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约束在降低E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2020-08-13陈榛倪琳杰甘国容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陈榛 倪琳杰 甘国容

【摘  要】目的:分析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59例急诊重症监护室约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81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78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约束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约束护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率5.1%、37.5%,低于对照组14.8%、44.3%(P<0.05)。结论:对安置管道患者通过使用人性化约束可降低急诊重症监护室非计划性拔管率。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人性化约束;非计划性拔管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27-02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插管脱落或患者将插管拔出,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易引起医疗纠纷,对患者恢复进程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的导致患者死亡[1]。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和减少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人性化约束,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统计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159例需要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为观察对象,2017年7月-12月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6月7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30~89(51.13±13.45)岁,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4.8%;实验组男38例,女40例;年龄35~86(54.13±10.11)岁,非计划性拔管率为5.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存在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等不良情绪症状,其符合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指征,给予保护性约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管道留置情况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 约束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性约束。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约束的方法进行保护性约束。具体如下:①约束前沟通,注重心理和宣教。护士按人性化约束流程进行约束前评估和约束前知情同意[2],约束前向患者或者家属详细讲解约束的方法、目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稳定患者烦躁情绪,建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让患者学习几种其他的沟通方法。②管道固定牢,方法正确且有效。各类导管的有效固定方式:用于交叉固定的胶带应柔韧性、粘度较好,选择固定长度要适当,选择针对不同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定期更换胶带,如有松动时及时更换。③约束时预防,管道护理应规范。安置管道时应检查各类管道,保证其性能好;日常护理中应给患者勤翻身和拍背,严格按照规范及时清理和预防,以避免堵塞的发生。④镇静应适当,观察体征和药效。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需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镇静深度,采取每日唤醒;给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说用药原因和用药效果,并必须由两名护理人员仔细核对医嘱后才能使用,用后需双签名、保留空瓶。⑤约束应有效,适时松解约束带。在使用约束前,应向患者及其家人说明使用原因和目的;取得知情同意后正确使用约束用具,并高度避免其触及到患者的重要导管,约束松紧度为可容一个手指,以确保患者血液循环良好,并不易挣脱。可将棉垫垫在约束用具下面,并每隔2h帮助患者翻身,此时可将约束用具取消2-5min,对患者約束部位适当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2]。⑥动态评估,规范约束管理。实行人性化约束后应动态评估患者约束情况,24小时后应与医生共同评估是否继续约束,并医护双签字。每班在护理记录中对约束皮肤情况和肢端循环情况进行描述,有研究显示:长时间的身体约束可使病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3]。要求护理人员及时评估约束情况尽早为病人解除保护性约束。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C2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2例,包括人工气道6例、胃管4例、胸腔引流管2例;实验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4例,包括人工气道2例、胃管1例、胸胸腔引流管1例。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4/78(5.1%)明显低于对照组12/81(14.8%)(P<0.05)。

2.2  两组约束前后患者约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约束率37.5%,对照组患者约束率44.3%。实验组约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可能造成患者的损伤,使重置管率增加,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对患者病情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甚至死亡。管道护理属于基础护理,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康复。

通过采取约束前沟通,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正确固定管道;及时检查预防导管滑脱,规范管道护理;合理镇静,观察体征和药效;约束时应适时松解约束带;动态评估,尽早解除约束等措施,可以分析出人性化约束能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防止或减少导管滑脱及再插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日,保证病人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表明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约束的针对性学习教育,可有效地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日。学习教育后非计划拔管仅发生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安置管道患者通过使用人性化约束可降低急诊重症监护室非计划性拔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志森,董秀英.项目管理在医院病房压疮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14):1487—1488.

[2] 梁炜. 约束知情同意书在 ICU 约束患者中的应用[ J]. 吉林医学,2013,34(26):5457 - 5459.

[3] 湛三成, 周建伟. 约束带在重症躁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15,22(6):673-674.

[4] 夏春红,李铮.身体约束在老年病人护理中使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8A):1990