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Excel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4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图表驱动案例

任 燕

(遵义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一直以来,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中,Excel是学生反映问题多、理解难、操作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公式和函数的理解与应用,更加难以掌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Excel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1 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已经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让学习者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

Excel的教学内容分为4个模块:工作表、计算、图表以及数据管理。因此,笔者设计了4个案例,每个案例在讲解时会先给学生展示案例效果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进而引出每节课的主题。

1.1 案例1:工作表的创建、编辑、格式化等操作

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在案例1中,学生要创建一张工作表,就需要先了解Excel的工作界面,尤其要知道工作薄、工作表和单元格之间的关系,工作表的创建如图1所示。此外,要求学生掌握数据有效性、行与列的添加删除、数据系列的填充、合并单元格、工作表的重命名、工作表的添加与删除、工作表的复制与移动、各种格式的设置以及条件格式的设计等操作,如图2所示。

1.2 案例2: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案例选取时要注意延续性和连贯性。案例2中的原始数据来自学生上一案例的操作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此案例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自定义公式的创建及几个常用函数的使用外,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用函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理解了MAX函数可以用来计算最高分、IF函数可以用来计算学生成绩的等次、RANK函数可以用来根据学生成绩计算学生的名次、COUNT函数可以用来计算某科目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等;还知道了有些函数可以和条件函数合起来构成新的函数,例如,COUNT和IF构成了COUNTIF,AVERAGE和IF构成了AVERAGEIF,SUM和IF构成了SUMIF等,用以实现带条件的某种计算。也让学生理解了通过Excel函数对话框学习不常用的函数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图1 工作表的创建

图2 工作表的编辑、格式化等

图3 工作表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1.3 案例3:图表设计

案例选取时要注意由简到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案例3中,先让学生利用表格中的单行数据来创建图表,由此让学生理解图表创建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数据,也用易错的例题让学生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表格中的单列数据来创建图表,就更能分清系列产生在行、系列产生在列的区别。最后,利用表格中多行多列数据创建图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表创建的三步曲,即数据的选取、图表类型的选择和图表的格式设置。

1.4 案例4:数据管理

案例选取时要注意实用性。在案例4中,通过学生成绩表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及创建数据透视表等操作的练习(见图4),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Excel中如何对数据进行各种管理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图4 数据管理操作中的分类汇总

2 综合训练中引入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一次综合训练的机会。首先,会给学生布置一个Excel的综合任务,每个学生的任务有可能不一样,但都涵盖了Excel的4项教学内容;其次,学生通过对所提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步骤,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还把知识运用到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综合处理及设计能力[3]。

3 结语

实践证明,在Excel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了学生觉得Excel学习难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图表驱动案例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