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体系
2020-08-13王福周
王福周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是中职生必修课程之一,语文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职生阅读能力较为低下,这大大制约着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积累的基础上,尝试着构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体系,以期为中职语文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体系构建
前言:
对于中职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又由于本身基础差,学习能力有限,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根本无法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了语文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乐观。对于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构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体系上。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教师主导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构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体系,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教学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彼此交融、撞击智慧火花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大包大揽充当教学中的主体,对学生进行被动式的教学,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将考试作为对学生进行检测的唯一手段。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全面素养的发掘,尤其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掘和培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发掘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整体教学效果。
比如在倪文锦主编的中职教材史铁生的《合欢树》的教学中,初读课文,学生会以为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而在学生进行了通篇阅读之后,会发现这篇文章更应该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类文章。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阅读时,便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深入阅读。通过感悟文本,发现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追忆亡母,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在思索合欢树,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母爱的赞美。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在阅读之后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在阅读其它文章的教学中也可以尝试采取类似的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容,获取知识,受到熏陶和启迪。
二、激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兴趣 构建更高效的阅读课堂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最根本的办法。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态度以及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阅读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中职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参照课文主题以及文章内涵来对课堂上的导入语、自主学习环节、总结语等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教师在对课堂的设计中,应当让教学过程充满更多的趣味性。只有学生自身对阅读抱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的去进行阅读,把阅读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尽可能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将阅读作为学生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将阅读作为一种学业负担来看待。虽然大多数的中职学校也会开设阅读课堂,但由于中职教师没有充分的利用这个课堂的存在,没有做到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基本形同虚设,学生自然而然也看不到阅读的重要性。
比如在戴望舒的《雨巷》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对于诗歌材质的阅读多半会感觉到一些力不从心,无法感受到诗歌的美,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关于雨巷的影音视频,从视觉和听觉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同时鼓励学生分组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本身就是诗乐舞一体的,如果学生能够载歌载舞的朗诵诗歌那就更加完美了。
三、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可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把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和班级内或者群体内的同学充分分享自己的见解,这可以增加学生对所阅读读物的理解,让他们在向其他伙伴分享的过程中,再次加深加固他们对于读物的理解程度,让他们对于自己所阅读的读物再次上升一个台阶。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保证阅读教学正常进行的情况下,适时地开展一些阅读活动,鼓励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踊跃地分享他们所阅读的读物,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还可以加以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提升对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找到一个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这样课堂不再是传统上的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而是一个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阵地。在这种小组合作进行阅读的课堂中,学生不仅仅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也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是新型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成功应用。
比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倪文锦主编的中职语文教科书中,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针对冯友兰所提出的四种境界,进行交流和谈论,并谈谈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小组合作方式阅读的效率,同时注意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前为学生订立小组合作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步骤,让小组合作下的阅读成为一个有制度、有步骤的教学活动。这样设计阅读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方向,避免出现学生不知道从何开始的情况,使学生熟悉阅读学习的方法,为之后的学习做准备。
结语: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阅读更是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之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够做到对课内文章有着更加深刻明朗的认识,所以中职教学必须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充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语文阅读的特点,来构建更加高效的中职语文教学课堂。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关系到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杨慧霞.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9(18):273.
[2]翁小伟.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完善——以《项链》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253-254.
[3]魏乙卯.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70-71.
[4]张芳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