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分析与实施策略研究
2017-03-31苏新生
苏新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加深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认识和了解,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三个层面入手针对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始终遵循针对性的基本原则、遵循健身性的基本原则和遵循益智性的基本原则等实施策略,以期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体育教学 影响分析 实施策略
体育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多是身心具有不同程度缺陷的学生,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相较于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为了加深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认识和了解,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
在探讨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时,主要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三个层面入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首先是生理层面的影响。康复健身等生理层面的影响是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最为直接的作用之一。特别是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发展的可塑性非常大,即使是身体的残疾部位也多处于没有完全定型的时期,甚至还存在转化的可能。因此,如果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设置合理的运动负荷和运动量,往往能够有效的改善或者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生理层面的康复。
其次是心理层面的影响。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学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调动多个感官进行工作,例如: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平衡觉等等,而不同感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感觉信息也会源源不断的传输到学生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从而起到刺激和活化大脑细胞、改善学生大脑供氧量的效果,让学生的头脑更为清醒,思维更为敏捷;二是,体育教学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发展。契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并通过在体育运动中的成功逐渐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使得自己的自信心不断增强。
最后是社会适应层面的影响。体育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社会适应层面的影响一方面在于体育运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沟通与交流等等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属于对学生社会适应层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扩大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之中,属于对学生社会适应层面的间接影响。
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为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根据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需求,特提出了如下几点相关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注意始终遵循针对性的基本原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而言,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与普通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区别,也是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身心缺陷存在一定的区别,例如: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等。所以,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在针对不同身心缺陷的学生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也要注意根据其实际的身心状况和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其次,要注意始终坚持健身性的基本原则。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康复健身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身心障碍方面的问题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机体活动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水平,为学生的缺陷补偿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注意始终坚持和贯彻健身性的基本原则,将学生各项身体机能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最后,要注意始终坚持益智性的基本原则。为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始终坚持益智性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能够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方式的合理設计,尽量多的调动学生不同感官在活动中的参与,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水平、记忆力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等等;二是,要注意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并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切身体验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智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融合教育视野下中捷普通中小学对特殊需要儿童体育教育支持的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06.
[2] 黄芳.浅谈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