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2020-08-13陈军
陈军
【摘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朝代的古诗文呈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新课改与素质要求下,初中语文科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是语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方向之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要結合时代发展,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对此,教师可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与动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092-01
引言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古诗词展现出辉煌的文化价值,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向往、对精忠报国的热忱等。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理解表达能力均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学习语文古诗文知识,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学习过程中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对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主动性等有教育意义。
一、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都是经过重重挑选的,内容经典、优质。其中,古诗文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科素养教学的关键部分。古诗文中内涵的哲理思想,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精讲古诗文内容,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教育,促进学生在掌握古诗文知识的同时,集成、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与感叹之情等,以及其构建的丰富意境,充分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塑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怀。学生在语文古诗文学习中,在掌握诗词中亮点字词时,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提升作文与表达与水平。对此,全方面提升的学习能力,古诗文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通过观察与领悟美好景象,对深刻理解古诗文的意境与文人情感起到奠基作用。并且,古诗文教学还是素养教学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促进作用,重视古诗文教学,催促进学生与教育系统的全面性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挑选与综合评价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呈现。尤其是语文古诗文内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知识内容风场丰富,对塑造学生的爱国情怀、励志强国等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对此,语文古诗文教学,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意思的同时,还要透过诗词表层理解深层含义,是提升学生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教师上课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古诗文音视频,以及相关的动画片段,学生产生初印象后与教师一起朗读,感受诗句的优美。又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一些学生的认知与知识储备对古诗文理解没那么深刻,尚不能深刻感受与体会到作者情感或态度。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多媒体视频呈现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古诗文中勾勒的万象景象,描绘的斑斓景象,学生借助于想象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不加修饰的平淡构思中渗透的醇厚感情。
(二)实施多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感悟诗词歌赋的文化底蕴与作者的情感变化。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古诗文有初步印象与理解后,教师可以构建情境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思维创新性,促进学生塑造情感价值观。对此,初中古诗文结合传统文化教学,引入了情境教学方法。如(唐)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播放玉笛配乐,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远离故乡远行的一幕。短短的七言绝句诗,表现出诗人的热爱故乡与爱国主义情感,虽描述的闻笛,但并不是音乐的赞赏,而是对故乡的思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与认知观念的变化,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对此,初中古诗文教学结合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缩短古诗文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诗词中,教师可以安排每组学生,收集和中秋节相关的古诗文与风俗习惯,学生在课堂上予以展示说明,也可通过演讲与歌唱方式向同学分享中秋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学习。《相见欢》在作者勾勒出的情境,诗词雅致,节奏明朗,富有古诗的韵律之美。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古诗文的“美”,如情感美、景色美、写作美、声韵美等,帮助学生把握诗词韵律与意境,在感受古诗文语言美感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古诗文所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新课改要求,学生要从内心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将其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文化认同感、自信心,感受古诗文的文化魅力,体验古诗文之美。
[ 参 考 文 献 ]
[1]赵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13):176-177.
[2]戴逸瑾.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44-45.
[3]胡春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学周刊,2019(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