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喷淋压力对聚氨酯燃烧的抑制作用研究
2020-08-13康铭洋赵恒泽杨云杰
康铭洋 赵恒泽 杨云杰
摘要:聚氨酯主要分为硬质聚氨酯(RPU)和聚氨酯软泡(FPU),其具有较强的火灾危险性,前者主要应用于外墙保温领域,后者广泛使用于各种家具。本文主要采用水喷淋对FPU和RPU燃烧进行灭火实验,来研究喷淋压力对平均火焰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施加水喷淋后,平均火焰高度迅速降低;增加喷淋压力能有效抑制聚氨酯材料燃烧,喷淋压力为0.3MPa时抑制作用达到顶峰,再增加喷淋压力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水喷淋;聚氨酯;火焰高度
聚氨酯材料(PU)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是一种化学合成聚合物,通常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得到。本文选用的燃烧材料是聚氨酯的两种不同品种:聚氨酯软泡(FPU)与硬质聚氨酯(RPU),前者广泛使用于各种家具,当发生燃烧后,会融化形成流体,引发池火灾,并且由于其流动特性,火灾的可控性很差;后者主要应用于外墙保温领域,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RPU)因其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优越且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但其含有大量的易燃片段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在高温下会急剧分解为可燃气体使其燃烧蔓延速度极快,形成立体燃烧。两种材料均易燃烧并产生大量CO和HCN等有毒烟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一、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一)实验材料及过程
本实验采用高50cm,宽10cm,厚2cm的FPU与RPU板,两边包裹上锡箔纸(为了防止火焰烧到石膏板影响数据分析)分别放置在一块带有同样大小凹槽的石膏板上进行实验。
CO、HCN浓度传感器(CLE-0052-400)(CLE-0731-400)置于距离材料底部约100cm处,在距离材料水平15cm处放置辐射热流量计,水喷淋所用喷头安放在距离物体表面水平约70cm,距离地面垂直120cm处,角度为50°,如图 1所示。
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点燃条件,采用了用于引燃竖直壁面可燃材料的线性点火源,以高纯度丙烷气作为燃料,丙烷气体流量为250ml/min。此外,实验全程通过索尼数码相机(25帧/秒)进行全程录制。
利用点火装置从底部将两种聚氨酯材料点燃,这时开始计时,燃烧至十分钟时开启水喷淋装置,直至将火焰完全熄灭为止。分别改变喷淋压力为0MPa、0.1MPa、0.2MPa、0.3MPa、0.4MPa,进行实验。其中,不同压力对应的体积流率和喷淋流量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
对于摄像机采集到的火焰视频数据,利用MATLAB图像数据处理技术,从视频中读取每一帧的火焰燃烧图像,利用rgb2gray函数将RGB图像转换得到灰值图,同时剪出目标区域图像,对其进行滤波处理,使滤波后图像边界更清晰,再对其图像矩阵寻找火焰最高点,最后通过比例尺转换的方法得到火焰的实际高度,并作图 2。
二、不同喷淋压力对平均火焰高度的影响
图2a为FPU材料被喷淋压力分别为0MPa、0.1MPa、0.2MPa、0.3MPa、0.4MPa的水抑制时的平均火焰高度,可以明显观测到施加水喷淋后,平均火焰高度迅速降低。随着喷淋压力的增加,同一时刻FPU平均火焰高度逐渐降低,喷淋压力为0.3MPa、0.4MPa时喷淋抑制效果变化不大。图2b为RPU材料被喷淋压力分别为0MPa、0.1MPa、0.2MPa、0.3MPa、0.4MPa的水抑制时的火焰高度,可以发现施加水喷淋后,火焰高度同样迅速降低。随着喷淋压力的增加,同一时刻RPU平均火焰高度逐渐降低,同样的,喷淋压力为0.3MPa和0.4MPa时,施加喷淋后,二者的平均火焰高度变化不大。可见,从平均火焰高度变化的情况来说,无论对于FPU还是RPU,最佳喷淋压力都是0.3MPa。
三、结语
本文采用聚氨酯软泡(FPU)与硬质聚氨酯(RPU)材料进行水喷淋抑制其燃烧实验,研究了喷淋压力对平均火焰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施加水喷淋后对抑制聚氨酯燃烧效果明显,增大喷淋压力可以抑制材料燃烧,在喷淋压力为0.3MPa时抑制作用达到顶峰,再增加喷淋压力抑制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从而得出本实验结论:无论是对于RPU还是FPU燃烧来说,喷淋压力为0.3MPa时抑制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王春三,王鹏,马鑫.RPU材料逆流火蔓延燃烧特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08):988-991.
[2]赵修文,张涛,李博,张利国,赵卫鸣,张莉.MDI的改性对高回弹聚氨酯泡沫阻燃性的影响研究[J].聚氨酯工业,2018,33(03):20-23.
[3]黄晓东,林巧佳.纳米SiO2和发泡剂对聚氨酯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03):94-97.
作者简介:
康铭洋(1997—),女,满族,河北承德人,2020年本科畢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二班。
赵恒泽(通信作者)(1988—),女,山西运城人,华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讲师。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E201820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