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式在中学数学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2020-08-13喻富军
喻富军
【摘要】 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来达到提升中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教师需要重视的一项问题。本文立足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导学案”模式 中学数学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012-01
当前,我国各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不仅是在改变教学内容,也在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数学是困扰不少学困生的一大难题,在数学的教学中,导学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的学案导学,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习惯,从而以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从而进行设计的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啊,从而能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并形成对于课程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比较难,所以很多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容易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而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便能够给学生展开更好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的特点
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想要运用学案导学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就需要知道学案导学有什么特点,从而才能够根据学案导学的内涵,来展开课程教学的设计,促进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与推进。导学案就是通往高效课堂的一叶扁舟,若要让这一扁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导学案的编制要突出学科特色,二是导学案的构成要体现思维容量,三是导学案的使用要注重检查落实。对于学案导学来说,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内涵很多,归根结底有基础性、差异性和开放性三个特点:
第一,所谓的基础性原则,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运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要从教材的基本内容角度出发,从而给学生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理论的发展。
第二,学案导学的差异性原则,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基础,从而选择合适的学案导学,来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与分析,让加强学生的课堂收获感。
第三,在中学数学教师运用学案导学,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开放性原则。所谓的开放性,就是指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设置的时候,要形成开放性的问题内容,最好不要有固定性的答案。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导学案”模式应注重“因材施教”
从我国的学校教育来说,主要是以班级的形式来展开课程的授课。而在班级课程教学中,虽然说数学知识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同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基础是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课程教学。学案导学内容的设计也是如此。
三、“导学案”模式侧重“主题探究”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学案导学。对于中学数学学科课程教学来说,学生已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以学生对于知识会存在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展开探究,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定学习思维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主题探究的形式,也充分体现了学案导学的开放性,能够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如教师在教授《弧度制》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弧度,并知道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是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来记住一定特殊角的弧度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通过给学生一定的主题,如“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否是确定的?”这一主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探究,并将自己的探究结合和探究过程记录下来,与教師同学一定的分析探讨。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保持学案导学的开放性,又能够让学生清晰了解相关课程知识,促进学案导学与课程教学的结合。
四、“导学案”模式应注意照顾“特困生”
每个班都有差生,有优等生,导学案的编写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比如可以将目标分为三类,第一类针对学困生,夯实基础,能保证他们基本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类针对中游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保证听课效率,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拓宽一下他们的知识面。第三类则是针对优等生,挖掘他们的潜能,拔高他们的成绩,可以带他们解决一些相关的难题,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学习目标必须要写明确,因为对学困生来说,他们掌握知识的速度,数量都比优等生要小,如果学习要求不明确,很有可能会造成学困生不知道要学什么,要做什么,从而增加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比如在学习有限制条件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时提这样一个问题“7个同学站两排(前3后4),你能想出几种组合方法?是如何组合的?”即可以将老师的探究内容,知识发展层次,方向明确地展示出来,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有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同时,为了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导学案上的题不应该出的很难,应力求即使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典型例题的作答。这样也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导学案”模式应用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学案导学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选择其中一定的内容,对学案导学加以应用,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好的课堂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张春林.导学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8(07):99.
[2]王华.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法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