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冠病毒防疫战看医疗垃圾处理行业技术发展

2020-08-13王建颖张自强边柳陈忠伟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王建颖 张自强 边柳 陈忠伟

【摘  要】目的:在新型观冠状病毒阻击战中,分析医废处置行业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eb of Science、Elsevier/Science Direct等相关数据库,同时在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中检索并收集于2015年1月1日 — 2020年11月30日发表的医废处置的相关中英文文献,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国内医废处置行业进行分析。结果:本文从医疗垃圾相关法规、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处理技术三方面探讨现实问题。结论:针对中小城镇及偏远地区快速处理医疗废物需求,首次提出小型撬装式医废处置技术。结合实际情况预测未来我国医疗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冠病毒疫情;医疗垃圾;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88-02

引言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迅速席卷全球,对医疗垃圾处理行业带来严峻的技术挑战。由于每日产生大量具有感染性的医疗垃圾。如果处置医疗垃圾不当,则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疫情扩散。传统的医废处理技术在经济性、操作性和环保性等方面仍有不足,特别是在应对传染性和致病性医疗垃圾处理问题方面应进一步提高[1-3]。本文对医疗垃圾相关的处理技术、法律法规和行业现状进行了综述,查找在“新冠病毒防疫战”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出了现有医废处理技术不足之处,展望医废技术行业发展以应对未来更严峻的挑战。

1医疗垃圾处理及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首要废物,主要包括输液器、注射器、手术刀、人体器官组织、血液、废弃药品、化学试剂等,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医疗垃圾通常分为五大类[5],其主要类别及定义如表1。

此次在疫情防控早期,生态环境部、醫疗垃圾应急处置单位等机构迅速组织管理、科研、产业界力量。为了指导各地有效处置医疗垃圾,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28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垃圾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10]。对比以往技术要求,该指南完善了应急处置协调机制方面的不足,为应对突增的医废数量提出统筹医废处置能力并采取多地区协调分配处理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垃圾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加快补齐医疗垃圾、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11]。现有大型医废处置设施主要建立于一二线大城市郊区,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由于财政、处理数量等问题,出现处理能力不足、专业人员短缺、没有针对危险医废的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

国家政府机关相关法律法规部门积极制定抗疫法律法规,促进抗疫过程制度化合理化有章可循,但也暴露出三线小城镇在医废处置方面执行力不足,有待关注。

2医废处置行业

2003年SARS事件,推动了我国医疗垃圾处置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相继发布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1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13]等一系列规范措施。随着法律体系不断的完善我国进入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14,15],医废处理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从历年数据看[16-20],如图2所示,2014~2015年,我国200个大、中城市医疗垃圾产生量增长较快,基本在10%以上;而2016~2018年,产生量增速有所减缓,在4%~8%。总体而言,我国医废产生量和处置量均呈逐年递增态势。

我国主要以实施以市为单位集中收集与处置全市产生的医疗垃圾,大多以燃烧发电方式处理。疫情期间大部分大中城市的医疗垃圾都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置,但不少地方仍然捉襟见肘,特别是乡村地区对于医疗垃圾的处理能力差,难以及时满足医废处理需求。

未来医疗垃圾处理短板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高效处理医废设施数量、资源配置和环境适应性。本次疫情导致需求突然激增,而医废处理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医废处置设施多集中在大城市,若按疫情期间医疗垃圾生产数量建设处理设施,待疫情结束后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现有医废处置设施多为固定性太强,难以针对疫情严重地区进行有效的资源调动,因而在资源配置方面有待提升;加大相关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尽快研发移动式处置医疗垃圾设备,满足在疫情爆发期间灵活调配物资需求,特别是服务于偏远地区等。

预计2020年全国医疗垃圾产量增幅将超过25%,在中小型医废处置技术较为薄弱,疫情期间国家提供的一系列政策及技术帮助等有助于其更加规范化,全面发展医废处置行业应急及长期处理能力从而完成蜕变。

3医废处理技术现状及问题

3.1医废处理技术对比分析

在《“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中明确提到,国家鼓励采取非焚烧技术路线处置医疗垃圾,主要技术包括[21]:

1)高温蒸汽灭菌技术:利用高温蒸汽遇冷释放的潜热将病原微生物等传染性病菌凝固变性,杀死病菌活性以实现灭菌效果;

2)化学消毒技术:利用化学消毒剂,使消毒液与医疗垃圾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使有机物分解、传染性病菌失去活性;

3)微波灭菌技术:利用微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杀灭病菌。

4)热解技术;热解法是将医疗垃圾在绝氧或缺氧的情况下加热至一定的温度(400℃-800℃),消灭病原菌和各种微生物。

5)等离子体技术:利用等离子体高温能量(≧5000℃)将废物中的有机物彻底焚毁,彻底消灭病原菌和各种微生物。

其优缺点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医疗垃圾处理行业技术发展应定位于无害化程度高、减容减量率高、技术可靠性高、二次污染小、投资运行成本小的技术,目前处置技术均有一定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热解技术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且既能实现建站集中处置,又能小型化撬装式处置,应作为医疗垃圾处理行业技术重点发展技术之一。

3.2疫情期间行业暴露出的问题及分析

此次疫情让多地的医疗垃圾处置设施面临严峻挑战,以湖北武汉为例,公开信息显示,疫情发生前武汉市医疗垃圾处理已趋饱和,2018年武汉市医疗垃圾产生量1.73万吨,处置1.73万吨[22],由年处置产能50吨/天的武汉汉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一家进行集中焚烧处置。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地市医疗垃圾处置设施运行平稳,医疗垃圾(尤其是涉疫情医疗垃圾)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23-26]。但是期间暴露出的部分重灾区专用医疗垃圾处理设施负荷过大,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公开资料可知[27],①疫情严重城市,医疗垃圾爆发式增长,医废处理面临着巨大处置压力;②国内除武汉等疫情严重城市,其他城市在治疗直接感染的人群时带来的医疗垃圾数量不会出现激增现象,境外输入病例随着控制程度加强也在逐步减少,现有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医疗垃圾处理;③针对部分城市医疗垃圾处理力不足情况,生态环境部也及时为肺炎疫情医疗垃圾的应急处置出台了标准,可采用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设施应急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垃圾,实行定点管理,也可跨区域协同处置;④自2003年“非典”爆发,各地加紧医疗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对于大中城市来说,目前医废处置行业相对成熟,医废基本完全处置[28-30]。基于此,针对医疗垃圾处理行业技术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1)疫情地域性较强,疫情发生时,医废产生量暴增,疫情过后,医废产生量回归正常,如要针对疫情产废量在全国大规模建设医废处理设备,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2)采用非专用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应急处置,在工人操作、装置运行方式、处理流程上与专业设备存在有较大差异,存在一定风险。

(3)虽然医废的转运具有嚴格的标准,但长距跨区域运输存在人员感染的风险。

综上,医疗垃圾处理行业,在发展集中处置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小型撬装式医疗垃圾处理技术进行补充,在灾情发生时,快速就地布置或与集中收治医院进行配套,实现医废的不出院或少转运的专业化处置,同时我国以地级市为单位建设集中处置设施,部分偏远县镇的医疗垃圾运到本市集中处置距离很远,医废处理需求凸显,小型撬装式医疗垃圾处理技术也能解决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难以覆盖边远地区的问题。

4结语

本文总结了医疗垃圾处理方法和医废处置行业目前状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为应对医疗垃圾处理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范和指南,指导疫情期间医疗垃圾的转运及处理问题;通过我国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医疗垃圾处理状况,归纳总结医废处置行业疫情期间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小型撬装式医疗垃圾处理技术,以提高医疗垃圾移动、处理的安全性;文中对医疗处理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客观来讲,医疗垃圾处置行业有望成为疫情后加速成长的行业之一。新冠肺炎传染迅速席卷全球,文章综述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具体解决方案未进行详细讨论,新型医疗垃圾处理技术未详细介绍,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S].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6.

[2] 王海龙. 医疗废物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 8(03): 230.

[3] Chen Y T. Policy or income to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medical wastes: An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by using Taiwan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88.489-496

[4] 冯子倩. 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J]. 现代交际, 2019(03): 256~255.

[5] Hanna Esmée, Robert Glenn. Ethics of limb disposal: dignity and the medical waste stockpiling scandal.[J].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2019, 45(9):575-578.

[6] 杜长明, 蔡晓伟, 余振棠, 等. 热等离子体处理危险废物近零排放技术[J]. 高电压技术, 2019, 45(09): 2999-3012.

[7] Hosny G, Samir S, El-Sharkawy R. An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edical waste handling and management: A consequence of rais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health care workers[J]. 2018, 12(4):56-66.

[8] 夏金彪. 医废处置行业再遇发展契机[N]. 中国经济时报,2020-02-27(002).

[9] 王东霞,贺世春,谭仁琼,潘权澧.门诊部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165-166.

[10] 宋晓宇.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政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0):45-48.

[11] 杨超. 吉林省医疗废物處置现状及典型城市收集运输线路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2] 樊晓宇.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交叉敏感现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02):1-4+35.

[13] Aurora B. Le, Selin Hoboy, Anne Germain,et al. A pilot survey of the U.S. medical waste industry to determine training needs for safely handling highly infectious waste[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7, 46(2):133-138.

[14] 杨菲,朱杰.活性炭固定床在医废焚烧烟气吸附二噁英作用研究[J].资源再生,2017(05):54-56.

[15] Thittaya Ngamsang, Monthira Yuttitham.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areas allocated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sanitary landfill and incinera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3).268-281.

[16] 黄群,蒋国彪.全过程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29-30.

[17] 段双龙.医疗废物处置技术流程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化工,2019,39(04):158-159+162.

[18] 王东霞,贺世春,谭仁琼,潘权澧.门诊部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165-166.

[19] 黄伟栋,徐文,王绍鑫,秦婉婉,潘旭.基于信息化的医疗废物收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3009-3013.

[20] 贺政纲,刘沙.考虑有回收中转站的医疗废物三层回收网络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2):179-183.

[21] 陈明壮,查静茹,鲁超,汪卓赟,郭成,赵丹娜,李若洁,吴贻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J/OL].中国医院管理2020:1-13.

[22] 叶丽杰,高爱梅,郭喜成.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对热解焚烧处置的影响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06):30-33.

[23] 林振龙.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医疗废物处置人员防护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05):43-51.

[24] 郑兰平,陆箴琦,朱丽群,米元元,张淑梅,王营营,聂涛,柳怡,张艳红,赵鸽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科室管理的文献综述[J/OL].护士进修杂志2020:1-6.

[25] 刘小丽,龚林,王一梅,许慧琼,余汉斌,梁建生.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10):948-952.

[26] 许超杰,樊祜玺,刘淼,李静.生态文明视域下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垃圾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05):395-398.

[27] 李沛蓉. 探究计算机技术在垃圾分类处理中的应用[N]. 科学导报,2018-12-28(B03).

[28] 杨波.上海市医疗垃圾处理现状及经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9):62-66.

[29] 林淑丽,胡慧芳,池清华,方黎芬.临床护生对新颁布医疗机构生活垃圾管理的认知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8):191-193.

[30] 张伊娜. 杭州市医疗垃圾现状及处理与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基金项目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八三厂航天检测技术与应用实验室创新基金(QT-2018-004).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中世纪德国城市饮用水供应和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农村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农村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缺失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