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对策思考
2020-08-13许海燕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098
摘 要 从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发展观入手,通过对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现状的分析,提出多途径发展言语语言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多学科整合实施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及多模式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等策略,促进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事业发展。
关键词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
中图分类号:G7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3-0098-03
1 前言
近些年来,医教结合理念在特殊教育学校迅猛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也愈加重视与医学相关的康复内容。由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沟通与交往训练、情绪与行为训练四大模块构成的康复训练课程,在2016年版教育部制定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与其他学科课程并列同存[1]。其中,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训练的关键在于其言语语言能力的发展。然而长期以学科教学为重心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已经造成特殊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始终处于低效能状态。
本研究通过分析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对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发展提出思考,为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提供帮助。
2 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发展观
朴永馨教授在《特殊教育辞典》中对特殊儿童的解释有两种:
1)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
2)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2]。
特殊学校是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形式之一,招生对象是身心发展有较严重缺陷的学生[3]。显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特殊儿童第二种解释中的残疾儿童居多。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除了对教育的需求,还非常需要与医学相关的康复元素的参与,帮助他们顺利接受学校的学习环境,发展他们的功能性社会适应技能,适应学校生活,真正从学校教育中获得效益。
事实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教育法律中,作为特殊教育组成部分的“相关服务”受到高度关注。可见,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发展观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必然。
3 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教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存在的问题
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需求大,康复实施不均衡 研究表明,特殊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语言问题,无论是何种障碍类别,还是哪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儿童,言语语言问题都是最重要的伴随障碍之一。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接受言语语言康复的需求很大。但是,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言语语言康复的年级主要集中于学前儿童与低年级学生,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较少开展言语语言康复,康复训练的覆盖面呈不均衡态势。
专职言语语言康复教师严重缺乏,专业能力水平低 由
于我国言语语言治疗专业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稍晚,造成专业人才十分不足,当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言语语言康复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言语语言康复师、学科教师兼任,外单位人员兼职等构成。其中,校内学科教师兼任是重要形式,特别是以语文学科教师兼任为主流,专职言语语言康复师在少数学校开始出现。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多以短期培训为主要途径,其专业能力水平普遍不高。
言语语言康复途径单一,康复满意度低 由于过度重视医院治疗模式,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越来越强调独立设置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课程的重要性,试图努力从传统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分离出来,而且普遍缺乏在其他学科中渗透性发展特殊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意识,造成特殊儿童言语语言的发展不能在自然情境中形成,学不能致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4 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教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策略
多途径发展言语语言康复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执行听语专业资格证照制度的众多国家里,言语语言治疗工作者需要通过本科或硕士听语专业3~4年的学习,其中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均需达到一定的学时数,再经过相应机构组织的统一资格考试后,获得听语专业证照才可以从事该项工作[4],其工作内容不是经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能学习的。因此,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专职言语语言康复教师的专业培养,是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发展需求。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可通过集中式的理论培训、导师跟踪的现场指导方式、同行之间的教学研讨等几个途径,有效发展康复教师的专业能力。
1)集中式理论培训,即采用集中制授课方式,由行业内专业人员有计划、有顺序地对康复教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言语语言康复知识培训。言语语言康复涉及解剖生理学、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相关专业知识,集中式理论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康复教师深入透彻地理解专业知识,从而为言语语言康复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2)导师跟踪指导,即选择已经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言语语言康复师为教学导师,走进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示范、点评等方式提供一对一跟踪指导。言语语言康复是一种临床服务,开展专业导师跟踪的现场指导方式能够全面规范康复教师言语语言功能评量、诊断与训练等专业技能,帮助康复教师掌握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同行之间的教学研讨,即由学校或其他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康复教师围绕言语语言康复专题开展教学研讨,或有规模地组织优质课堂进行教学展示等教研活动,可以促进康复教师对康复教学进行教学反思与创新,从而助推康复教师专業水平的再次提升。
多学科整合实施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因“医”的深入,特殊教育学校的言语语言康复反而忽视了学科教学在言语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此外,正常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获得也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实践应用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将言语语言康复训练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是特殊教育学校实施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重要途径。
1)言语语言康复与语文学科整合。言语语言康复包括言语矫治与语言教育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于语音清晰度、发声质量与表达流畅度等不足的治疗,后者更注重词汇、语法及语用等语言学知识的学习。这些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而且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多以生活中的语文为主要学习内容,教学的主题也通常来源于日常生活,特别有利于学生将课上學习的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泛化。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言语语言的能力,也能使原本枯燥的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变得鲜活,让学生在应用的模式下、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言语语言康复训练,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学以致用[5]。
2)言语语言康复与其他学科整合。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社会交往说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的、语言的、认知的以及生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互为因果。因此,言语语言康复除了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还需要与其他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整合。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中画语言,在音乐课里唱语言,在体育课上运动语言……将特殊儿童需要发展的言语语言内容构建成一个个日常生活中的主题,结合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进行渗透性教学,从而强化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技能。
多模式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专职言语语言康复教师严重不足,个别训练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对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需求。将集体课、小组课和个训课相组合,能够有效地提升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课的数量和质量。
1)个别训练。无论是特殊儿童因个体的障碍类别、障碍程度等不同而实施的差异性教学,还是医学治疗模式,都强调个别化教学的重要性。如今,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已经成为满足特殊儿童特殊需要的一种成熟而有效的训练方式,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障碍学生各种功能领域的康复训练中。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可以通过个别训练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语语言能力的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弥补个案的不足、增强康复的效果。
2)集体教学。特殊教育学校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同伴间的互动与榜样学习,从学生能力基础出发,按照言语语言发展顺序,将言语语言康复的内容与目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课教学活动,明确康复方向,创新康复方法。同时,通过这样的集体课,进行最大范围受益的康复训练,让更多的特殊儿童享受医教结合的康复和教育。
3)小组课。研究发现,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与一对一的个别训练是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主要形式,而2~3人的小组课教学形式很少被采用。虽然个别训练与集体教学在康复教学中拥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当下特殊教育学校中,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遗存一定的局限性:个别训练需要有数量充足的康复教师来满足一对一的师资需求,集体课教学又很难满足特殊儿童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对集体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能力极弱的学生在集体教学中均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然而,根据评估结果,把发展能力在同一层次的学生选择2~3人为一个学习小组,采用组别教学,恰能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
5 结语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不是对医疗体系医学康复的简单引进或抄袭,而应该充分结合多年来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中取得的成功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地介入医学的技术与方法,从而让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更顺利、更有成效,让特殊儿童发展得更健康。
参考文献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205-218.
[2]朴永馨,顾定倩,邓猛.特殊教育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
[3]朴永馨,顾定倩,邓猛.特殊教育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42.
[4]许海燕.台湾听语专业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6):408-411.
[5]王曙光.《言语康复与沟通训练》整合式课程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0(1):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