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刘天华二胡作品的艺术特征

2020-08-13王娟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刘天华艺术特征二胡

王娟

摘 要:刘天华是我国19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二胡及琵琶演奏家、民族器乐作曲家、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本文将以《病中吟》为例,对刘天华先生二胡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刘天华;二胡;艺术特征

刘天华先生毕生致力于国乐的改进、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以及民族器乐的教学,对于近现代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刘天华先生的创作生涯

在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中,刘天华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了当时那个年代像他这样有着雄心壮志的爱国者的思想。刘天华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和一丝不苟的热情兢兢业业地完成着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的演奏、创作、教学、传承和研究。他通过自己的坚持还有对音乐的执著,用自己创作的成果来证明了音乐在这个年代带给人们的美好、激励、支持,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为后来的音乐创作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刘天华开始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共经历了十七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创作了三首琵琶作品、两首小型民族室内乐作品、十首二胡独奏作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都是他对于那个时期的观点和思想。其中的十首用二胡创作的乐曲中包含了他内心的期盼,整体反映了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经历了时间的见证与洗礼。移植和改编乐曲有著名的二胡独奏作品《汉宫秋月》、《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和琵琶作品《飞花点翠》等一系列乐曲,其中有借鉴移植的创作手法和内容还有改革创新加入到作品中的曲调。除上述作品之外,他还写了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他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为当时的民族音乐创作事业开创了先河,做出了意义非凡的杰出贡献。刘天华先生是伟大的作曲家,他所创作的作品深刻地体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二胡作品《病中吟》的创作背景与意义

刘天华的音乐思想和创作灵感主要是同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接轨,汲取了传统民族乐器的多元营养,来为自己的作品注入灵魂,加入血肉,形成了一系列的杰出作品。刘天华将中西方音乐元素和谐、富有美感地融合在一起,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他非常珍惜、尊重和热爱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他也热衷于借鉴新颖的西方音乐文化元素,从不一味的轻易拒绝音乐创作的可能性。他从小十分热爱各种各样的乐器,对学习各种民间传统乐器如琵琶、二胡、古琴等富有高度的热忱,也喜欢钻研各种中国传统古韵的乐律学,同时他也学习了许多西方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对音乐创作需要的对位、和声织体、曲式结构等细节步骤的理论和技能也能够熟练掌握。经过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爱国革命运动浪潮的影响,他不仅仅是只知道通过创作乐曲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文人雅士,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先进思想领导者和进步知识分子。“五四运动”这一时期社会思想动荡不安的情形下,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艺术遭到西方外来思想的侵占与冲击,所以他认为要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传承需要找到适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方法,铺出一条新的音乐创作之路。

《病中吟》于1915年开始创作,是刘天华所创作的第一首二胡独奏作品,在1923年定稿完成,是刘天华先生在国与家双重厄运的背景下创作的,《病中吟》的创作基础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特色音乐文化元素的素材,同时创新性的融入了许多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作曲技法使这首乐曲成为独一无二的经典作品。《病中吟》被称作二胡创作曲中的经典,自出现之日起,广大二胡演奏者就对这首作品反复分析、研究和演奏,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病中吟》表达的音乐情感

《病中吟》作为刘天华音乐创作的第一首二胡独奏作品,开始创作于1915年,经历了数年的创作历程,在1923年定稿完成。作品《病中吟》的创作基础是中国传统民间特色音乐文化元素素材,创新性的融入西方音乐元素、作曲技法以及创作思路,使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为农民运动中的一分子,因爱国之志无法发扬,再加上革命的失败,使得他想要为革命献身的理想破灭,在这场革命中知识分子虽然是革命者却又是软弱者,苦苦挣扎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对于前途是迷茫的、彷徨且未知的,所以通过创作这首乐曲来表达内心的失落与不安。

因家境困难只读过小学和两年中学的刘天华从小便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年纪轻轻只能跟随兄长刘半农来到上海找工作,他便成为了开明剧社的一名乐队成员,从此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上海剧社工作的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虽然西方音乐形式十分新奇、多种多样,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应该抛弃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感情饱满、通俗易懂、质朴亲切,国乐因具有独有的优势而深受大家的喜爱。他下定决心要在开明剧社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他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大民间音乐的传播和发扬力度,一定可以创造出让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有中国特色的乐曲。往往事情的发展不能按照自己安排的剧本发展,不久由于开明剧社违反当时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而失去开放资格,悲剧的发生程度越来越糟糕,在创作《病中吟》的前期父亲病故,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这样一连串的变故使得他深受打击。

作为一名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爱国知识分子,怎能因动荡的社会和残酷的现实而止步不前,就算前方信念一次一次破灭也不能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就这样深受生活打击的刘天华化悲伤、痛苦、惆怅为音乐语言和乐谱创作,《病中吟》便是在如此情景下的产物,它并非是有病呻吟之意,而是抒发了内心的郁闷、失落、抑郁、不安以及对与残酷的现实生活的感慨、呐喊和愤懑之情。

四、艺术特征分析

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结构及音乐情感的具体分析,刘天华所创作的二胡作品《病中吟》所表现的艺术特征有以下几个:

(一)民族性

民族性的基础是在于文化的认同,包括语言、文字、艺术及历史等等。艺术的民族性指的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及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一个艺术作品如果要具有民族性特征,不仅要用本民族的艺术手法去创作作品,还必须反映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表达人民群众想要表达的愿望、情感及审美态度。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中国的传统音乐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在旋律发展方面,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具有着浓郁的中国民族风味;在曲式结构方面,借鉴和运用了民间音乐的曲式结构;在作曲技法运用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琴、琵琶等中的一些演奏技法:在情感表达方面,表达的是与我国人民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揭露了国家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创新性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要立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才能够进步,音乐的发展亦是如此。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有选择地继承发展。同时我们要借鉴吸收西方音乐中一些好的元素与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音乐文化得到创新性地发展。

在《病中吟》这首乐曲中,通过前两章对乐曲的具体分析,乐曲的旋律发展、曲式结构、技法运用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刘天华不仅运用与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如乐曲中核心音调与旋律变化是运用了戏曲西皮过门中的音乐素材,及特性音程小七度的运用,还借鉴运用了许多的西方的创作技法与创作理念,可以说是运用了中西合璧的作曲手法。同时在情感与旋律发展上有着新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因此具有着创新性。

(三)时代性

艺术既具有民族性和创新性,同时也具有着时代性。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艺术是时代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折射,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民族精神内涵,扎根于时代,服务于人民。不同的时代人们的追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审美心理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发展。

《病中吟》这首作品的创作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所描写和揭露的都是当时特定社会与时代背景下的民族和社会问题及矛盾,表达的情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密切相关的,具有着独特的时代性。二胡这种乐器来源于民间,在这首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中,表现出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生活的缩影,也具有着较强的时代性特征。

有着远大爱国情怀的刘天华,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技能,通过作品形象准确地表达了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爱国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情。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思路和演奏乐器的技巧都体现了他在二胡方面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将西方乐器融入到自己的乐谱创作中,为以后中国民間音乐开辟了新的方向和空间。不仅表达了那个年代的动荡社会背景,也表达了自身许多悲惨变故发生的惆怅情感。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刘天华先生的作品,研究其在不同背景下所表达的不同的文化特色、社会风情以及音乐风格特点,使其能够得到完整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潇一.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及其作品分析[J].新西部,2012,25(6):100-100.

[2]张先永.刘天华二胡曲的创作特点[J]. 民族音乐,2014(6).

[3]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上[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2):45-46.

猜你喜欢

刘天华艺术特征二胡
二胡悠悠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王建民与刘文金的二胡音乐创作异同
国乐改进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