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道德与法治课因“生动”而精彩

2020-08-13刘桂龙

家长·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生动

刘桂龙

【摘要】新课程要求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学得精彩。这样,知识才能得以升华,形成能力,课堂教学才能精彩、高效。

【关键词】学生主体;启发思维;以情育情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036-02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没有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精彩教学根本无从谈起。唯有学生学得精彩,道德与法治课才精彩,这一精彩必须由师生共同打造生成,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便是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正如当代教育家朱光潜所说:“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努力让学生“动”起来,让道德与法治课因“生动”而精彩。

一、心动一一铁口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心动,须还课堂于学生。教学中我努力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学生当作是课堂的主人,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离不开师生双方的情感因素。

如果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种距离感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在说教,从而对这门学科敬而远之,也就远离了精彩。只有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我首先努力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情感联系,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以真心换真情,搭起师生交往的情感桥梁,從而使学生从心里认可我、亲近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的真心付出换来了回报,感受到了来自学生的信任和喜爱,“爱人者人恒爱之”,充满温情的师生关系也让我更加热爱教师职业。同时,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个性,不轻信盲从,所以我还注重培育友善和谐的课堂气氛、互信合作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表达意愿的心理需求,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让学生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能够身心放松,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课。

二、思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了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张:“故君子之交,喻也;道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里的“引导”不是“满堂灌”,不是空洞的说教,应很好地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明是非、辨美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朱熹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本门课程是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因此要让学生“思动”,须立教学于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中,我立足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课堂提问、情境探究、漫画赏析、小组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点教学中,我用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军车运输导弹图片影响国家安全的生活实例向学生发问:朋友圈转发军车运输导弹的图片是否会影响国家安全?给了我们哪些启示?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明白了维护国家安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在“情绪的管理”的知识点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然后思考哪些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恰当的,让学生通过观看表演来启动思维,明白学会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在“坚持改革开放”的知识点教学中,我先播放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式片段,再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我国在军事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探究,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推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大发展,使我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生既收获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

三、情动——源头有活水,润物细无声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养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激发、稳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衡量其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的情况,更要看学生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和爱国情感的培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初中学生具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中,我注重以情育情,以情激情,始终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理直气壮地进行爱国教育,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用自己对国家、社会的感情、热情去影响、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品德。我还结合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中运用我国C919国产客机的研发、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等热点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成就,明白了我国现阶段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提升国家在学生心中的高度,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

四、行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实践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性之一。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一方面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在于生活实践。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朱熹曾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视野,加强民族情感。

在学习与父母相处的知识点后,我布置了一份“和爸妈谈心、为父母分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父母谈心,说说自己的学习生活,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看看有哪些事自己能做,为父母分忧。许多学生告诉我,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和父母谈心了,这份作业让他们对父母的辛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也感受到了父母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增进了与父母的情感,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人才类型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抓好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精彩、高效,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及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样,知识才能得以升华,形成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才能精彩、高效,才能真正充满成长的律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生动的抗“疫”故事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