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2020-08-13陈李清

数码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陈李清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信息技术发展飞速。信息技术分为物化技术和非物化技术:物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的实际物体类,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计算机、手机、多媒体电脑等等;而非物化技术指的是抽象类的,例如语言文字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等等。信息技术的形态表现不同,层次不同,但是它在推动现代教育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各学校课堂随处可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 构建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学校教师和学生通过在课堂上以最小的精力投入获得最大教学效果和学习回报。构建高效课堂也是目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必要过程,随着人们的知识面和见识程度愈发广泛,通常的纸质内容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课堂需求。在发展变革中,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渗入,学校课堂逐渐成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本文以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展开论述,以供研究参考。

1 初中物理课堂现状分析

1.1教材知识内容抽象难懂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基本上是所有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初步认识,其教材内容包含了质量密度、力、大气压强、简单机械等抽象概念,而其中涉及到的运算也是初中知识的重难点。

经过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以及计算效率整体过于低。而初中教师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依照教材展开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在抽象概念学习时,大部分教师没有按细节分析原理以及展现新教材的动态内容。导致学生对于公式是以做题形式背诵记忆,对于抽象概念无法做出更深入的认识。学生由此对于物理未产生较大兴趣,并且课堂效果远未达教学目标。

1.2题海战术代替信息课件

大部分中学的教室,以初中物理课堂为例,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对于新内容的讲解方式是半节课熟悉内容定义以及背诵公式,另外几节课将用大量题型来促使学生形成公式记忆。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大量板书并且针对不同领悟能力的同学进行逐一批改。对于学生而言,大量的思想时间被做题占用。虽然题海战术让很多学生短期内获得了解题能力,但是对于物理学科的整体概念似乎说不出所以然。根据新教材内容,里面有很多可结合实际的知识,例如力的认识,当一个物体被平行拉动时,它的受力方向,受力大小,力是什么?这些难点本应该通过动态课件来做出完美演示。当传统教师未重视信息课件,以板书形式进行硬思维教导,偏离了教材初衷,导致课堂低效。

1.3无细分主题授课

初中物理的每一个章节从头至尾遵循了认知到熟知再到应用的过程,每个章节中都有一个模糊概念的小主题。教师们大多按照了应试思维,直接笼统地进行授课。对于教师而言,學生们是存在不同领悟能力的,有些听懂了正在预习下一阶段;有些没有听懂只能装作“听天书”。例如:初中物理的难点内容,力的作用章节,教师一般都会使用一个巴掌拍不响等俗语对学生进行认知教授,然后按照大纲内容在黑板上描绘球体与正方体的垂直作用,大部分学生此时已明白球体此时对于正方体的作用力等于重力。教师在这未了解学生对内容的熟知度,反而直接讲到了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看似过程连贯,其实学生云里雾里。回想此类知识点,如果球体是在斜面上对正方体进行作用呢,那么作用力是否等于重力。当学生后续遇到此类问题,由于之前老师讲的重力主题未细分至斜面重力,而导致无法解答。那么学生们的自信心会大打折扣,失去求学兴趣。

2 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2.1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教材知识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初中教师没有关注使用到多媒体电脑,但是基本上每个教室都有相应配备。此类硬件信息技术并不是只局限于音乐课和美术课,对于初中物理课堂也是关键存在。当初中物理老师讲到质量密度的时候,可以在备课文件中加入现实视频和动画描述,例如水的密度大还是酒精的密度大,对于在现场操作准备这些物品可能因操作不当引起危险。如果老师先通过提问引发大家思考,得出不同答案后,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结果展示。动态的画面将密度的区分表示的一目了然,大家心里得到了解答。进而引发思考,那水和油的密度谁大呢,铁的密度又是多少呢等等问题,这将会给课堂增加不少活跃度。学生们的参与和好学心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则是引发学生关注的良好媒介。

2.2善用实验室交互电子白板

通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手持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内容,学生们记下笔记然后回答问题。此过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交互和动态沟通,导致课堂氛围一度枯燥。交互如同字面意思一样,互相都要参与进来。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老师教授学生知识,学生通过行为表达自己所学效果。例如:在讲到力的大小、方向时,在实验室中,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平板将内容发到每个学生小组的平板上,让学生设定不同的方向以及数值进行拖动物体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解老师教授的教材内容并且动手验证物理概念,既很好的理解了教材知识,又给课堂增加了活性元素。交互电子白板结合了物化和非物化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科技将师生的互动联合起来,并直观表达出了课堂需要学习的主题内容。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为建立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2.3信息课件结合板书表达

一个良好的课件不亚于一位优秀的老师。在物理课上,教师们都会通过手中的教材内容进行细化后给学生传达重点。由于多年的经验,老师们通常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们来说,几节课下来,自己做的笔记由于内容杂乱,可能已经影响了逻辑思维。后续自己即使想要重温也失去了上课时的基本思路。当老师帮助回温内容时,由于无法做出当时完全一样的板书,导致学生笔记凌乱。针对此类情况,教师们可以合理制作信息课件,将总结好的大纲内容以语言信息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按照老师所归纳地进行记录,不懂的地方老师可以利用黑板板书加以补充。后续复习时也可以随时调取信息课件,还原当时课堂,既减少了回忆的时间,也达到了高效的复习水准。良好的信息课件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有效复习,而且对于后续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开拓性的推进。

2.4细分主题动态模拟

初中物理每一章包含的内容都十分丰富,如果不去细分主题让学生熟知后进行学习,课堂效果将会事倍功半。例如:重力,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也是物体重量的来源。G=mg。光凭借此概念和公式,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天书”。教师可以将重力细分为生活实例,并通过实验和视频展示。通过重力衍生概念说到超重和失重,学生可能会想到货车超重等名词意义,而教师此时可以通过讲述坐封闭电梯的感受让学生体会感觉并纠正其观念。再通过网上视频的重力实验为学生解答心中疑惑。当学生明白人和地球之间作用于重力,而且垂直于地面时,他们对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还有飞机降落等就有了物理学术上的概念了。通过网络技术模拟重力过程,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细分主题归纳知识点,此举不仅让物理教材内容变得活灵活现,对于引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将有明显帮助。学生们由此产生的物理兴趣将会为后续的学习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推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工具。广大学校在承担起对于青少年的培养责任时,应当重视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中的重要意义。以培养祖国未来杰出人才为目标,以引导学生成才为宗旨,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府,打造高效课堂,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推动性奉献。

参考文献

[1]熊华军,史亚亚.美国STEM教育改革的走向 ——基于《STEM2026:STEM教育创新愿景》的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2(1):47-55.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