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2020-08-13苏伟军
苏伟军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十分丰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掌握阅读鉴赏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丰富精神世界,领略社会人文气象,体验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植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学名著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001-02
1.引言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它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對人的心理结构、人性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同时,新课标还推出了中外名著课内外阅读任务群,分为文化经典著作、小说、散文、剧本和语言文学理论著作。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育因素是如此丰富,譬如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自身应该主动阅读,爱上名著,并能发掘积蕴其间的美育因素,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促进审美鉴赏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发掘文学名著中的审美元素,推进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020年全国一卷的作文,要求考生侧重围绕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中“感触最深”的一个谈,开掘出齐桓公、管仲、鲍叔各自的“亮点”,讲清楚为什么“感触最深”的是他,他对“我”,对我们当下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从语文核心素养考察的角度来说,不就是要求考生以审美赏鉴的眼光去发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所积蕴的人性光辉,去发掘这人格魅力之于当下之意义吗?在文学名著阅读中推进审美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
文学名著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心甄选出的不可多得的优秀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充满了审美的力量。无论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文化经典,无论是毛泽东、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歌作品,亦或是《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彷徨》《子夜》《边城》《平凡的世界》《堂吉诃德》《老人与海》等中外小说,还是元四大名剧、《雷雨》、《茶馆》、《哈姆雷特》等中外剧本,教材中丰富的审美因素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能。审美教育旨在以美的事物感染、熏陶人性,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并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3.如何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1注重阅读时的代入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获得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中,作者构建了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而独特的“每一个”的构建都有其自身深厚的社会原因,有着其观照与折射当下的意义,有着其独特审美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加强自己的代入感,通过创设自洽的场景、人物、故事、对白等各种方式,尽快“代入”到作品的设定中,将作品中的“此情此景”变成“我情我景”,进入“他我同一”、“无情交融”的艺术境界中。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只有凝视观照,手持虚静,才能缩短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艺术的“陌生化”变为“熟悉化”。这样,欣赏才可能进行,欣赏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玩味文本”,在掌握语言义的基础上,再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才能形成相应的形象,从而感受作品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比如欣赏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在阅读感知文本内容后,在想象和联想中跟随鲁迅的脚步,去看去听去感去悟,跟随着作者对主人公阿长不断地深入了解,感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由“不大佩服”到“空前敬意”,再到“特别的敬意”等,感受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此时,读者“观文辞而动情”,逐渐被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情感所感动,并达到融合,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
3.2注重文化背景的积累,知人论世,吃透意蕴,获得真切体悟
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的积累,知人论世,这是深入文学名著的基础。每一个作品的产生都是作者在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下,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创作出来的。换言之,每一个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在阅读一些外国名著时,学生经常会存在一些疑问,感觉作者写作方向比较奇特,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其实这正是不了解文化背景所致。所以,名著阅读应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相结合,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吃透意蕴,获得真切的审美体悟。
譬如,学生在初次阅读《堂吉诃德》时,会感到文章架构让人眼花缭乱,情节之不可理喻。作者笔下的主角像是一个疯子,每天都在做一些令人迷惑的行为,让读者滋生“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而了解背景后,我们会发现美洲或印度的镜像在小说中几乎无处不在。主仆二人在游侠过程中,不时巧遇夫妇或父女到美洲去赴任,多次听说国人在西洋发了大财。这些描写,表现了当时最大殖民帝国公民的一种占有欲望。他们无视手中的金银珍宝是掠夺杀戮的结果,认为殖民地的财富理所当然地属于帝国资产;西班牙人则有权心安理得、随心所欲地支配和使用。读者这才明白作者匠心所在,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是用以表达对时代的见解,是在讽刺当时的政治,唐吉可德这一时代的骑士,在与一些看似不是敌人的敌人作战后,最后对自己的女儿说不要嫁给骑士,这是在讽刺当时的政治与粗鄙的人性。可见,理解了作品的文化背景,才能加深理解,才能吃透文意,才能有效提升赏鉴能力。
3.3注重名著语言的理解,揣摩品味,把握文脉,提升语言表现力
名著的魅力重点体现在其文字和语言上。在名著当中语言的表述都是有学问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力求每处语言都能够准确表情达意。正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揣摩与品味作品的语言,理解和体会语言的意蕴和情感,真正吃透和把握名著的脉络,让学生切实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可谓是《红楼梦》最为经典的片段之一,故而高中语文教材将这个片段作为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重点讲解内容。这一片段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就进行了夸张的语言赞美,“标致”一词的应用就体现了她的大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夸赞一个人长得美,通常都是说“你长得真漂亮”“你好美”,很少有人用“标致”一词。“标致”不仅可以指人长得美,还可以指人物气质美,这是对林黛玉最好的评判,也符合林黛玉的实际身份;同时,在一系列夸张的语言中也体现出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可见,文学名著的语言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底和水平,在阅读赏析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体会文学语言的含蓄美。
3.4注重指导写作实践,创造美,表现美,实现能力的迁移
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包罗古今中外、精彩纷呈,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随笔杂感等。它们或形象鲜明、意象丰满,或内涵丰富、意韵绵长,或纵横捭合、充满理趣,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我们既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真知灼见、人文精神和人生启悟,提高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还可通过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活动,不仅折射出自我的精神风貌,还可按“美的规律”创造“产品”。譬如,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便体现了这一要求。试题要求考生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中选出“感触最深”的一个,写一篇发言稿。考生以审美鉴赏的眼光开掘出齐桓公、管仲、鲍叔各自的“亮点”。如齐桓公的宏图伟略、心胸宽阔、宽恕信任、唯才是用、知人善任;鲍叔的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唯才是举;管仲的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大公无私、责任担当等。这三个历史人物各具魅力,折射出人性之光辉。作文中,考生侧重围绕“感触最深”的一个谈,去表现“他”最触动自己心灵的人性之美,去表现这人性之美之于“我”,之于我们当下意义和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學的内容和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成分,我们要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把美育融汇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与指学生的写作实践,去创造美,表现美,实现审美能力的迁移。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管兵.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8(1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