸清重庆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调研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与覆盖度关系到后期立体绿化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还有利于规划实施阶段形成能够实现快速索引、筛选属性特征的立体绿化建设数据库,因此开展立体绿化现状调研工作尤为重要。立体绿化调研技术路线详见图1。

3.2.2 科学制定立体绿化规划发展目标和指标

根据各区立体绿化的实际建设水平和发展阶段,结合立体绿化调研形成的立体绿化数据库,对城市现有用地进行立体绿化发展进行预测[2]。还应结合城市热岛研究,对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生态网络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精准识别当前城市绿化资源相对匮乏区域、具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的城市绿地和具有生态廊道功能的区域,以及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突出而亟需通过立体绿化建设增加绿量的重点区域。在此基础上,预测立体绿化潜力水平,提出重庆市主城区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目标。立体绿化专项规划技术路线详见图2。

3.2.3 引导立体绿化与其他绿化共建完整的城市生态、

游憩体系

在城市立体绿化总体规划层面统筹考虑,将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有机结合,形成互补、互动的城市绿化系统,共同构建多维度的山城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山城绿化生态景观体系构建框架见图3)。同时还可以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屋顶花园等组成的游憩目的地和由绿道、山城步道等慢行系统组成的游憩通廊共同构建山城绿色游憩体系[3](山城绿色游憩体系构建框架见图4)。

3.3 特色发展,树立品牌

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受到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在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高切坡、高架桥、堡坎、挡墙、山体崖壁等竖向空间,建议结合《主城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开展重庆主城区立体绿化特色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对这些区域进行立体绿化改造,可以转劣势为优势,建立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立体绿化网络体系[4],展现特色鲜明的山城地域风貌,在全国的城市基础建设中形成独树一帜的绿化风格。同时应充分挖掘巴渝文化、陪都文化等多种地方特色文化,结合文化设施、门户节点,将文化要素、巴渝园林景观充分融入到城市立体绿化中。

3.4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立体绿化建设,街道社区、乡镇村庄、公园、学校或其他基层单位可集成辖区内生态资源,充分利用公园绿地附属空间和疏解腾退出来的公共场所,搭建“园艺驿站”生态实践平台,用于组织开展公益性生态文化宣传、园艺技能培训和园艺生活交流等活动,潜移默化地促进市民的生活方式向绿色生态转变,深入了解立体绿化,掌握家庭立体绿化养护技能,促进全民共建。应鼓励市民进行“中小型”“微小型”立体绿化建设,提倡屋顶绿化,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提升游憩空间的使用效率[5]。建议对城市生态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立体绿化建设项目给予养护补贴。

4 结语

根据当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笔者深入分析了重庆市立体绿化推广现状及问题,提出山地城市重庆立体绿化推广的建议。在今后一个发展时期应用好立体绿化相关政策,整合立体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时总结国内外立体绿化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着力从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养护管理等环节规范立体绿化。相信通过多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立体绿化必将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生活品质,推动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丽莉.北京城市立体绿化现状及技术对策[J].北京园林,2002(3):16-22.

[2] 许恩珠,李莉,陈辉,等.立体绿化助力高密度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上海立体绿化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研究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8(1):67-72.

[3] 陈柳新,唐豪,刘德荣.对高密度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思考——以深圳为例[J].广东园林,2017(6):86-90.

[4] 刘光卫,刘映芳.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0(6):32-35.

[5] 覃洪.城市立体绿化建设初探——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1(6):76-77.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立体绿化对策建议重庆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