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8-13胡良斌高丽娟李必文唐德文郑小倩
胡良斌 高丽娟 李必文 唐德文 郑小倩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134
摘 要 为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南华大学通过地方搭台、产业出题、政产学研用联动,依托高校人才优势,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立创新研究院,探求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工科;工程教育;校企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1-0134-02
1 引言
当今时代,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联袂而至,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从基础支撑转变为支撑引领并重,高等教育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和牵引动力[1]。在2019年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指出: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应精准把握高等教育“识变、应变、求变”的发展大势,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以新工科引领高等教育,以统筹、协调、融合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使得现代工程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超越现有的工程解决方法和标准、单一的学科知识领域甚至技术范畴,这就需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补足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短板[2-3],
进一步强化多学科融合的科学探索与卓越人才培养。
2 实施新工科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高等教育培养规模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部要求高校创新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提出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新工科专业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4-5]。如何创新以及如何真正在具体的培养实践中体现出创新,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教育部对高校提出明确要求:以新工科理念为先导,凝聚更多共识;以需求为牵引,开展多样化探索;以项目群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以统筹内外资源为途径,加大项目支持[6]。《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進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3 校企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校企产教协同培养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需求信息、政策支持和财政资源,是高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培养模式[7-8],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南华大学以创新研究院为基础的校企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产教融合为途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南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鼓励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积极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各方责任权利;明确大学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实践质量。
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南华大学建立创新研究院,通过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如图1所示,南华大学将以创新研究院为载体,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有效途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积极拓展校政、校企横向合作空间,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能力校企产教协同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4 实践探索“三基地一窗口”校企产教融合模式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为了推进新工科建设,南华大学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校友资源为依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探索校企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分别成立长三角研究院(诸暨)、上虞区创新研究院、东莞协同创新研究院、长沙创新研究院。同时,东莞协同创新研究院根据高校学科特色及东莞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节能与环保新材料创新中心、高性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六大创新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地方搭台、产业出题、政产学研用联动,依托高校人才和平台优势,进一步优化和集聚创新要素,吸引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将创新研究院打造成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实践与就业重要基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窗口,即“三基地一窗口”。
5 结语
在新工科实施背景下,以创新研究院为依托,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探索构建一个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产教融合为途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南华特色的校企产教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针对校企产教协同育人体系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企业技术需求与人才培养体系对接机制、实验室建设与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1-4,15.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26-35.
[3]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4]陆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5):38-41.
[5]王孙禺,赵自强,雷环.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4-22.
[6]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7]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等.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7-30.
[8]刘献君,张晓明,贾永堂.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